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技巧-以G社区Q项目为例论文

流动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技巧-以G社区Q项目为例论文

流动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技巧
——以G 社区Q 项目为例

杨明伟 李英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42 )

摘要: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施行,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来到城市,由于不同的家族背景,流动儿童自进入城市生活后将经受城市内的同龄儿童未曾经历过的心理压力和纠结,极易形成自卑心理,影响其身心健康,致使其形成不良的人格。笔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的长时间接触,在此基础上研究自卑儿童的特征,分析其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旨在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帮助其恢复自信心,缓解生活困难,提供支持与鼓励。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自卑心理 社会工作 介入

一、研究背景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其中“自卑感”是他学说研究的重点。他认为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动力。除阿德勒外,埃里克森在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中也对自卑感进行了阐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这一过程中的第4 阶段(6-12 岁)是变得勤奋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勤奋与自卑感。[1]相关调查表明: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流动儿童大多性格内向,很少与老师或同学交流,极易使问题累积,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帮助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与人交往的能力,及时解决自卑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无论是对流动儿童个人、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动化的电网调度系统已经建立,但是与此相适应的认识上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电网调度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例如,电网调度系统已经自动化了,但是许多调度员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和业务素质的欠缺,仍然使用的是以前的手工操作的方法。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几张申请票对应一张操作票的现象,靠手工作业的方法有时候难免会有遗漏,申请票一旦遗漏将会出现申请票还在执行中就给电的现象,结果将是造成恶性事故的发生,2004年华东网发生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就是由于此原因。

本研究以Q 项目为切入点,项目的宗旨是通过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性的小组活动,缓解服务对象的困难,为服务对象提供技术和情感支持,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促进服务对象的个人发展。笔者在服务过程中接触到小花,小花今年8 岁,跟随父母来到Q 社区居住,父母属于流动人口,小花属于流动儿童,于2017年9月份成为Q 项目的服务对象。

泵腔中进入杂物或空气是泵站设备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通常会引发振动,从而导致出水量降低、定子电流下降等故障。空气流入泵腔后会引起严重汽蚀和振动,致使过流元件加速破坏,杂物进入泵腔后将夹到进水叶片内部或堵到进水叶片之前,致使泵站机电设备因泵体两侧进水量失衡而出现急剧振动。导致泵腔流进杂物或空气的原因:机组在低于最低水位条件下运转,拦污栅前池的杂物较多,填料受到严重损蚀等。

二、流动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

(一)自卑心理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学校内的小花说话声音特别小,也不敢举手向社工寻求学习辅导。在一次个案访谈中,笔者发现该服务对象为流动儿童,并在接下来的服务中,专门针对小花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专业服务。笔者运用非参与式观察,非正式访谈等工作方法了解到小花由于自卑,学习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学习动力,对自身学习能力认识不足,觉得自己就算是努力也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通过与小花同班同学进行沟通,了解到小花很少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会和同学讨论学习问题,学校内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批评小花并且话语带有嘲讽。在课堂上,小花知道答案也不举手回答,只敢小声说出答案,如果社工点名小花回答问题,她就会把头扎进胳膊里或者爬到桌子下面以此逃避。在学堂内开展活动时,小花的同学会说些嘲笑的话,由此可以推测出小花在学校内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样下去,十分不利于小花的健康成长。

通过与小花的接触,笔者发现小花具有自卑的明显特征,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十分胆怯,并且整个人经常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缺少与人交往和接触的勇气。通过访谈了解到小花很少参加校内的集体活动,在学校里的课余时间也没有朋友一起玩耍,只是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看着别人玩耍,却不敢主动参与其中,小花在访谈过程中说的最多的是“我没有朋友,我太笨了,他们不喜欢和我玩”。没有朋友,在班级里受了委屈也不敢跟老师说,也不会和家长说。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很难建立稳定的朋友关系。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加上自卑的心理问题,流动儿童将很难获得正常的同伴群体,无法获得朋辈之间交往的乐趣与情感支持。

(二)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

进入山大王菌庄的厅堂,古色古香的红木桌椅,阵阵茶香,展柜里分门别类陈列着一罐罐菌类干货、药草,以及各式各样的泡酒,很多连云南人都是第一次见识到。

三、流动儿童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

一是,心智不成熟,认知能力低下。由于人类个体发展特点,在未达到十八岁以前,儿童的心智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正确理解问题的能力,一旦缺乏正确引导或教育不及时,流动儿童将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上的偏差,更有甚者将会导致犯罪行为发生。二是,情感需要未被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与爱的需要对于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要,流动儿童大多年纪较小,处于人生发展阶段中的早期,由于经常跟随父母游走于不同城市之间,经常变更学校和住所,极易造成流动儿童无法适应环境进而引发缺少安全感、情感缺失的现象。三是,自我身份认同混乱。现在的儿童大多心理比较早熟,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发觉自身与城市儿童的区别,部分儿童会对自身的身份产生疑惑。由于父母或社会也没有对该问题给予合理解释,流动儿童会因此而产生心理压力,形成自卑心理,进而引发其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2]四是,学习动机不明确。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忙于生计,极可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客观方面

