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孙瓒是汉末重要人物之一,各家史料记载中留下了其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他一方面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有可称之为英雄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却也做了不少心狠手辣、不可谓正直之事,又体现其枭者一面。“亦枭亦雄”可以说是对他形象的最好概括。本文通过具体的史料分析,解析公孙瓒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公孙瓒;枭雄;用人;屯田政策
引言
公孙瓒,字伯珪,汉末辽西令支人。从小因出身不好饱受屈辱,所幸受太守器重得以进入仕途,公孙瓒的枭雄一生就此展开。东汉末年,正值内忧外患,公孙瓒率军震慑鲜卑,追讨张纯,击破黄巾,北抗乌桓,兵威震于北庭,可谓战功赫赫。奈何等幽州战事稍息,公孙瓒便日益骄矜。对外残杀异族,对内纵容军队扰民,收拢政权,甚至杀死老上司刘虞。暴君形象暴露无遗。骁勇善战与心狠手辣体现了他矛盾的枭雄形象。本文对公孙瓒“亦枭亦雄”的多面性格做出浅析。
1.枭者——公孙瓒的负面形象
1.1 性格偏激,贪恋权势
因母亲地位低下,诸多嫡系子弟都看不起公孙瓒的出身,导致公孙瓒从小便厌恶贵族子弟,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他日后的偏激性格。公孙瓒掌权后,他交好商贩走卒,却一味打压当地豪族。《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注引《英雄记》:“瓒统内外,衣冠子弟有材秀者,必抑使困在穷苦之地。”无论才能品行,只要是豪族子弟,公孙瓒都将其发配穷苦之地,这是很不理智的。在汉末,豪族大家是诸侯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其雄厚的人才优势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当时商人之流所不具有的。公孙瓒的一味贬低令他失去了人才优势和豪族支持,因而在后期公孙瓒界桥兵败后,“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瓒所置长吏,复与辅、和兵合。”(《后汉书》)豪族纷纷响应袁绍等人的进攻,配合他们夺得幽州政权。回头想来,本不至此,奈何公孙瓒仅仅出于个人情感做出了不当的取舍。错误的用人策略也是公孙瓒最后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说公孙瓒贪恋权势,则主要表现在他与刘虞的恩恩怨怨之中。
刘虞是当时正统的幽州刺史,在地方上深得人心。《魏书》曰:“虞在幽州,清静俭约,以礼仪化民。”论内政能力,刘虞是一位才臣,他在幽州恢复农业生产,教化百姓,对幽州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他对待异族的怀柔政策与公孙瓒有很大分歧,刘虞主张安抚异族,可公孙瓒主张武力打击,认为:“胡夷难御,当因不宾而讨之,今加财赏,必益轻汉,效一时之名,非久长深虑。”(《三国志》)。名义上,刘虞才是幽州“掌门人”,对外政策也应以刘虞意见为主。公孙瓒不想有一个政见不合的顶头上司而受制于人。起初只是隔城相恨,渐渐矛盾激化,最后发生兵斗。毫无疑问,军队出身的公孙瓒更胜一筹。《三国志·公孙瓒传》中记载:“瓒攻拔居庸,生获虞,瓒诬虞欲称尊号,胁训斩虞。”公孙瓒在攻下居庸城并擒获刘虞后,借之前袁绍等人推举刘虞为帝之事诬陷刘虞想要称帝,借段训之手杀死他。从一“诬”字便可见此话不实。虽然此前袁绍等人拥戴刘虞,但在《三国志》中清楚记载:“(袁绍)遣使诣虞,虞终不肯受。”即是说,刘虞始终没有接受称帝的意见。公孙瓒以此为借口,明显是站不住脚的。行刑前,公孙瓒还假意“上天不下雨则动刑”。《典略》中有言:“瓒曝虞于市而祝曰:若应为天子者,天当降雨救之。时盛暑,竟日不雨,遂杀虞。”刘虞死时是盛夏,正值大晴天,下雨可能性十分小,这一说法显然也是公孙瓒试图使自己不正当行为合理化的借口。公孙瓒用两个牵强的借口杀死刘虞,夺取幽州政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贪念权势、排除异己的一面。
1.2残暴不仁,心狠手辣
说后期的公孙瓒是一个暴君是没有错的。《三国志·公孙瓒传》中记载:“瓒害虞有功,乃阴使人缴杀胡使。”在朝廷任命刘虞为幽州牧后,被公孙瓒打怕的异族选择向刘虞投降,公孙瓒却因为害怕刘虞争功直接杀死了使者,可见其残忍自私。
不仅如此,《后汉书·刘虞传》记载:“初,诏令公孙瓒讨乌桓,受虞节度,瓒但务会徒众,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公孙瓒纵容自己的手下欺压百姓,一方面是出于现实需要,在战乱的汉末,军队是诸侯们割据一方的保障。公孙瓒依靠军队支持他的政权,故对他们的恶行刻意包庇。然而,得民心者得天下,公孙瓒纵容部曲,无疑让他逐渐失去幽州民心。虽然作为统治者,他并不是完全不关心百姓,可他没有及时地处理军民矛盾,导致民心流失,时间一长,百姓对公孙瓒的信任就会下降。这也为他最后的败亡埋下隐患。《三国志·公孙瓒传》中记载,公孙瓒在杀死刘虞后,“(阎)柔招诱乌丸、鲜卑,得胡、汉数万人。”这里的胡人暂且不论,单看刘虞老部下阎柔招得的数万汉人,就可知公孙瓒在幽州的统治基础发生动荡,很多百姓跟着阎柔攻打公孙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公孙瓒贪恋权势,心狠手辣,为不少后人所贬低,黎东方先生就认为公孙瓒“缺乏眼光,缺乏修养,有野心而无志气。”[1]
