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厚均[1]2000年在《大小谢比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水诗作为我国诗苑的一枝奇葩,萌芽于晋宋之际而迅速绽放,并产生了两位成就卓著的名家─谢灵运和谢朓。本文的目的即在于以二谢的身世和山水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命运的悲剧和才性、诗歌的抒情以及诗歌艺术的沿革和诗风加以考察,以期发掘出二谢身上不同时代风貌的遗迹,梳理清二谢诗歌之间的脉络,进而窥见各自所属时代的诗歌的某些特质。 论文的引言简单介绍了二谢的家世与诗歌成就,以及研究现状和写作本文的目的。 论文的正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以二谢的遭际为着眼点,结合时代、家族背景与个人才性等方面,对二谢加以比较。二谢同属陈郡谢氏家族,而分属刘宋与萧齐时代,因而其行为在染上家族特色的基础上又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统治者对门阀士族的打击使谢氏家族的力量日衰,衰微程度的不同使二谢的行为各呈狂捐与局促之特色。大谢秉家族余势,与刘宋新朝多有龄龋,“博而无检,”“多愁礼度”,狂傲进取,冀有所为。小谢则因家族已日薄西山和亲睹朝纲陵替中的血腥屠杀而战战兢兢地明哲保身,忧惧畏祸,眷念禄位。个性行为的差异却并没有改变二谢的悲剧命运,皆终遭屠戮。家族与时代的影响,也使二谢在个人素养与人生态度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二谢皆工诗擅书,对文坛有较大影响,以才学与郡王交好而未得善终,好奖掖人才又有士族之傲气;皆追慕家族的显赫;俱受玄佛思想的影响而程度各异。 第二章主要对二谢诗歌的抒肾性加以分析。“诗缘情”的传统中断于玄言诗,而在山水诗中复归,并勃发于二谢诗歌之中。大谢的诗作抒写宦海沉浮的苦闷、眷念友朋的深情及对自然山川的体悟,情 一1 一感丰富,而非论者所指的“酷不入情\其诗在玄言与山水结合中亦透出情味,在情感复归过程中作用甚大/小谢诗则承“于旧识中获新情”的新的审美心态,革除大谢诗尚存的情理不能交融的弊病,对诗歌抒情领域有较大拓展。他眷念故乡,有着强烈的归家渴望;珍视友情,多酬赠之作,深情款款;闲情间出,情思独特。 第三章着重阐释二谢的诗风及沿革。大谢仕途失意,常怀愤惋,“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而又凌驾于山水之上,始终不能消除与自然的隔膜,其诗也不能达到圆融的境界。他又以“游”作为观照山水的主要方式,肆意邀游,必造幽峻,且寓目辄书,其诗多幽峭,而“颇以繁富为累’\小谢仕途得意/心态较为平和,与自然有一种亲和感,体悟山水多以“望”的方式,从日常景物中体悟自然之美,其诗多呈平秀清发之态。元嘉诗风之典重生涩与永明诗风之清新明丽更加深了二谢诗歌之间的这种区别。二谢虽诗风的总体风貌不同,却又有承袭与沿革,小谢在章法结构与风格、句法语汇及写景艺术上都明显得力于大谢,而在玄言的荡涤、婉美诗境的创造及对近体诗声律与体式的滋养等方面则取得了突过于大谢的成就。 论文的结语对本文的论点重加申说:固家族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虽然大谢柴傲不驯,小谢忧谗畏讥,眷念禄位,却皆以悲剧收场,令人叹惋;大谢诗流连山水,虽与之貌合神离,亦多真情流露/小谢诗则更贴近自然,拓展抒情领域;大小谢诗风不同,却也可见怄递与沿革之迹。由此出发,我们既可窥见刘宋与萧齐时代的某些社会状况,亦能领略各自所代表的“元嘉体”与“永明体”的诗歌风貌。
王亚青[2]2012年在《鲍照山水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六朝时期的鲍照,身居下僚且郁郁不得志,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二十世纪以来鲍照诗作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对于鲍照的关注多局限在其乐府诗上,对其山水诗的研究十分有限。事实上,在南朝山水诗的发展河流中,鲍照是继谢灵运之后的重要诗人,在大小谢之间架设起了桥梁,对南朝诗人写山摹水造成了影响,甚至对唐代山水诗的发展做出了指引。本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概括了鲍照诗作研究现状,尤其是山水诗的研究现状,认为对鲍照山水诗的研究尚有深入探究和宏观透视的余地;针对现有研究中鲍照山水诗数量不清的状况,简单阐述了山水诗的定义及本文山水诗研究参照的标准,确定了鲍照山水诗共五十首,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基本思路。