文心似水——语文的水性结构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性论文,似水论文,语文教学论文,启示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人论文,喜用比喻。而在众多谈文的比喻中,以水为喻尤为常见,最著名的当推韩愈《答李翊书》中的论断:“水,气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在古代文论中虽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但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指学、识、才诸因素有机结合的“文心”,或曰知、情、意、思一体化的语文心智结构。韩愈以水喻气,当然是在以水喻文。
自韩愈此论一出,文论家们谈文便多取譬于水了。被视为千古至论的是苏轼的“行云流水”说和“万斛泉源”“随物赋形”说。苏洵的《仲兄字文甫说》,通篇以水说文,也十分精彩。在苏氏父子之前较著名的以水论文者还有唐代李德裕、宋初田锡,同时或稍后的有邵雍、释德洪,南宋有朱熹、姜夔、胡铨、吕本中、楼钥,明清则有宋濂、袁宏道、黄宗羲、魏禧、袁枚、章学诚、方东树、恽敬等。
文论家们何以如此钟情于水?遍考诸家论述,再细察水态与文心,不能不佩服古人深得为文之道。古人的这些论述也给我们语文教学以诸多启发。语文并非数理化式的刚性结构,它实在是柔情似水。
一、语文的水性结构首先表现在其灵动自然
这一点苏氏父子说得十分明白,我们不妨先抄录老苏《仲兄字文甫说》中的一段文字:“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油然而行,渊然而留,淳泗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纾余委蛇,婉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徊,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其繁如縠,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滂薄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渍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投者如鲤,殊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他还从《周易》得到启发,称“风行水上涣”为“天下之至文”;特别推崇“无营而文”,说“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在老苏看来,水的灵性与“文心”中的灵感何其相似。的确,语文心智结构,尤其是汉语文心智结构,很像灵动不拘的水,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富于灵感,乃是语文的本色。
语文之所以富于灵感,关键在于它的“活”,在于它是人类心声的自然流布。这种自然流布,恰似清清流水。所以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借称赞谢氏的文章做出了这样精彩的比方:“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在其《文说》中对自己的文章也作了同样的评价:“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好一个自然成文,好一个随物赋形。这既是水态,更是文心。水的实质在于一个活字,语文的神髓也在这个活字。因此后来魏禧在《陆悬圃文序》中总结说道:“山以不变为法,水以善变为法……今夫文何独不然。故曰:变者,法之至者也。”
语文的这种灵动自然的似水柔情,向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本质化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坚决摒弃模式化、概念化。也许其他科的教学更多地指向求同,语文则更多地在求变,求自然之变。而这种自然之变,靠的是“风行水上涣”的灵感。我们要培养的语文心智结构,应该是一种充满灵性的、善于“随物赋形”的水样的柔性结构,而不是公式化的刚性结构。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在分析了一些高考试题之后,十分沉痛地指出,高考试题“要把我的思维强行纳入某一种固定的、不可置疑的、刚性的模式中,进而控制我的心灵:我感到生命窒息,陷入了莫名的恐惧与痛苦之中”。可见,钱先生也是把语文心智结构看作一种灵动自然的柔性结构。
二、语文的水性结构也表现在其开放性与积累性
俗语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山间的泉水,流动的小溪,何以那么清纯可喜?原因就在于不断有外界的活水流过。若不吸收源头活水,那就只是一潭死水,一潭臭水。而且,“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全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的。水给人的启示之一在于其不断地积累与开放。
语文心智结构的构建也是如此。学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知识、情感、思想等语文的和非语文的信息,才能使语文心智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与完善。语文心智结构是一个远离平衡的类热力学系统,这个系统只有与外界交换能量,才能不断地进行自组织,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旧的有序走向新的有序。
古人看到了这一点。朱熹在他的名诗《观书有感》中说得很明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切有赖于源头活水。清代方东树在《复罗月川太守书》中则强调了文心似水的积累性:“盖昔贤平日读书考道,胸中蓄积至多,及临事临文举而书之,若泉之达,火之然,江河之决,沛然无所不注。”源头活水不断积累,才能清澈见底,才能沛然浩然。
当然这源头活水,远不止朱熹所谓孔孟源头,它应当既指浩如烟海的中外文章,也指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语文信息,更指人们对社会、人生、自然诸多方面的感悟、体验与思考。所以陆游谆谆告诫他的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种诗外功夫应是语文最重要的源头活水。也许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当代有识见的语文教育家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口号。
这种诗外功夫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以一位作家和教育家的双重身份告诫我们:“如果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能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读是如此,写也是如此。只有充分积累“源头活水”,才能达到“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境界。
语文的这种开放性、积累性的水性结构,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盯着几篇教材,教学的重点在打通由课内到课外的通道。语文教师从事的工作也可以说是一项“水利工程”,是一项引动八方“活水”灌注学生“文心”的工程。
三、语文的水性结构还表现在其整体性
自然界的物质,最具整体性的莫过于充满柔情的水了。水的整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融性。水作为一种液态物质,各种成分完全融为了一个整体。古人以“抽刀断水水更流”和“水乳交融”之类诗句或成语来形容水的这种整体交融的特点。的确,许多东西都可以打散,打散了仍不失为原来的物质,水却不行,一旦打散了,水便不成其为水了。人们常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在水这里,部分跟整体只有交融在一起,才有生存空间。
二是包容性。柔性的水不具有排他性。相反倒能包容万物。曹操的《观沧海》说得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正因为水有包容性的特点,所以汉语中有了“海涵”一词。
三是整体涨落性。汉语中有“水平”一词,这个词恰好反映了水的整体涨落性。水涨船高,水落石出,即使宽阔如海,也是一涨俱涨,一落俱落。柔性的水,无法奇峰突起,虽然也有波浪滔天的时候,但那是由于风,一旦风平,则浪也就静了。人们根据水的这一特点还总结出了“木桶原理”,由于水的涨落的整体性,木桶中的水平面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水的整体性特点正是语文心智结构的特点。语文心智结构是一个知识、情感、识见、思维等诸多智力的、非智力的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体。在语文这里,逻辑、形象、直觉三种思维形式水乳交融,探索性和审美性、情感场和智慧场有机结合,科学性、人文性相辅相成。语文心智结构可以承载人类智慧的各个方面的成果,社会、人生、自然的各种知识经验都作用于语文心智结构。日本的池田大作说过一句很有意义的话:“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心。”不错,语文实在是塑造人类完美心灵的综合体操。
所以语文学习强调一种整体的感悟。用吕叔湘先生的话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优良的语感,是语文心智结构渐趋完善的综合表现形式,它是把语言文字放在整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而不是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不是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的繁琐的训练。也许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清代袁枚说“古文家似水”而“考据家似火”。语文心智结构的各因素之间,互相开放,互相渗透,互相牵制,从而共同提高,极难单兵独进。语文柔情似水,你可以水漫金山,却难有奇峰突起,更难有一柱冲天。也正因为这样,它的涨落是相对缓慢的,甚至是不知不觉的,尤其到了高年级,就像水面越宽阔,水的涨落就越显缓慢。但尽管慢,长时间的积累却可以形成长江大河。
的确,文心似水。其实又岂止文心?整个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其外柔内刚,其圆转含蓄,其富于灵性,其直觉意会式的整体感悟,等等,又何尝不是柔情似水?以这种传统文化心理为基本内核的汉语文心智结构,又怎能不充满似水柔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