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成果论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现状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分类号 C19 文献标识码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然科学是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想, 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凭借渗透于生产管理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等途径同样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多次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和地 位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戴河及 中国人民大学等地的多次讲话中,系统、深刻、精辟地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 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犹 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共同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更为明确 指出: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这一系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论述,无疑是指导我国新时期哲学社 会科学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新世纪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实现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特别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有着极强的现 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灿烂文 化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走上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道路,在帮助和指导人们 正确认识历史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规律,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和社 会关系的调整,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和法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高 尚的道德风尚,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等方面提供理论和方法,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 果的转化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从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形成;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 商品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各项措施的形成,以 及现代化科学管理方式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无一不渗透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 创造性劳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智 力、理论支持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研究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党和政府决 策、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 包括:党的基本理论研究成绩显著;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成效明显;在研究回答干部群 众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上作出积极努力;推动了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等等。

2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现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存在的弊端

虽然我国现行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对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复苏、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积 极作用,特别是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建设、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 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深入,现行的社会科学研 究体制暴露出众多问题,出现了一些弊端和问题:一是领导关系和管理方式没有规范。 从建制上看,属集中型科研体制,但又未形成集中型体制的领导和管理规范;从科研本 身看,又似松散型科研体制模式,但也未按松散型体制的管理要求进行,没有引入社会 需求调节机制和科研领域经济调节手段;二是科研体制结构系统条块分割。社会科学工 作“五路大军”各自构成独立系统,每一系统中的科研机构又互相独立,部门所有,地 区所有,条块分割,缺乏横向有机的联系,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科学研究整体功能的发 挥,束缚了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导致了科学研究的封闭性、重 复性和分散性;三是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没有形成合理的战略布局 和力量配置,缺乏战略导向以及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四是拨款体制上的“大锅饭”。科 研活动与拨款脱节,缺乏激励机制,致使科研机构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压力,不能有效地 按照实践发展的需求组织科研、促进科研,不利于科研生产力的能量释放;五是综合应 用研究功能弱化。科研组织结构的学术型,导致了其既与综合性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要求不相适应,又与现代社会科学 发展的宏观趋势(即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应用研究的新趋势)不相适应,极大地影 响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开放性运行活力和应用性研究功力。

2.2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现实障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和影响人们社会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 成果转化方面,哲学社会科学“软”成果转化不如自然科学“硬”成果转化的多,大量 的哲学社科成果,尤其是各级政府投入哲学社科基金所支持的重要、重点甚至重大哲学 社科成果,仅仅作为样品而束之高阁,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 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具体说来,导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低下的主要 障碍有以下方面:

2.2.1 国民科技素质较低,成果转化意识淡薄。目前,我国还有2亿多文盲和半文盲 ,高等院校在校生在每万人中所占的比例只相当于美国1870年的水平,这无疑给科技成 果转化带来种种障碍和制约。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近50%的人认为当前企业之所以没 有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原因主要在于企业领导的科技素质偏低,有的企业只把技术 开发机构和科学技术人员作为提高企业形象和上档次的装饰品,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成果尤其是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在这些企业就更加难以转化了。长期以来,由于我 国的科技体制和科技成果运行机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加上本位主义思想和不健康的 竞争意识,人们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意识淡薄,尤其是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 化意识更为淡薄,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周期长,风险大,是“虚”的,难以接受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客观上造成企业行为短期化,也缺乏对企业长 远市场竞争目标的利益驱动机制。

2.2.2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管理力度不够。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过程的管理 包括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等内容。从当前的总的情 况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课题项目申报和评审立项等前期的管理工作一般还比较 规范。但是,中期检查、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等中后期管理,特别是成果转化管理还比 较薄弱。有的科研管理部门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研究成果 一旦发表或出版就算完事,很少做促使成果转化的工作,从而就谈不上哲学社会科学成 果的产品化、经济化。

2.2.3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不够畅通。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需要中 介,这就要求建立稳定的输送成果的渠道。但是,目前有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还没有建 立这种渠道,有的虽有这种渠道,但不能经常保持畅通。决策层需要什么成果,高校社 会科学研究人员不十分了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出了什么成果,决策者也不清楚 。好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的意图、有关领导的批示不能及时反馈,研究 者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不是被束之高阁成为“存果”,就是送达领导后成了“马后炮 ”,这就容易挫伤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不利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面向实 际和研究实际,更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

