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黄玉玲

耒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8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神经节苷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脑蛋白进行水解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吸吮能力、意识恢复、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和NBN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4.2%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患者的吸吮能力、意识恢复、肌张力、原始反射时间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NBNA评分38.1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2.17分,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优化相关指标情况,优化NBNA指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节苷脂;疗效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伴随有围产期的窒息等病症而导致其出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症,会导致患者出现脑性瘫痪以及智力低下和运动功能障碍病症,也是导致新生儿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1]。有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神经节苷脂临床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分别52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其出生后的就诊时间在6~29h,平均为16.5h,其临床分度中轻度15例。中度30例、重度7例;观察组患儿中男性27例,女性25例,其出生后的就诊时间在5~30h,平均为16.7h,其临床分度中轻度16例。中度29例、重度7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以及出生后就诊时间和临床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的降颅压、吸氧、镇静和感染控制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指标,同时要注意维持正常的血糖、血压以及组织灌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脑蛋白进行水解治疗,将30mh脑蛋白水解物混于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并且每天治疗一次,持续治疗两周[2];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将20mg神经节苷脂混于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一次,持续治疗两周[3];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吸吮能力、意识恢复、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和NBNA评分情况[4]。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为患者在治疗一周后其意识恢复清醒,并且原始翻身完全正常,肌张力也明显恢复,呼吸处于稳定状态,惊厥症状明显改善或者消失;有效则为患儿在治疗一周后其意识清醒、原始反射部分正常,同时肌张力有部分缓解,呼吸较为平稳,惊厥病症得到显著改善;无效则为患者在治疗一周后相关指标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5]。其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所占比率之和。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基础资料和观察指标均结合SPSS21.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4.2%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患者的吸吮能力、意识恢复、肌张力、原始反射时间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2;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NBNA评分38.1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2.17分,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神经节苷脂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并且对细胞膜功能损伤有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够保持体内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并且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能够保护脑部的神经细胞,同时缓解脑缺血和脑水肿病症,避免患者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6]。另外神经节苷脂还能够促进神经元结构的恢复和快速恢复,其在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分布较多,对细胞膜有较为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且在神经细胞的分化和发育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分化以及再生[7]。而外缘的神经节苷脂则能够促进其通过血脑屏障穿透,并且进入细胞膜,促进细胞膜中的钠离子的酶活性,从而保证细胞外的电解质平衡,确保神经细胞里的水电解质平衡。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4.2%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患者的吸吮能力、意识恢复、肌张力、原始反射时间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NBNA评分38.1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2.17分,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因此,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优化相关指标情况,优化NBNA指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路佳,王凌,王传伟,蒋学华.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01):53-58.

[2]张玉兰.神经节苷脂、高压氧、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5):1265-1268.

[3]任灵,辛宏.川芎嗪注射液辅佐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预后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9(07):135-137.

[4]王英娟,潘凯丽,赵晓莉,强欢,成胜权.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11):855-858.

[5]芦菲,董力杰,李梅,于鑫岩,宋晓燕,王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9(11):138-139.

[6]陈炫,刘玲,池晓霞.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04):221-224.

[7]王伟伟,唐艳,张君丽.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预防医学,2013,38(20):3762-3764.

论文作者:黄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黄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