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结艺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汤日强 宋爱秀

浅谈中国结艺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汤日强 宋爱秀

汤日强 宋爱秀 山东省荣成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 264300

摘 要:综合实践教学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探究性学习,并通过动手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三维教育目标”,就是在教学教程中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国结艺 审美能力 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多方引趣,营造民间艺术氛围

首先,要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兴趣入手,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情沟通,制定行为策略,选择更好的创作途径,寓教于乐。作为实践基地的教师,日见百生,每一堂课都是一帮新的学生,学生每堂课都会面对新的老师、新的项目,这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刚刚接触一个新的项目、新的老师的时候有一种陌生和距离感。为了消除这种陌生感,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课堂实践氛围,我精心设计了课前破冰小游戏,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可以有效缩短师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消除陌生感。在这个基础上,再自然地引导学生走进中国结的天地。然后依据新课标“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国悠久的民间文化史谈话导入,从而创设情境,营造民间艺术氛围。这个环节中可加入一个小小的活动——师生打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欣赏、讨论。这个环节的导入是重点,以历史的角度谈话导入具有特殊的意义,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中国结的历史,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时了解结文化。以真实的作品引趣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室里要布置各种漂亮的中国结作品,营造出深厚的民间氛围,学生会感到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借助多媒体音形色的强大优势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把事先准备好的成品进行及时的直观演示,多种方法直观引趣,引导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欲望,这是一堂实践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以情感激趣是另外一个好的方法,我们可以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走进创作的天地。这样就把普通的手工实践教学赋予了思想性,学生这时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师长、自己的朋友,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同频共振的情趣,从而以情造像、图情并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引导学生提高观察与探究的能力

观察力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是人们提出新问题、进行创造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首先要创设好条件,让学生参加观察和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中国结课堂可以提前准备多件小作品以及与小作品相应的制作图解放在操作台上,每组同学可以合作探究、集体讨论,自主地去掌握简单结艺的制作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更能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尽量把课堂时间给学生,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教师并不是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巡回指导,必要时及时给予提示与适当的指导。另一方面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时间要把握好,不宜拖得太久,因为一节课的重点应落在吉祥结的制作上,这个环节只是给后面的主要环节作铺垫,学生的手逐渐灵活起来,从而为后面的挑战打好基础。

主要制作的过程也需要观察与探究,有教师的示范,也有步骤图片的展示。这个环节可以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观察、探究、讨论、归纳及总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将审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结艺教学中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通俗地说是用现实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学会鉴赏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中国结艺实践活动正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教师展示作品的时候,学生首先要感受到美,这是引导学生创作欲望的首要前提。其次是强调结艺的匀称之美,这就要求学生在编结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不能心浮气躁。艺术其实就是细节之美,慌乱浮躁不可能产生艺术美。还可以在基础的编结方法上引导学生的创新制作,比如“加一加”——在结的过程中加不同种类的珠子,“空一空”——结的过程中以指环线均匀“留白”,学生们会发现一种结艺创意无穷!总之,美是一种力量,会让人积极向上,也会让人发挥无穷的想像力。从人类历史来看,人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无时不刻不体现着审美情趣和对美的追求。

四、推动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人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将创新意识发展成为一种思考模式,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中国结活动通过观察、编结、变换等一系列的活动,不断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完成任务的机会,让每一孩子编结出来的小作品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就需要让实践活动的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鼓励和认可学生的每一点创作,让他们找到自信,而自信心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新精神的重中之重。其次是要给学生安全感,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适当地指导,使用一些使人轻松愉快的幽默,让学生感觉到不论作品好坏,都不会受到批评与嘲笑,那么,即使没有把握,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参与,其创造性与创新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论文作者:汤日强 宋爱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国结艺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汤日强 宋爱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