2.2.4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够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体制不断改革。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个体制不完备。从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课题的立项过程看,还存在着社会科学研究周期较长、课题重复、结合社会实际 的选题较少等问题,容易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从社会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看,不 少学科是基础研究多于应用研究,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更关心基础理论研究,所以能转 化的应用性成果相对较少。就应用开发性研究来说,也有不少问题。一是课题分散,研 究力量不集中;二是投入经费太少,很难进行更深入的调研;三是对实际需求了解不深 、不具体,因而课题针对性不强,研究成果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不适应决策层和社会 的需要。

2.2.5 决策层吸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意识不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有在 决策部门、实际部门主动地、有目的地运用,才能实现转化;不然,研究成果只能是学 者的研究结论,不能进入生产和生活实际。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决策部门、实际部门吸纳 意识不强,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不如自然科学成果实在,“虚”的成分比较多,可用 可不用。加之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本身有许多不适应社会需要,这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 化不理想的主要障碍所在。

2.2.6 哲学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成果自身的不足,也大大地影响了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 化。首先,哲学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少。以高校为例,许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满 足于对已出台的方针、政策作理论诠释,没有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预测功能和导向作用。特别是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热衷于各种奖项的获得、到帐经 费的多少、横纵向课题的数量、在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专著出 版数量。对其应用前景与价值考虑少,转化率自然很低。其次,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 学的交汇、融合少,其研究定性多于定量,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注 重吸收新技术发展的成果,满足于学究式的纯理性思辨,甚至搞一些无聊的文字游戏, 制造了许多文字垃圾,其转化的结果当然较差。再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缺乏产业化和 经济服务功能,因此,对其转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上分析说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内外环境还是有许多障碍的,因此转化必然 是微弱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想真正繁荣和发展起来,仅仅多出成果,甚至多出精品还是 不够的,还必须实现成果的转化,使更多的成果进入生产、社会实际,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这样,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才能更好的发挥,社会才能像重视自然科学那样去重视 哲学社会科学。

3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与建议

3.1 进一步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有着不 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并运用哲学社会科 学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学习和研究以马克思主 义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并亲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总结革命实践经验,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发展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倾注了大量心血。邓小平同 志对哲学社会科学极为重视,他不仅明确提出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当然包 括社会科学”的科学命题,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要求我们大 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证明,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突破和发展。没有哲学社 会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大好局面。党的十六大报告更为明确 指出: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领导者要具有哲学社会科学意识,要关心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要尽可能 多地学一点哲学社会科学,提高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要把学习、研究、宣传和运 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但要注意强化自身的理 论意识和理论思维,提高理论素养,而且要满腔热情地支持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充分发 挥他们的作用。可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重大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既是 我们党的优良的传统,又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领导集体 核心关于各种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巨大作用,不断增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2 改革现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奠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基础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要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关键在于对我国现行社会科学研究体制进行 必要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应当是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的确立原则,结合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实际,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的、能够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协调发展的,有着自我调节和约束的科研体制,形成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科研机构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 而出的科研运行机制。

鉴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区别,加之哲学社会科学还要受到经济 基础、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此,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 制改革不可能单向挺进,不能简单地仿照科技体制改革模式,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我 们要充分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是科研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措施应建立在现状分析、政策研 究、环境评估、远景预测的基础之上;二是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商品经 济的特点,要考虑到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带来的社会 运行机制的变化,必须看到这种变化向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客观要求和制约因素;三是 要重视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促进综合研究方式的发 展,打破各方面的封闭状态;四是要重视科研生产力的发展,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的战略指导思想,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是重视开放度,面 向实践、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体制。

3.3 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畅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推动哲学社 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一般说来,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 工作的政治领导和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第一位是政治上的领导。要使哲学社 会科学工作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的贯彻执行。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更大作用的必然要求。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主义服务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的是认识社会 、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事业。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发展和种 种社会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组 织、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自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和各项工作,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时常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动态,及时把握和帮助解决一些带政 治倾向性问题,确保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繁荣和发展。