一是,城乡差距大。城市居民对于外来的流动人口接纳程度较低,进而影响到学校及其社区的和谐氛围。二是社会歧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较大,他们的子女需要跟随父母到所在的城市学习,只能插班到公办学校读书,极易遭受部分同学的歧视,歧视将迫使流动儿童意识到自身及其家庭的贫穷,便会诱发自卑。[3]

四、小组工作在流动儿童问题方面的介入技巧

(一)认识自我,克服自卑

社会工作者要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使服务对象懂得:自卑感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它对人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消极的影响,但它又是隐藏在所有个人成就后面的推动力,只有克服自卑,才能超越自我,获得成功。[4]要帮助儿童挖掘自身潜能,激发其有意识地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主动克服自卑心理的消极影响,提高其应对问题的能力。同时社工也应该与学校进行沟通,希望学校能够为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每个教师都以关爱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能够注意到他们的小小进步并提供支持和帮助,对自卑的流动儿童多一些包容和耐心,不要批评和嘲笑,用温暖和爱心共同帮助流动儿童从自卑中走出,培养其自信心,帮助其恢复身心健康。

(二)提升流动儿童的交际能力

首先,给孩子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流动儿童相较于城市内的儿童缺乏公共场合表演的机会,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自卑或者胆小,他们缺少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的勇气和兴趣。社工应该组织丰富的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辩论、趣味活动等,给服务对象表现、表演的机会,帮助他们适应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提升他们的勇气,从而形成开放的性格。其次,通过小组活动让流动儿童适应团队合作,学习如何与他人交际、合作的技巧。通过让其在学堂内担任职位,负起一部分责任,提升自我满足感,养成责任意识。通过此种方法,既能够提高流动儿童与人沟通的能力,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自我认同感,提升自信心。[5]最后,要多鼓励。鼓励性技巧一定要贯穿于服务的始末,鼓励非常有助于孩子信心的提升。只有不断鼓励,才会让服务对象对社工敞开心扉,社工才能够及时依据服务对象的表现及感受制订合理的服务计划,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自信心的建立。当服务对象的自信心提升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身边的人沟通起来也就会十分顺畅,和同辈群体建立友谊关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便指日可待。

五、结语

流动儿童自卑心理的存在,对儿童的学习、社会交往、日常生活等方面有许多不利影响。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形成互助支持小组,以此来帮助流动儿童超越自卑形成良好人格;协助流动儿童科学地认识自我并肯定自身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克服自卑心理;并提升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情感维系。但是单单依靠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对象的个人、家庭和学校,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还需要社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最主要的是国家能够通过媒体、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消除对流动人口及流动儿童的歧视,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还应加强教师和城市儿童的教育,建立人人平等的教育环境,减轻流动儿童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社区需要依据自身条件,创造城市与流动儿童平等沟通的机会,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使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感受到社区的爱与接纳。从而帮助流动儿童扩大交友范围,收获更多的友谊和玩伴,摆脱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通过社会、政府、学校和社工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不同层面为流动儿童提供帮助,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使其能够乐观积极地生活学习。

参考文献:

[1]叶琴,刘爱花.从阿德勒的人格理论谈心理健康与治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9):152-153.

[2]崔光慧.儿童的自卑心理及对人格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97-98.

[3]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1):4-7.

[4]周建芳,邓晓梅,石燕,杨灿君.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学校融合比较研究——基于社会融合的理论视角[J].青年研究,2013(2):9-21+94.

[5]王洪江,刘宗发.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比较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3):55-57.

[6]刘玉兰,彭华民.跨文化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动儿童服务模式重构[J].学术论坛,2014,37(4):95-100.

[7]周建芳,邓晓梅,石燕,杨灿君.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学校融合比较研究——基于社会融合的理论视角[J].青年研究,2013(2): 9-21+94.

中图分类号: G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02-0052-02

基金项目: 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与新市民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L15CSH001)。

作者简介: 杨明伟,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李英,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责任编辑:孙瑶

标签:;  ;  ;  ;  ;  

流动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技巧-以G社区Q项目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