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吸收的物流企业能力演化机制分析_运营能力论文

基于知识吸纳的物流企业能力演化机理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机理论文,物流企业论文,能力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管理学界一直在探讨企业能力形成、演变的机理,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如何适应变化、提升持续竞争能力展开了研究。演化经济学将企业比作生物界的生物,将惯例视为生物的基因,认为惯例在企业演化中扮演着基因在生物界里相同的角色。惯例是“(组织)分析的核心单元”[1]。 Miner指出,企业演化与企业中的惯例演化是同一概念[2]。企业演化实际上是被惯例适应性过程影响着的企业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异、遗传、选择和保留的过程。Nelson和Winter提出,可以通过研究组织惯例的变化了解组织的变化,因为这有助于理解在有限理性制约下的公司适应性创新及其驱动因素[3]。Cohen等将惯例定义为规律的、可预见的行为模式,是为了应对选择性压力而学习来的,在类似的环境条件下具有可重复性[4]。

       目前有关企业惯例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从微观层面研究企业惯例变化对企业能力的影响,也没有充分阐释从惯例到能力的深层关系。本文试图从惯例的视角,针对惯例在组织内部各层面与能力间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与探讨;以转型中的物流企业为案例,探讨知识吸纳能力在物流企业惯例创新及促使运营能力提升中发挥的作用。

       二、物流企业能力构成——惯例集视角

       现代物流发展已打破传统物流的思维方式。对物流企业而言,物流服务已不再局限于提供有限的运输和仓储资源的输出,而是如何补强自身知识、提高行业解决方案设计及整合能力,进而为不同行业供应链客户提供物流管理能力的输出。Javidan指出,虽然每个企业都拥有许多资源,但善于利用资源发挥效益才是每个企业的关键课题。该研究依据价值和运作难度将资源与能力层次化,定义了资源、能力、能耐与核心能力四层构架;其中,核心能力是指横跨战略业务单元间被共享的技能及特定领域的知识,源于战略业务单元能力的整合与协调[5],是不同战略业务单元能力间互动的结果。何琳和丁慧平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形成机理,将企业资源分为能动性资源(即人力资源)和非能动性资源,认为企业能力产生于能动性资源作用于非能动性资源的过程[6]。企业的建立及其使命是基于对满足某种市场需求的识别和认知,通过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企业能力发生跃迁。丁慧平等从企业基因组织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的成长能力,认为企业资源依托能力而产生效率,能力在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作用,能力对资源具有依赖性,资源是能力的基础和来源[7]。资源基础观认为核心能力包含了有形与无形的资源和能力[8]。一些学者认为惯例是组织各种能力的贮藏室[1,3]。因为惯例是“可执行的能力,它在某种情况下是组织为应对选择压力而学会的重复行为”[4]683。Winter把能力分为运作能力与动态能力,认为运作能力一般包含使用惯例集合去执行和协调一系列任务,这一系列任务是完成一项活动(如制造一种特殊的产品)所需要的;而动态能力不包含生产产品或者提供销售服务,它的作用主要是建立、整合或重构运作能力[9]。Zollo和 Winter将组织动态能力定义为“后天习得且稳定的集体行动模式,由此组织在追求改善效果时可以系统地产生并修改正在运营的惯例”[10]340。

       结合物流企业能力构成特点,本文将以惯例集视角为基础来审视企业的各项能力构成。由于物流企业需要具有很强的感知环境变化及学习知识的能力,从应对环境变化及创新角度看,本文认为物流企业能力由多种能力及资源组成,知识吸纳能力与运营能力为组织的核心能力。知识吸纳能力指物流企业针对外部需求变化有效获取外部供应链合作伙伴新知识,在其内部通过变异重组、选择、保留及复制等程序系统化进行价值创新活动的能力,由外部知识吸纳能力与内部知识吸纳能力两部分构成。物流企业运营能力指物流企业有效组织、整合各种资源,以低成本为供应链客户提供集成物流服务的能力,由内部各种能力及其相关资源构成。