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物质条件。哲学社会 科学的繁荣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同时也需要必 要的物质投入。当前经费不足和设施落后仍是制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一个突出问 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经济和财政增长的幅度,逐步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 理部门经费的拨款额度,加大对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的支持力度,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建立畅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决策部门、实际 工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一定的形式规范研究成果上报决策部门和反馈的方法 ,以及成果横向输送和反馈的方法,使高校与决策部门、实际工作部门和企业之间形成 经常性的能量和信息交流,并保持这些渠道的畅通。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和组织教 师和科研人员走出学校、院(所),深入实际,到社会这个大市场寻找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急需解决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社会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并使之成为成果转化的辐射 渠道。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有组织地分离出一部分力量,通过兴办信息咨询产 业等中介机构,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推向市场,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成果转化的作用。

3.4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激励和竞争机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能否适应社会对科研成果的要求,这一条件的 形成,不是在研究完成之后,而是在研究过程中,甚至在研究开始以前,即选题阶段。 如果选题就是陈旧的、落后的,如果研究方法是不科学的,研究态度是不负责的,就根 本谈不上成果的转化。因此,某些应用性研究成果最好在开始阶段就有明确的应用对象 ,即某些实际应用部门,研究内容要联系这些部门的实际,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要适应 这些部门的需要,最好在研究过程中有这些部门人员的参与,这就能为成果的转化创造 有利条件。因此,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激励和竞争机制,就应改革成果 评价与建立机制,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产学研结合的科研成果客观评价,将给科研 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给科研工作考核和以后的科研决策提供方便,为科研信息沟通、科 研成果奖励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研成果客观评价原则的实施必须从制度上、组织上得到保证。为此,必须组织专门 的评价小组或评价委员会,并建立确保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组织机制,以使科研成果评 价客观公正。评价小组的人选已由科研成果客观评价原则所规定。在建立科研评价小组 或委员会时,要注意将这类人选进来:他们在学术上要有较高的造诣,有高水平的科研 成果,精通所评成果的学科研究方向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科研究方向前沿动态非常熟悉 ,有能力对被评成果作价值判断;熟悉业务、有丰富的社会交往经验,具有较高的道德 修养,特别是科学道德和政治素质,学术胸怀宽广,没有门户之见,敢于抵制不正之风 和行政压力,能秉公办事。同时,还要注意评议小组构成人员的学科结构。多学科成果 研究者的同行很难由一个学科担任,而是由有关学科的同行组成。除此以外,对哲学社 会科学的评价要由只重视通过专家鉴定转到注重成果是否被政府决策部门所采纳,是否 被社会和企业应用并发挥出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可以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 评价分为初步评价和应用性评价两个阶段。应用性评价可以建立成果的应用情况记录档 案,进行跟踪,在初步评价之后的几年内做出评价结论。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研究人员 的奖励,应由只看数量和鉴定项目多少决定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转移到兼顾数量、注 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来。要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特点修改原奖励方法,在改革 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职称评审和聘用制度的同时,研究制定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 化和推广积极性的奖励制度。

引入市场机制,就是对于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支持的重大、重点研究项目,要 推行招投标制和责任制试点。在社会各研究单位自我申报的基础上,采取公开竞争、答 辩考试、专家组投票等形式进行决定。中标者不但要负责研究项目的完成,也要负责项 目的推广与宣传等后续性转化工作。最后综合考察其科研与推广两方面的工作,由课题 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定。政府要鼓励经济与法律咨询、营销策划、文化传播等公司 及从事咨询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因为他们是沟通科研部门与企业和社会之间知 识流动的纽带和桥梁,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3.5 理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推广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从开始研究到出成果,要经过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而成果 转化是科研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能不能很好地进入社会, 为实际所用,从而发挥应有的效益。因此,加强成果转化的管理,不仅可以为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作更多贡献,而且还可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具 体措施有:

3.5.1 从源头抓起,加强研究课题设计、立项的现实性、应用性、针对性。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其源头在研究课题的设计和立项。如果立项课题不是社会所需要 的,产需脱节,其成果就难以转化。因此,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要切实了解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狠抓“以需定产”,从课题的设计和立项开始就要瞄准社 会需求和生产应用,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能够回答和解决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际中 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实践证明,课题的设计和立项情况直接影响到成果能不能 转化、转化率的高低以及产生效益的情况。在课题的规划、管理方面,应根据“稳住一 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处理好结构问题,适当增加现实课题、对策应用课题和为决策 服务的短、平、快课题的比重。为了保证课题立项的科学合理性,还应该发挥学科专家 组和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者两者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互为补充,从而更科学、更合理地 确定课题立项。

