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丝剥茧看国情--新世纪中国面临的十大难题_企业经济论文

从拉丝剥茧看国情--新世纪中国面临的十大难题_企业经济论文

抽丝剥茧看国情——新世纪中国面临的十大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抽丝剥茧论文,十大论文,新世纪论文,国情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抓住迎头赶上新科技革命、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驶入快车道面临的主要难题亟待破解,愈来愈成为世纪之交从上到下关注的焦点。

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谈到许多关乎我国前途和命运的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些也都是正在解决的难题。根据多方获取的信息表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面临可以预见的主要难题,至少有10个。

难题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我国经济经过20年来的高速增长,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内正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大量产品滞销,生产能力闲置,就业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等新问题。这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市场表象,其根本原因却是多年来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矛盾的积累。

“十五”计划《建议》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认为,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这三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三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三大突出矛盾。

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低消费水平下的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过剩,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低素质下的高消耗、高成本和低效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较粗放和落后,第一产业现代化程度很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但内在素质不高,低水平重复多,第三产业发展快,但水平仍不高,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类产业内部,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突出,专业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产品结构陈旧,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多数行业中一般产品相对过剩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主要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劳动生产力低,高素质劳动者和管理人才缺乏,劳动力结构亟待优化。

地区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由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长期追求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产业的地区趋同,从初级产品,延伸到以家电为代表的机电类产业,进而扩展到支柱产业;地区之间分工与协作程度弱化,由于地方利益竞争的强化,为保地方经济繁荣,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贸易与要素流动的壁垒,也阻碍了地区优势的发挥,扭曲了资源合理配置,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影响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生产力合理布局;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加深,差距拉大,由于地理的、历史的、政策的和观念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在同向发展中,东部地区发展加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从而使地区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有的“不平等程度”提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在得到某些局部治理的同时,整体生态状况日益脆弱,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对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城镇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无论是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较,还是按现代化标准要求和工业化进程要求来讲,都是比较低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严重滞后。按城乡人口分布分析,据1999年统计,我国城镇人口为3889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30.9%,乡村人口为87017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9.1%。如果按照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以及城乡人口结构分布状况三项综合评价,一般认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不到国际标准的35%。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下,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向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结构的转变。

分析这三大难点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指出,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难在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又赶上信息革命的挑战,工业化与现代化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解决地区发展不协调,主要难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我国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进程至今,包括新中国建国后的头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总体上地区差距都是扩大的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如何不失时机地推进西部大开发,给全国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

提高城镇化水平,实际上是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主要难在这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努力。过去几十年推进工业化的特殊历史背景和体制政策环境,导致城市化进程时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妨碍了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未来大量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将引起生产和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引起市场的扩大,造就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难题二农业基础还需夯实

我国在工业化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逐步缩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会由于它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而有丝毫改变。这是众多专家学者和领导层的一个共识。

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难题,作为农业部部长的陈耀邦归纳了三个方面:

首先,当前出现的农产品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过剩,也是低消费水平下的过剩。近几年,农业连续获得好收成,农产品在总量上确实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但是,优质农产品比重还较小,难以满足消费需求。而且,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居民尤其是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畜产品、水产品和农产品加工转化品的消费量还比较低,需求潜力还很大。从长远看,随着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现有的农业生产能力与巨大的需求潜力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人均耕地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和水资源短缺是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仍然跟不上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尤其是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草地退化沙化碱化面积扩大,森林植被和流域湖泊面积减少,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第三,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还不完善。这使得众多分散的农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技术、购销、信贷等全方位的服务。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受市场需求约束越来越大,而且要面对国内和国际双重市场竞争压力,使得这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出现的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与此也有较大关系。

此外,当前农村土地开发出现了股份化经营、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越来越频繁,土地承包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日趋复杂,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

难题三科技教育相对落后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综合国力课题组”成员周方银指出,在最新的综合国力报告和国际竞争力报告中,都明显地反映出我国在科技教育领域的相对落后状况。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我国论文的被引用率只有0.97%,远远低于3.47 %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批准的专利数量增长缓慢,而且在专利结构中,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根据科技部的统计,我国国家级科技成果的数量自1991年以来除个别年份之外,几乎逐年下降。在教育方面,我国的中小学入学率虽然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大学教育则明显滞后,入学率只有6%左右的水平,明显低于约为17%的世界平均水平, 更低于美国的约80%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培养精英阶段,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接近普及阶段。我国的人均教育经费则只相当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的约1%的水平,虽然,这一数据很可能被低估了,但是即使被低估5倍、10倍,其间的差距仍然是数量级上的差距。