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鲍照山水诗的思想内涵”,从思想内容上对鲍照山水诗进行了分类,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其侍游登临诗以《登庐山》等诗为典型,奇崛震撼,是诗人才华的体现;羁旅行役诗则承载了诗人的感伤与哀思,多悲凉沉郁;独处感兴诗情绪相对丰富,有悲叹亦含希望;临别赠答诗寓情于景,是诗人离别时的悲歌;结合鲍照宦游奔波的人生体验,分析了鲍照身为寒士的无奈与悲痛,认为鲍照山水诗创作与其徘徊于希望失望之间的心绪存在极大的关联。第二章“鲍照山水诗的艺术成就”,着眼于鲍照山水诗险奇的特点,从山水诗的意象运用、构图方式、色彩调配、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鲍照山水诗意象丰富,经过诗人情绪的渲染而多险奇、动荡;构图角度上诗人能多角度地全面观照自然界的奇山异水,呈现出山水景物的层次感;山水色调上,诗人以内心的苍凉悲伤点染出了别样的山水色彩;在语言运用方面,鲍照注重遣词造句,用词不避险仄,兼有叠字叠韵,同时不乏运用铺排对偶手法的语句,却能恰当地传达情感,展现出鲍照山水诗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第三章“鲍照与谢灵运山水诗比较”,试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鲍照与大谢、小谢山水诗创作上的关联,以求正确地认识鲍照山水诗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分析了鲍照山水诗对谢灵运创作经验的学习与创新,认为鲍照山水诗移步换景的写景角度、幽深奇特的山水意境、山水之余的玄学气息是对谢灵运创作经验的学习与模拟,而其山水诗苍茫沉雄而又气势磅礴的写作风格、起笔写景而玄理渐无的结构章法、择景作诗而情景交融的情景关系、沉郁悲凉而又劲健有力的选词用语则突破了谢灵运模式有所创新。通过对谢朓与鲍照山水诗的比较分析,确定二人山水诗在主题思想、写景角度、情景关系上存在共同点,而谢朓的山水诗在题材内容、艺术手法、诗歌风格等方面在鲍照山水诗基础上又有所开拓。第四章“鲍照山水诗的影响”,重点阐述了鲍照山水诗对六朝文人江淹、吴均以及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群山水创作的影响。江淹山水诗模拟鲍诗较广,无论诗歌语句、意象、构思、题材等外部特征,还是选景谋篇、险仄风格等内在风韵,抑或以愁绪为主的诗歌情感,都与鲍照山水诗存在诸多相似。而与鲍照身世经历相似的吴均,在山水诗的赠答题材多融离愁、选景灰暗凄清、写景角度多样、用词险奇峭拔等方面与鲍诗多有一致。唐代诗人亦不乏化用鲍照山水诗句者,李、杜皆如是,更有王维、孟浩然、李贺等,同时他们在鲍诗的结构立意、语言形式、表达技巧等方面广为借鉴,体现了鲍照山水诗给予唐代诗人群的启示。结语部分,概述了鲍照山水诗的特点,指出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阐明了本文的观点与结论。
赵厚均[3]2007年在《谢灵运、谢朓诗风比较论》文中指出谢灵运“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寻山陟岭,必造幽峻”且“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又“尚巧似”,诗风以繁富典丽为主,又有清新明丽的特色。谢朓于旧识中见新情,倡导“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诗境,诗风以清丽高华为主,又有细密幽寒之一面。二人面目不同而有相近之处,成为山水诗的双璧。
晁成林[4]2010年在《近十年来六朝谢氏家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的十年是六朝谢氏家族文学研究全面走向深入的时期。与上个世纪相比,近十年的研究主要在作品数量的激增、研究内容的扩大、研究方法的创新和部分问题的拓深等四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而开辟了研究的新天地。而统观近十年的谢氏家族文学研究,无论是横向研究,还是纵向研究,其表现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颇具检讨意义。前者如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家族文学研究专著的缺失和研究视角的亟待开阔;后者如文献考校类作品的底实不继和低层次重复研究之作的遍地开花。
参考文献:
[1]. 大小谢比较论[D]. 赵厚均.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2]. 鲍照山水诗研究[D]. 王亚青.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3]. 谢灵运、谢朓诗风比较论[J]. 赵厚均. 重庆社会科学. 2007
[4]. 近十年来六朝谢氏家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晁成林.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