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红色文化,抬起你的头--“中国红歌俱乐部”:点燃群众的红色激情_红歌论文

第一部分:红色文化,抬起你的头--“中国红歌俱乐部”:点燃群众的红色激情_红歌论文

上篇:红色文化,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国红歌会”:燃起群众红色激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红色论文,歌会论文,头来论文,中国论文,上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红歌会”是近年来电视屏幕上呈现的一档“特殊”节目,它借鉴了当前颇受关注的选秀形式,却点燃起了全国观众的激情,更赢得了与一般选秀节目迥然不同的评价。专家说,观众需要健康向上的节目,“红歌”燃起了民众的红色激情。在一批低俗节目和不良广告被陆续叫停的同时,“中国红歌会”现象唱响了大众传媒走出低俗的先声。

“中国红歌会”现象:在井冈山燃起燎原之火

200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江西电视台在井冈山上举办首场红歌会。此前在江西各地社区群众歌唱活动中选出来的歌手,被节目组带上井冈山高唱红色歌曲。同时,节目组还邀请部分井冈山的游客参与其中,即兴演唱。这台歌会经江西卫视现场直播后,意想不到地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

在“五一”黄金周的随后几天里,不少人专程从全国各地赶到井冈山,希望能在红歌舞台上一唱红歌。井冈山茨坪广场上,每天都人山人海,现场报名的歌手日均多达几百人。

2007年,江西电视台正式向国家广电总局申请举办“中国红歌会”,并获得批准。“五一”黄金周期间,江西电视台再次把红歌会舞台搭上了井冈山,并从8月起在全国设立了湘赣鄂、云贵川、晋冀鲁豫、陕甘宁、北京五大赛区。

“中国红歌会”成为全国观众关注的亮点后,网上出现了大量为红歌会叫好的评论。网民一木说,为什么他们的眼睛里总有泪水?为什么一个人歌唱却引来万人和鸣?为什么从6岁的孩子到78岁的老人,他们都要登台?为什么在上世纪50年代打下过美国侦察机的老兵也要屏幕前放歌?这一切都因为“红歌”。一个正在离我们的生活远去的旋律,终于又在荧屏响起。

从井冈山唱响的“中国红歌会”,借助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传输,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迅速激荡着电视观众的情怀,点燃了许许多多的激情。

“中国红歌会”“红”在何处

红歌会独树一帜,俨然成了一个娱乐品牌。其迅速“走红”的个中原因,各方人士几乎存有一个不争的共识:首先是“歌红”。红色歌曲承载着丰富的真、善、美内涵,其历久弥新、百听不厌的魅力,吸引了选手、感染了观众;其次是“会红”,红歌会以群众娱乐的节目形式吸引着大众参与,赚足了“人气”。

《春天的故事》曲作者王佑贵说:“眼下的歌坛各色歌曲泛滥,红歌几乎被人淡忘了。其实,红歌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是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谁也不能否认自己是听着红歌长大的,很多音乐人才也是从小受红歌熏陶出来的。红歌是人们记忆中的歌,新时期的红歌同样也有很多爱好者。”

著名指挥家、“中国红歌会”评委滕矢初说:“红歌、红色年代、红色精神,这些孕育新中国的概念与元素已植根于中华大地,在广大民众中更有着很牢的根基。所以,红歌会不仅持久性毋庸置疑,广泛性更是有目共睹。”他说:“好多选手唱完了,还没等评委点评就乐呵呵地下台了。本来这个比赛就不是娱乐层面的选秀,而是一场大众参与的活动。这样的电视节目很好!”

2006年红歌会一开始,节目组把红歌定位在革命歌曲。在全国设立唱区后,定位调整为健康向上的歌曲,目的就是以红色主题包容更多好歌,吸引更多人参与。“中国红歌会”导演田信国表示,红歌会举办之初,他们确实有过担心,在时尚音乐流行和各种娱乐选秀节目已经制造了无数“粉丝”的时候,红歌会还有多少观众?然而事实说明,昂扬的主题加上大众化的形式,节目就一定不会应者寥寥。

红歌会“走红”:能启示荧屏走向“红火”吗

“一支红歌可以催生一股精神”,“物质生活富足的和平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支撑民族气节与风骨的红色精神似乎在一点点流失。于是,在全社会呼唤红色精神的回归之际,红歌会应该成为当前电视节目的标版。”网民在网上对红歌会的评价,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前荧屏上的某些缺失。

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喻春龙说,大众传媒最重要的职责是引领而不是迎合;节目收视率不能靠低俗来换取,而要靠时代精神与人性光辉来赢得。在大众呼唤优秀电视节目和文艺产品的时候,“中国红歌会”无疑彰显着一种榜样的意义,并且已经唱响了大众传媒走出低俗的先声。

把红色做成特色、用经典带动流行、以主流引领多元,唱响红色文化、重塑精神家园,也许就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红歌会留给大众传媒的珍贵启迪。江西电视台台长杨玲玲说,中国的电视人正在面临着如何为民众打造电视精品的思考和探索,更肩负着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的重任。

标签:;  ;  ;  ;  ;  ;  

第一部分:红色文化,抬起你的头--“中国红歌俱乐部”:点燃群众的红色激情_红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