我国是一个具有一定科技实力但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坦言:国家努力保障科技经费的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经常性增长,但能够用于科技研究开发的经费毕竟有限。如何选择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确定战略目标和优先顺序?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冲击波不断提升和前移的动态目标。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如何瞄准前沿,在总体上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在重点领域力争频频取得突破?这些领域包括:在新科技革命中,我国与外国处于同一起跑线的领域,我国具有相对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的领域,从未来长远发展考虑的战略必争的关键领域。

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新世纪来临之际,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愈加凸显出来。

据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的分析,一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素质差距十分显著。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1995年,世界各国平均大中小学的入学率分别是22%、66%和87%。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在全面普及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大学毛入学率高达46.9%,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4年,大学学历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接近20%(一些欧美国家超过30%)。而同一时期,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为8年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3年,只是略高于低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1999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为70%左右,文盲率仍然高达10%左右,尤其是大专以上的比例不到4%,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都直接制约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二是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日益激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压力。

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发展模式、人才培养结构、运行机制都需要加快改革和调整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教育方面与世界各国的差距不仅仅在于教育的普及程度,更在于教育的水平和层次。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知识经济的社会基础,也不可能有占据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1999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594人, 比1990年增长了82.2%,但也只相当于我国一些周边国家5年前的水平,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美国、日本、以色列1995年分别为5049人、1943人和2742人),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

接受采访的专家都强调,我们必须占领人才资源开发这个制高点。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又十分短缺,许多自然资源和物力资源均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我国的耕地、森林、草原面积等项的总量均居世界前五位,水泥、棉花、煤炭、布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3, 人均森林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均的1/6,人均草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淡水量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粮食仅及世界人均水平,而钢、煤、电、石油等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因此,从资源结构上看,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福今列举了我国人才资源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人才资源总量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偏少、人均比例偏低、人才年龄结构偏大的现象仍未有根本改变。人才资源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重要的指标。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在扩大人才资源总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怎样才能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来看,我国人才队伍总体上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参加继续教育比例低,低层次人才基数大,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等问题。加上21世纪初正值高层次人才的退休高峰,使得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同时,现有人才队伍也迫切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情况,实施梯度培养战略,优先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队伍中的比重,逐步提升低层次人才,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调整人才资源结构来看,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大城市特别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多,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少;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国有企事业单位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少;传统学科、专业多,高新技术、经济建设急需人才相对比较少。调整经济结构,必然要求人才资源结构作相应的调整。

难题四可持续发展压力重重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性的大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认为这个问题现在所以显得特别紧迫,是因为:我国的自然资源绝大多数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水平,加之现在生产规模已经很大,几十年来在资金缺乏、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快速推进工业化所采取的那种靠消耗大量资源甚至污染环境而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发展路子已经难以为继;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胡鞍钢表示,跨入21世纪,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基数庞大的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资源消耗总量大,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不降,且达到历史最低点;生态基础薄弱,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愈来愈大;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有可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污染超级大国”(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同时也波及周边国家和世界环境。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如何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即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而改善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改变“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发展模式,利用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国民经济体系;同时如何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方向,在更大范围内实施这一战略。

对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面临的主要难题,国家计委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任珑作过基本判断:

——人口多、素质低。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即使2000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仍将保持在1000万人左右。每年约四分之一以上的新增国民生产总值要用于保障新增人口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同时,出生人口素质低现象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比较严重。西部一些地区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相互交织,恶性循环,迫切需要采取综合对策。此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到1.3亿,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将增加到4亿左右。由此带来的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第一系列问题给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生态恶化趋势仍未得到遏制。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 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总面积已达135万平方公里,其中, 北方和青藏高原草地“三化”面积已达90%。1998年的大洪水和2000年北方地区连续发生的扬沙及沙尘暴天气,重要原因就是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这已经成为我国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此外,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不断恶化,赤潮发生次数增加,面积扩大,1999年几乎所有的近海海域都发生过赤潮。围海造地和养殖业的过度开发,导致我国沿海自然滩涂湿地总面积减少了约一半。栖息环境的破坏,加上乱捕滥采和盲目引种,使我国现有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自然资源短缺且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水的日益紧缺是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大部分城市缺水,北方河流断流现象频发,湖泊萎缩,水库蓄水量减少,湿地破坏严重。城市及周边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城市及周边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下降。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减少。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0.1公顷,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 矿产资源种类不全,有的虽然总量不少,但品位低,很多分布在地形复杂、开采难度大的地区。在资源的利用上,缺乏规划和管理,不少地方存在着乱采乱挖的现象,对资源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破坏。由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高耗能、高耗材的问题突出,资源利用率较低。

——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较重。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中我国占了7个。大部分南方城市出现酸雨, 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全国的河流、 湖泊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大水系1/3以上河段被严重污染。目前,全国农田污水灌溉的面积比80年代增加了1.6倍。1999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8亿吨,城市垃圾年产生量已达1.4亿吨,其中仅有少数经过无害化处理。