3.5.2 狠抓研究课题的水平和质量,加强监督检查,严把成果鉴定关。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能否转化?转化效果如何?与研究课题的水平和质量,关系极大。要提高研究课 题的水平和质量一是应加强研究过程的监督检查,这是提高成果水平和质量不可缺少的 管理环节,现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总的来讲,一般化的东西多,真正的精品、 力作少,这与监督、检查不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这方面的管理还要下大力气。科 研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督促研究人员认真完成课题计划,并保证 研究成果的水平和质量;二是要严把成果鉴定关。成果鉴定是保证成果水平和质量的重 要管理关口,要严格鉴定程序,规范鉴定方法。对于成果的鉴定要尊重科学,注意从创 新、先进、价值、实用等方面全面衡量。最后的鉴定意见要强调一分为二,既肯定成果 的成绩,也提出不足,以利于其在转化过程中加以改进。对于水平、质量不高的成果, 更要严格把关,不能轻易通过鉴定。

3.5.3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广泛宣传,促进其转化与应 用。一要形成“重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与公告制度”,充分利用报纸、成果通报及 时把重点研究项目及成果向全社会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宣传通报;二是可以由党委、政 府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管理部门,如宣传部社科规划办,科委社会科学项目办等,负 责在党委、政府部门组织“软科学论坛”,定期邀请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重点 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负责人、研究者为不同级别的党政领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做报告,以 推广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三是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下乡活动 。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讲学辅导、推广普及等方式,促进面向基层 、社会、企业单位的应用对策和咨询服务,同时从理论联系实际上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 理论的建设。例如可以由宣传、组织、人事、经计委等部门联合邀请重点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负责人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参加培训的各级领导干部做报告,向他们推荐有关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这既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又可使成果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得 以应用、发挥作用;四是对于全国性和省一级带有普遍意义的重大理论与实际研究课题 及成果,可以由成果主管部门设立网站,通过互联网进行发布,以便让各有关部门、组 织、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了解与应用;五是为重大成果以专著、录像带、光盘等形 式公开出版发行提供支持和帮助。

3.6 加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而要促进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有效转化,就必须想方设法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排忧解 难,尽量减少他们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后顾之忧。首先,必须完 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法治环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缺乏哲 学社会科学及其研究创新热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新成果得不到很好地保护,一项新 成果刚刚被推出,就会大量被仿制、非法假冒,从而给创新者带来重大损失,这在很大 程度上弱化了人们的科研创新动力。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知识产权的保 护制度,并且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国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保护 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律,如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等,特别是随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往和合作也日趋加强。其次,要加 强科研立法和执法力度,保护创新者的利益不受损害。特别是要强化对侵权者的惩罚力 度,使被侵权者得到应有的损失补偿。近年来,我们国家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工作,已先 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仍应尽快形成以《科技进步法》为 核心,健全完善科研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律在科研创新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 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科研创新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3.7 政治素养与业务素养并举,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队伍,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 关键。当今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 作要推动形成一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的良好机制,培养好人才,吸引住人 才,使用好人才。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一批学贯中西、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大家 ,形成一批功底坚实、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 论骨干。因此,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既要非常重视老专家老学者的作用,又要 十分注重激励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施展才华,努力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 凝聚到伟大祖国振兴发展的宏伟大业上来。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爱护这支队伍,不断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并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解决他们 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在继续发挥好老专家、 老学者作用的同时,着力抓好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工作。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积极创建哲 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机制,造就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在这支队伍 中,年长的同志要热情帮助、勉励并真诚提携年轻同志,年轻同志则要立志学习,刻苦 实践,努力赶上并超过年长的同志。

与此同时,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 离不开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我们应当注重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根据社会科学研 究的特点和规律,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各种业务培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 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还要注意解决科研管理人员的职称、待遇等问题,以保持 这支队伍的稳定。科研管理人员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成果转化 规律,积极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等信息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水 平和能力,努力争取科研管理工作的主动权,实现科研管理的预见性、科学性、创造性 ,以高质量、高效率的科研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标签:;  ;  ;  ;  ;  ;  ;  ;  ;  ;  ;  ;  ;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