2.雄者——公孙瓒的英雄形象
虽然公孙瓒贪恋权势,心狠手辣,但作为汉末大军阀之一,公孙瓒身上无疑有一些过人之处,以下是对公孙瓒英雄形象的分析。
2.1为人忠诚,义气深重
公孙瓒本为郡门下书佐,因仪容端正,“侯太守器之,以女妻之。”(《三国志·公孙瓒传》)太守器重公孙瓒,将女儿嫁给他,还将他送到卢植先生那里读书。卢植不仅是一位大儒,还是一位有才能的将领,公孙瓒在卢植那学习的军事知识对他日后建立起强大武装起到了不小的帮助。公孙瓒没有忘记太守的恩情,求学归来后,公孙瓒在刘太守麾下任职,期间颇受重视,屡次升迁。后来刘太守因事受牵连,官位不保,患难时刻,公孙瓒并没有转投他处,而选择陪同太守去廷尉受审。《三国志·公孙瓒传》中有记载:“瓒为御车,身执教养。”公孙瓒亲自在太守囚车旁陪伴侍奉,不离不弃,以报太守知遇之恩。作为部下,他知恩图报、忠心耿耿,无疑值得称颂。
不光如此,公孙瓒听说其弟公孙越死于两袁内斗后,怒而出军,发兵攻打袁绍。虽然最后界桥之战的结局是败了,但公孙瓒不顾后果为兄弟报仇也体现了其重情重义,体现了他与亲人感情之深厚。
2.2骁勇善战,屯田利民
提起公孙瓒,不得不让人想起他的白马义从。“义之所至,白马为先。”公孙瓒凭借白马之威平定多方叛乱,军事才能无可辩驳。他快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出色的领军才干。《英雄记》对此有过精彩的描述:“公孙瓒除辽东属国长史,连接边寇,每有惊,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继之。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犯之。”公孙瓒嫉胡如仇,勇于攻打异族,他的骁勇令异族忌惮不已。这种将才和威风正是一种英雄气质的体现。
方诗铭先生认为:“幽州的相对安定,不是由于刘虞对乌桓的羁縻政策,而是由于公孙瓒的力战。”[2]这一点笔者很是认同。公孙瓒率兵与少数民族作战,客观上保护了幽州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战乱的年代,有一位将军敢于抵挡异族的侵略,无疑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福音。公孙瓒用武力为百姓进行农业生产营造了安宁的环境,对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后期公孙瓒兵败退守易京,在幽州实行屯田政策。这在《后汉书》和《英雄记》中都有记载,但二者对其动机表述有很大差异。《太平御览》卷三五引《英雄记》言:“幽州岁岁不登,人相食,有蝗旱之灾,民人始知采稆,以枣椹为粮,谷一石十万钱,公孙伯珪开置屯田,稍稍得自供给。”由此观之,公孙瓒是为改变“谷一石十万钱”的现状而开屯田帮助百姓度过蝗旱灾害。但《后汉书》中记载,公孙瓒在鲍丘兵败后,“遂保易京,开置屯田,稍得自给。”即认为公孙瓒开屯田是只是为了保护易京。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为民也好,为己也罢,最后的结果都是增加了幽州的粮食供应,帮助了百姓解决食物的难题。民以食为天,百姓借屯田维持自己的生计,避免成为流民。屯田对民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屯田增加军粮,帮助百姓度过灾害、恢复农业生产,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孙瓒也无愧于英雄称号。
结语
“如果真要讲‘雄豪强悍’或‘凶猛强悍’,那么公孙瓒其实当之无愧。”[3]纵观公孙瓒一生,为人忠诚之处、粗暴不仁之处,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武东方先生曾言:“实际上公孙瓒并不能算是一个蠢材,他算得上一个枭雄,只不过是一个悲剧枭雄。”[4]确实如此。所谓“时势造英雄”,在混乱的东汉末年,豪强割据,诸侯并起,百姓民不聊生。公孙瓒崛起于微末,称雄于汉末,无疑是一个大枭雄。可惜其性格行为的种种不善之处,使他最后落得悲剧的下场,又实在可悲。总而言之,公孙瓒的形象枭雄并重,有好有坏,不可片面而论。
参考文献:
[1] 黎东方.《细说三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2] 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32.公孙瓒在袁绍和当地豪族的进攻下失败》[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 林榕杰.《乱世“枭雄”——公孙瓒与刘备》.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3月.第26卷第3期.102
[4] 武东方.《再论公孙瓒》.《金田》[J].2012年8月.110
论文作者:孙磊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公孙论文; 幽州论文; 太守论文; 百姓论文; 豪族论文; 枭雄论文; 后汉书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