——全球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我国一方面要承受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要求我国承担减排或限排温室气体义务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家经贸委秘书长侯云春对我国能源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下述分析:一是人均水平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能耗水平很低。我国现有的能源特别是洁净、高效能源供应,难以适应未来形势的需要。二是结构矛盾突出。我国能源供需总量已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是洁净、高效能源比重太低。国内油气资源不足,今年预计将进口原油5000万~7000 万吨。 石油储采比国际平均为42,我国则维持在低水平的14左右,资源接替矛盾比较突出。天然气在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我国为2.2%,远低于世界平均23.6%和亚洲平均8.8的水平。我国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为11%,远低于17%的世界平均水平。三是技术水平低。煤炭行业的大部分为非机械化采煤,机械化程度只有35%左右,而美、德、俄等国都在100%或接近100%。在电力装机总量中,消耗高、效率低的小火电机组约占1/3。

难题五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无论从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看,还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任务看,都迫切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魏礼群在分析这种紧迫性时指出: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这集中表现为企业仍然是社会保障的主要承担者,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和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的日常管理工作没有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以致许多国有企业这方面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同时,社会保险资金缺乏有力保障。目前,不少地方当期基本养老金入不敷出,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各地也做了很大努力,但还是有些地方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没有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从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的现状看,一些企业该收的基金收不上来。在财政困难的地区,“两个确保”的任务难以完成。还要看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按照国家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实行全额缴拨,但目前有些企业仍然实行差额缴拨的办法,造成企业挤占、减发或欠发基本养老金现象。有的地区自行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水平,把统筹之外的一些项目也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范围,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的矛盾。各地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也相差悬殊。此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经明确要实行省级统筹,但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市县级统筹,省内基金调济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企业和政府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社会保障的责任划分也不够明确,以致往往出现企业依赖政府、地方下府依赖中央政府的现象。由于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日渐突出,一些地方由此而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现象屡有发生。

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建立。深入推进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是要有一个完善而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企业才能够真正实现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否则,新老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就无法开展公平竞争。如果职工的社会保险仍系于企业,无论对企业还是对职工来说,风险都很大。

在加快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淘汰落后、压缩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依法关闭一些长期亏损、严重污染环境和资源枯竭的企业;还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所有这些,必然会引起较大规模的职工岗位转换,在一定时期内失业人员的增加是难以避免的。今后,优胜劣汰愈益成为一种普遍的、必然的现象,劳动力的岗位变换和流动也会更加频繁,失业和再就业现象将经常发生。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和职工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在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将迫使我国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时候解决比发达国家还要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参加养老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每年增加200多万人,养老金支出增幅越来越大。今后离退休职工费用还将激增。现在不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来有可能出大的问题。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社会保障制度滞后也不利于缓解劳动就业压力。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以及改革深化、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等原因,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较多。1999年底未就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约有1600万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

难题六国有企业改革不容乐观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济学家范恒山认为,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国有企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也可以基本实现中央1997年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但是,真正实现国企的根本性改革还不容乐观。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中,到今年年底脱困比例将达60%以上。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桂世镛指出,“三年改革与脱困”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绝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束,而是深化改革的新的起点。要把国有企业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从根本上建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益的内在机制,还有很艰巨的工作要做。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探索国有制新的实现形式,使之同市场经济相衔接。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架构国有企业与这一目标相适应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利益结构,形成新的经营机制:怎样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建立规范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面向市场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包括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势必要涉及国有经济结构与布局的调整。桂世镛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后,由于长期受“左”的影响,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形成了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 一个重要表现是, 国有经济分布的范围太广、战线太长,举办了许多不必要也不宜于由国有资本举办的和效益的提高。这一方面使宝贵的国有资产分散、消耗在很多不必要的方面,阻碍国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搞高,一方面又使这些经济领域由于缺乏与其生产力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解决把探索新的国有制实现形式同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结合起来的难题。

难题七所有制结构不完善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营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重要内容,关系改革与发展的全局。

1978年,“文革”结束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达99%,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只有1%。 这是所有制结构严重脱离多层次生产力水平的集中表现。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据有关统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1/3以上。近20年来,个体、私营共积累注册资本1.36万多亿元,创工业产值5万多亿元,实现营业额9.3万多亿元;共向国家缴纳税金4600多亿元,其中1999年纳税830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8%。到1999年,全国有8200多万人在个体、私营经济从业;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吸纳的下岗职工约500万人。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桂世镛指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的财力、物力、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从多方面支持、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了整个经济总量扩大,不仅接替了不少集体经济、国有经济退出的位置,为公有制经济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供了条件,而且创造了市场需求,为拉动国民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贡献。二是在吸纳劳动就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也为国有经济的改革、调整创造条件。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日益成为提供财政收入、银行储蓄、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这不仅有利于它们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支持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怎样营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非公有制经营经济发展还存在三大体制性障碍,一是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二是市场准入遭歧视,三是融资渠道不通畅。

