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心得与体会论文_唐灿

辰溪县中医医院 湖南怀化 419500

【摘 要】目的 探究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治疗的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52例,66膝。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26例,36膝。观察组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26例,30膝。结果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屈膝角度的变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角度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伸肌峰力矩和屈肌峰力矩的数据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关节松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采用传统治疗的效果更佳,在防治膝关节功能障碍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

膝关节功能障碍(PKJD)是膝关节在遭受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膝关节以及周围的创伤,主要是膝关节周围骨折引起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并不少见[1]。其创伤本身具有复杂性,初始治疗若不当或未进行早期正规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一般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对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并不明显[2]。而PKJD的治疗基本目的是恢复关节正常的肌力以及活动范围,并且不对关节和邻近的结构产生更多损伤,对晚期的膝关节功能障碍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3]。本次我们研究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PKJD患者52例,66膝,全部完成手术。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7~70岁,平均(41.5±0.4)岁。创伤部位:股骨干合并其他骨折12例,髌骨骨折4例,单纯股骨干骨折17例,股骨髁骨折3例,胫骨骨折13例,膝关节韧带损伤并骨盆骨折3例。病程1~150个月,平均18个月。分为对照组26例进行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26例进行关节松动治疗术。两组患者在身高、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传统治疗:除特殊情况外,患者进行3个月的治疗。治疗内容具体包括:①理疗,采用TDP进行照射,每次大约45min,每天一次;②康复科会诊,做推拿治疗。③进行抗阻力训练,对膝关节进行屈曲功能的牵引,牵引的重量以根据患者自述的疼痛程度为宜。每次持续20min一组,每天进行5组训练,组间可放松肌肉。④康复治疗,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者肢体相关软组织的舒缩活动。

关节松动治疗术: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为:(1)股胫关节行长轴牵引,患者坐在治疗床上,取平卧姿,肌肉放松,腋下掂毛巾卷,以双手为支撑点,身体逐渐向后侧滑动,医生面向患者,紧抓患者的小腿,逐渐将身体下蹲,把小腿向足部做牵拉;(2)膝关节牵引,医生紧抓患者的踝部沿胫骨做纵轴牵引;(3)膝关节向后侧滑动,医生紧抓患者的胫骨,呈拇指在前四指在后的手势,逐渐向下出力,拇指向后推胫骨,每天重复一次,每组动作做一次,主要适用于骨痂生长良好的患者;(4)髌骨关节上下滑动,患者取仰卧位,腋下掂毛巾卷,医生面向患者,在向下滑动式,将双手拇指放在髌骨的上端,在向上滑动时,将双手拇指放在髌骨的下端,双手其余的四指分别放在髌骨两侧,并固定,将上身前倾,双上肢同时用力,把髌骨向上逐渐推动,身体慢慢后倾,向下拉动髌骨;(5)上胫腓关节前后向的滑动,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下肢屈膝,对侧下肢伸直,医生在患者身旁,用大腿将患足的足前部压住,双手的拇指放置于腓骨小头上,另外四指放置于两侧,将双手固定,身体向前倾斜,上肢用力向后推腓骨小头。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肌力和屈膝角度的变化。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P值<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肌力和屈膝角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具体数据见下表。

3讨论

作为全身最大的关节,膝关节主要是有胫骨上端、股骨下端、髌骨和半月板、韧带等相关的组织构成,它的构造是最复杂的。其主要的功能是参与日常的行走、坐、跳、跑、立、卧,负重以及旋转、伸、屈等运动[4]。因此,膝关节受到创伤的几率也很大,而膝关节功能障碍(PKJD)指的是膝关节在遭受创伤之后常见的并发症[4]。

PKJD它的病理改变主要是①股内外侧扩张部纤维化、挛缩以及股骨髁黏连;②关节周围存在滑囊黏连消失,软组织的顺应性较差。③在髌上囊及其近端,纤维瘢痕的股中间肌将股直肌黏附在股骨干的前方,与此同时,股四头肌发生挛缩。④髌骨关节黏连。这些病理改变严重破坏了膝关节的滑动机制[5]。膝关节在遭受创伤之后,因为固定的时间较长,淋巴和静脉的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的组织中纤维蛋白沉积和浆液性纤维渗出,发生黏连,同时还伴有关节囊并周围肌痉挛,最后导致了膝关节功能障碍[6]。传统的治疗方法的牵拉和照射,对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的复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可以达到临床愈合,但是对于治疗和预防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一般[7]。关节松动术是在医生在关节活动允许的范围之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被动性操作技术,其主要包括滚动、旋转、摆动和滑动以及分离牵拉等。可以应用于力学因素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8]。

在本次的研究当中,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屈膝角度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而伸肌峰力矩和屈肌峰力肌的数据也均高于对照组。关节松动术的原理主要是为了促进患者膝关节液流动增加关节内的营养、保持组织的伸展性和缓解疼痛,以防关节功能的退变。但是对于关节骨痂和肿胀生长情况比较差的患者则禁忌采用[9]。

综上所述,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景士忠,马志军,付士帅等.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C].//武警部队骨科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125-126.

[2] 王清华,许业松,孙爱萍等.系统康复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0,08(10):1220-1222.

[3]荆晓莲.温泉运动疗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0):25-26,27.

[4]陈禄.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1,39(2):117-120,136.

[5]尹清,武继祥,刘宏亮等.综合康复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5):304-306.

[6]刘克敏,王安庆,唐涛等.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的初期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94-97,加页2.

[7]杨杰华,张盘德,冼晓琪等.体外冲击波改善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6):5179-5182.

[8]容国安,龙耀斌.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43-44.

[9]万云华.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31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8):1203-1204.

论文作者:唐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心得与体会论文_唐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