       (一)运营能力惯例集

       惯例被认为是组织能力构建中最基本的单位和模块[9]。Cohen等认为组织中的大多数行为是基于“规则”与“惯例”,而不是基于“计算理性”而实施的,这些高度默会与重复的惯例集合实际上构成了组织能力[4]。组织能力的演化则是基于这种惯例集合,借助于经验学习、半自动的局部搜寻和试错等方式对先前的选择进行正向或负向强化的结果[11]。依照上述观点,本文认为惯例是构成组织能力的基本元素。企业运营能力由各种子能力构成,而惯例集则构成运营能力的各个子能力。

       物流企业运营能力是物流企业能力的具体表现,其价值体现在能够重复发挥职能,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经营。传统物流企业依赖提供基础性服务获得收益,但同质化的服务项目导致价格竞争激烈,使企业越来越无利可图。与传统物流企业相区别,现代物流企业依靠为客户提供集成化、一站式的物流服务立足,因此,尤其注重其提供物流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的能力。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运营管理系统、质量保证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以保证各个节点执行高效、统一的操作服务标准;为客户提供实时追踪查询服务,并不断将新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物流服务过程中。鉴于此,本文将物流企业运营能力归纳为四个组成部分,包括市场识拓能力、服务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网络组织能力,它们由不同层面的惯例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企业运营能力项下四个子能力惯例集构成图

       物流企业运营能力惯例集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存在,高层面惯例集统领低层面惯例集。在公司各层面,相应的内容各有不同:个体层面主要是由执行性、操作性惯例组成,经营层面主要是由部门、团队间的程序惯例和内部协调惯例等组成,管理层的惯例则是由激励性和战略性惯例等组成。物流企业的运营能力体现并存储在由各种惯例构成的惯例集中。四种子能力对应不同惯例集合,分别作用于公司有形资源,经过企业运营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与积累,这些惯例集以特定的结构结合并锁定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由于物流企业对规模性和协同性有着较高要求,只有相互补充、相互增强的惯例集才能提升物流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二)知识吸纳能力惯例集

       惯例反映了经验性智慧,是试错学习及对过去的行为选择和保留的结果[12]。惯例的这个特性说明其变化是有内在规律可循的,而惯例的变化规律可以为研究企业能力演进提供线索和依据。Zahra和George从动态能力的流程视角重新诠释了吸收能力,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吸收能力允许企业创造和开发新知识,让企业能灵活地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13]。具有很强吸收能力的企业也显示了很强的同行学习能力、整合外部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内嵌知识的能力。Feldman和Pentland阐述了惯例的不同特征:有些惯例只是简单地遵守规则产生惯性,有助于维持组织稳定和持久;有些惯例包括适应性和创造性的行为,有助于组织变革和演化[14]。物流企业知识吸纳能力惯例集由外部知识吸纳能力惯例集与内部知识吸纳能力惯例集两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物流企业知识吸纳能力惯例集构成图

       综上所述,运营能力是知识吸纳能力的基础,知识吸纳能力的水平高低取决于现有运营能力已积累的知识水准,知识吸纳能力因而促进运营能力的提升;运营能力使物流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知识吸纳能力则确保物流企业可随时获悉外部环境的变化,使物流企业运营能力始终保持创新性与环境适应性。知识吸纳能力对运营能力具有正相关性,是对运营能力的一种修正、提升,两者互为补充。

       三、惯例演化过程分析

       惯例演化过程经历几个阶段,首先是触发惯例搜索,其次是引发惯例变异,最后是导致惯例的选择与保留。结合企业实践,物流企业的惯例演化经历了如下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物流企业惯例演化过程

       (一)惯例搜索

       Zollo和Winter认为,企业的惯例搜索是指企业如何应对创新、适应和变化[10]。惯例搜索的触发一是来源于内部参与者的推动,二是来源于外部环境变化。参与者触发的惯例是源于抱负水平[15]。惯例变化诱因是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导致的业务危机及新市场机会的涌现,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引发的内部管理层推动。第三方物流模式及有效市场的兴起,供应链管理实践及信息技术等在物流行业的大量应用,皆促使物流企业管理层的抱负水平随之提升,并制定新的战略定位和绩效目标,若目标与当前的运营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即触发惯例搜索。物流企业惯例搜索是指管理层根据新战略及绩效目标引导企业进行的惯例创新活动,由于创新活动是由管理层主导并通过运营能力项下正式业务流程和惯例进行的,这种创新活动动员并整合了物流企业各种有形及无形资源。