难题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待深化

在新世纪,我们将继续完成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范恒山等主管部门的专家认为,改革的难度包括以下几方面:

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1998年进行的机构改革,要求从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等方面,转变政府的职能。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政府和作为政府管理对象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计量质量检验认证机构、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仲裁机构等中介组织。政府如何对上述企事业单位及中介组织实行宏观间接管理,从宏观方面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事业发展战略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等,引导他们的生产经营及活动,并实行有效监督?这是政府管理范围、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带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政府将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如何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各级政府对企业、事业单位及中介组织等进行宏观管理,是通过政府机构实现的。机构是根据所承担的政府职能而设置的。另外社会上出现新的公共事务,需要政府设置有关机构来履行这些职责。今后,根据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如何调整政府组织机构,避免多头管理和政出多门的弊端,减少部门间相互扯皮、推诿,提高管理效率?

在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地方政府如何全面转变政府职能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我国经济中政企不分的突出的表现,是地方政府对各地企业的直接干预太多,直接参与生产和经营的范围太宽。各级政府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市场、基础建设、环境保护、组织公共服务等职能?

难题九市场化程度欠火候

至1999年底,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达50%以上,市场机制已在起主导作用,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并未完成,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众多专家都强调了这一点。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原所长张卓元认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要消除的障碍,道德是部门和行业垄断。目前我国存在几种类型的垄断。第一种是行政垄断,政府职能部门运用手中权力搞强制交易,要消费者按照它审定的价格购买它指定的产品和服务,这也包括政府不准某些商品进入它所管辖的地区销售,或授予本地企业一些业务垄断权等。第二种是行业垄断。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立地位的经营者实施的强制交易或限制竞争的行为,有些自然垄断行业如电力行业对某些能够引进市场竞争的领域(如发电厂可以竞价上网)限制其竞争。第三种是经济性垄断。如企业之间搞限价、价格同盟,企业间反竞争的购并,企图垄断市场(许多国家反垄断法为此规定对企业购并要进行审查,防止购并对市场竞争产生实质性损害),等等。以上几种类型的垄断,除属自然垄断外,都要防止和反对。

其次是地方封锁。90年代中期形成买方市场格局后,地方封锁则表现为不许外地产品(从啤酒、药品到汽车)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销售本地产品给予种种优惠,保护本地落后生产。在地方封锁的条件下,一些商品不能很好地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市场的扭曲也使市场价格扭曲,不能真正形成市场调节价格。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要取消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允许外国商品在缴纳关税后在国内自由流通。再用行政手段搞地方封锁显然不行。近几年,在市场竞争大潮的冲击下,形形色色的地方封锁受到抑制和反对,但一直没有绝迹,有的地方甚至制定地方性法规搞市场封锁。今后如何拆除各种地方壁垒,使全国统一的市场真正建立起来,需要采取更有力和有效的措施。

难题十实行法治任重道远

经济学家范恒山认为,在新世纪应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

近些年围绕市场经济的立法,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改革的需要,需作进一步完善、补充;有些重要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如《反垄断法》等;还存在执法不力、有法不依,出现一些市场主体抗法现象,执法中经常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等。再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会涉及诸多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如何尽快掌握,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与国际接轨?

如何依法行政?有关专家指出应全面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当前急需的是在廉政、监督、机构编制等方面的立法。《廉政法》、《监督法》作为基本的法律能否尽快出台。《国务院组织法》需要修改完善。对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其他机构的设置也应法定化。地方政府组织的立法应从地方国家机关组织法中独立出来,加以细化和完善。《国务院行政机构编制原理条例》、《公务员暂行条例》等也应经过修改完善,上升为法律。在原有立法基础上加以充实完善,制定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典。

中央政策研究室有关专家谈到廉政建设法制化时说,如何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和制约机制,是我们必须花大力气预予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廉政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制度建设,属社会政治法律范畴,根本出路在于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我国,实现廉政建设法制化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志:一是立法严密,有法可依,有一套内容正确、形式科学、门类齐全、体系严谨的廉政法律体系;二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已经制定出来的法律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切实执行和严格遵守。

21世纪我国加快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远不止上述10个,本刊仅仅是强调了若干个重点。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表示,抓准难题,攻而胜之,实际上也等于抓住了机遇。

标签:;  ;  ;  ;  ;  ;  

从拉丝剥茧看国情--新世纪中国面临的十大难题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