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特殊学校 514021
教育家丁有宽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必须以真诚的爱对待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方面,对于我这样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来说,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和学前教育不同,编入同一个班集体,总有一些学生行为习惯与学校的要求背道而驰。我班的王某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王某性格内向,有点高傲,基本每节课老师都会反映他无心听讲,经常搞小动作,上课讲话,上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与同学的关系也很糟糕,有时欺负同学。
根源何在?我不厌其烦地观察和了解他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发现这种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溺爱。他的家长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过分娇惯。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更是大包大揽,不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孩子的家庭也重视不够。比如说,爷爷教育他在学校挨打就要还手,打坏了爷爷带着去看病……“病因”找到了,我开始了对王某的帮助。
一、用真心去关爱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像王某这样的学生,往往有一种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灵相容,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敞开。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把爱生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师生间就会有心心相印的体验。情感上的一致性,引起了师生心理上的“共振”,而在这时施之以教育,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效果最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前一阶段,王某的胳膊摔断了,打上了石膏,可是课下还和同学打闹,不小心碰到了伤处。我看到了,马上托着他的胳膊扶着他,送他到医务室,医生说没事后又扶他回教室。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请他说说这样做的危害。
王某想想说:“不应该打人,这样打闹也许会落下终生残废,最后自己吃亏。”
我说:“对,以后做事之前要先好好想一想再做。”我又提议每天由一个同学照顾王某。孩子们都特别积极。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孩子们说:“王某是我们的同学,同学遇到困难,就要帮助他。”我激动极了,问王某刚听到这些话有什么感受,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这以后,每天都有一个同学照顾王某,他再也没有出现打人的现象。
二、用细心去关注他
对于王某,课上课下我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真记录他每天的行为,并把他的行为进行分析,抓住日常的小事随时教育,有问题抓住不放。同时当他取得进步时,我会大力和及时表扬。我常到网上或图书馆查找关于教育的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教育方法,寻找更适合王某的教育。我也和任课老师达成了共识,尽量做到对他的教育方法一致。
在课堂上,我采取了鼓励和表扬的方法。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我叫他回答,答对了就大力表扬和鼓励他。纪律方面有了进步,我同样给予表扬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每周,我还找王某谈心,鼓励他:“你一定能做得很好!”现在王某比以前成绩提高了,行为上也能约束自己,因为他知道我相信他会成为好孩子。
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通过观察,我发现王某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进步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反复。这也是正常现象,因为一个人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多次反复的过程才能完成,何况一个孩子。针对这一特点,我对于他出现的反复问题,反复抓,抓反复,坚持不懈地鼓励、表扬、批评。
比如:对于王某听讲问题的帮助,就是我和几位任课老师共同商定的,只要这节课比上节课有进步就可以得“红星”,够一定数量就可以换奖品。这一方法坚持了一个学期,王某上课有了明显的进步。
四、主动与家庭配合,共同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是教育的一条成功经验,这对教育王某这样的学生尤为重要。这一年来我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每周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及家庭表现情况,同时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针对问题和家长共同制定帮助孩子的措施,按步实施,家校配合让孩子改掉了不少毛病。
五、依靠集体的力量去引导他
一年的工作中,我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教师形象,争取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自己,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努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其他的孩子监督和帮助王某进步。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共同帮助王某,使他有所感动,进而行为上有所约束。
经过一个学期师生和家长共同的努力,王某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上课认真听讲了,注意力集中了,遇到困难也能自己想办法了,课后与同学发生矛盾知道找老师解决而不是动手就打。
实践证明,对于行为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是能教育好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其中情感因素是很重要的。老师只要对学生多些了解,多些爱护,多下点功夫,他们就会茁壮成长。
论文作者:胡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王某论文; 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同学论文; 这一论文; 家长论文; 《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