       (二)惯例的变异

       1.外部知识吸纳能力的作用

       管理层在企业内部由上而下启动的惯例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内外兼顾,外部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促使物流企业必须跨越企业边界向供应链合作伙伴学习新知识,特别是客户专属知识与物流企业专属知识的交集部分。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在供应链伙伴关系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建立起知识共享渠道,双方都利用这个渠道进行新知识输入,以便更好地进行业务对接。客户专属知识与物流企业专属知识外显交集区域也同时集中在双方业务衔接部分。

       信息共享被视为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成功因素[16]。随着物流行业新的发展,顾客需求不断发生改变,物流企业必须与其保持足够的信息共享。如图4所示,物流企业与供应链客户通过惯例互动建立知识共享渠道的途径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双方惯例互动的交集面越广、层次越多,学习获得新知识的机会也就越多,意味着物流企业的外部知识吸纳能力亦越强。

      

       图4 物流企业与供应链客户通过惯例互动建立知识共享渠道

       2.内部知识吸纳能力的作用

       Feldman和Pentland认为,惯例包含表述(ostensive aspect)和执行(performative aspect)两个方面。表述方面体现为我们通常认为的结构,指导人们的执行和实践,是抽象的广义概念;而执行方面是指特定行动通过特定的人在特定时间和地点被执行,给惯例带来生命[14]。惯例表述和执行方面的关系为惯例变异、选择和保留新的实践和行动模式持续创造机会,使惯例从明显的稳定到相当显著的变化。在实践中,惯例的两个方面可由不同的依托物(artifacts)编码或规定,依托物的形式可以是书面规则或者程序;具体而言,书面规则和程序可看作惯例表述方面的代理,而工作日志和数据库则可代表惯例的执行方面[17]795-796 。笔者研究发现,惯例这一特征在物流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物流企业所有产品或服务都存在表述和执行两个层面。

       由于惯例具有传播知识的特性,新知识在物流企业内部传播、共享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形成新惯例。输入的新知识首先与运营能力项下各个子能力现有的惯例结合、重组,产生新惯例,或者增加现有惯例选项。物流企业根据不同行业的新知识及客户需求,形成特定的新例规,如新产品或新项目以业务通告等制度化文件进行规范,这也是惯例在表述层面的依托物。在执行层面则通过对客户实际业务数据、质量问题的统计与分析,来反馈新产品或新项目的执行结果,进而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流程优化或服务改进方案。因此,物流企业内部惯例变异、选择及保留有其自身的特点,最终只有经过执行层面实践验证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惯例创新才会被选择并保留。

       (三)惯例的选择与保留

       新的惯例完成后要经过企业内部惯例验证标准进行选择,筛选出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经过管理层确认并匹配运营能力项下相关有形资源的新惯例,使其得到保留。如果新惯例在运营能力内部运作良好,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产生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则管理层会从公司战略高度考虑,以制度形式加以推广复制,最终提升整体运营能力。

       惯例搜索使新知识通过外部知识吸纳能力进入物流企业内部,进而由内部吸纳能力主导其演变,由于原有的惯例无法满足客户新的要求,新知识通过与原有惯例的结合和重组,变异形成适合客户新业务要求的创新惯例。基于现代物流对集成化、一体化的要求,运营能力项下四个子能力的惯例集都会围绕新惯例发生变化,如果子能力惯例集排斥新惯例,就会导致新惯例的夭折,即当前的运营能力并不能消化、转化由外部吸纳能力引入新知识而变异来的惯例;相反,如果运营能力项下四个子能力惯例集都能完成对各自新惯例的选择与保留,并且新惯例的执行能够在四个新子能力间产生协同效应,则证明四个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管理层保留创新惯例的原则是公司战略统领的运营能力整体绩效的提高。因此,管理层会遵循公司战略整合资源,将其投入在最有发展前途的创新上,使战略、绩效和创新相匹配,以期达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惯例变异在组织内部的分层演进与选择

       以物流企业为例,新知识在内部吸纳能力主导下,以惯例演化形式通过影响公司运营能力而完成产品、流程和制度创新,这是跨部门、分层次的选择过程。在经营层面形成的是新产品、新服务项目及新流程,而在管理层面则形成相应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基于经营层面的产品、服务、流程创新所取得的显著绩效提升和规模效应而开展。物流企业的惯例变异与选择分三个层面完成,如图5所示:

      

       图5 惯例选择的三个层次

       1.个体层面。个体层面主要关注业务操作惯例,通过日常工作中日积月累的学习完成惯例创新,惯例选择标准是以个人满意的工作方式为标准,但个人满意受制于经营层设定的目标和竞争压力,惯例选择的余地不大,这里不做过多讨论。

       2.经营层面。协同性及效率是经营层惯例创新及选择遵循的原则。经营层在搜索新知识输入时,主要关注的是与新业务、招投标有关的知识,以及新行业客户(如冷链物流业务、危险品物流业务等)。对物流行业来说,从老客户处获得新增值业务也是重要的营销目标。经营层面惯例选择注重提高绩效,同时兼顾协调性。

       惯例变异首先是从引入客户的新项目及新服务要求开始的,新的需求促使物流企业在内部主动寻求变异,产生新的概念,其他子能力要从保障与效率的角度对新想法如何变成新的产品及服务进行评估及商业化设计。通常各职能部门都从对本部门有利的原则对创新惯例进行选择,为了克服部门功能局限性这个问题,物流企业在实践中成立了由跨职能部门组成的大客户项目保障小组来主导各种产品创新,扁平化的跨部门小组以工作流程为中心,以保障新项目要求为驱动,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惯例创新的效率及产生协同效应。

       需要强调的是,经营层惯例选择始终强烈感受到外部竞争压力这个因素。为了履行新合同、维护新客户,外部选择性压力驱使各部门之间针对新惯例必须达成一定程度的协同,如根据客户需求共同制定新标准作业程序。这要求服务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网络组织能力项下惯例集都要围绕市场识拓能力的惯例创新发生连锁变化,以支持新产品、新项目的运行。虽然惯例选择在物流企业内部进行,但外部竞争压力还是以客户满意度指标及客户投诉的形式发挥影响,如惯例创新不成功就被客户投诉甚至失去已经到手的新订单,进而中断合作关系。

       3.管理层面。管理层通过建立特定的激励机制影响惯例选择,并从战略角度给经营层惯例选择设定标准。管理层较多关注行业大客户及同行的战略发展方向,因此,管理层的抱负水平往往体现了物流企业新的发展方向。由于经营层面倾向于以绩效分解目标及对应的奖励机制作为惯例选择标准,因此具有明显的局部最优特点。每个部门都想要通过获得更多的资源以提高本部门的效率,而依靠高投入、高成本维系的局部效率最优并不能使物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子能力产生的局部最优不一定对运营能力全局产生正相关影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协同效应的验证。总之,管理层的惯例选择意义重大,管理层必须具备识别具有发展潜力业务的能力,有意识、主动地推进与之相关惯例的变异创新,从公司战略高度进行惯例选择与保留,有效配置相应资源及制定激励机制,确保运营能力的提升以能适应外部竞争压力为目标,即与管理层启动惯例搜索时的初衷相匹配。

       本文提出了物流企业能力由知识吸纳能力和运营能力两种能力要素构成的观点,重点探讨了知识是如何通过知识吸纳能力在物流企业内部转化为新的惯例,物流企业又是如何通过惯例变异、选择及保留来实现运营能力的突破。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吸纳能力主导下客户专属知识的不断输入促使物流企业围绕客户价值活动进行惯例创新,而不是自身主营业务,这就规避了自身能力刚性的产生;而物流企业新惯例必须通过协同效应的验证才能被管理层保留并配置相关资源,辅以相应激励制度,促进其复制推广。惯例演进经历了从运能子能力中重要惯例变异到子能力惯例集变异的过程,从而证明物流企业运营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其所属新惯例集将以新产品、新服务、新流程的形式重新跨越企业边界,与客户进行新的循环互动。在惯例选择机制上,通过知识吸纳能力主导的不同层次的惯例选择机制能有效降低创新的风险、提升创新的效率;但在对惯例更新、选择与保留如何影响物流企业绩效的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定量分析。

标签:;  ;  ;  ;  

基于知识吸收的物流企业能力演化机制分析_运营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