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宫颈癌患者,观察选择调强放射的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宫颈癌患者120例。通过抽签法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分组。D2组(对照组 60例):临床选择常规放射治疗的方法;D1组(观察组 60例):临床选择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所有宫颈癌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D1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D2组宫颈癌患者明显(P<0.05);D1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D2组宫颈癌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患者,临床选择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近期疗效,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现象,最终将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关键词】 调强放射;宫颈癌;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021-02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o treat cerical cancer 60 cases of clinical analysi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for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choose the method of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observation after completion for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Methods Our hospital 120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compare two group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and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Results Clinical treatment D1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D2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significantly (P < 0.05); D1 appears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reaction is lower than D2 group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significantly (P < 0.05).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selection of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Cervical cancer; Adverse reactions
宫颈癌作为一种女性恶性肿瘤,于临床较为普遍,此种疾病临床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当前针对宫颈癌疾病,临床主要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放射治疗的方法[1]。为了确定最佳方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临床选择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最终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价值,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宫颈癌患者120例。通过抽签法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分组。D2组:年龄范围为23岁~4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9±2.7)岁;属于宫颈癌ⅡA期的患者24例,属于宫颈癌ⅡB期的患者14例,属于宫颈癌ⅢB期的患者22例。其中患有鳞癌的患者16例,患有腺癌的患者14例,患有糜烂型宫颈癌的患者12例,患有溃疡空洞型宫颈癌的患者9例,患有菜花型宫颈癌的患者6例,患有结节浸润型宫颈癌的患者3例。D1组:年龄范围为25岁~5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1±3.1)岁;属于宫颈癌ⅡA期的患者26例,属于宫颈癌ⅡB期的患者12例,属于宫颈癌ⅢB期的患者22例。其中患有鳞癌的患者18例,患有腺癌的患者12例,患有糜烂型宫颈癌的患者10例,患有溃疡空洞型宫颈癌的患者10例,患有菜花型宫颈癌的患者4例,患有结节浸润型宫颈癌的患者6例。所有宫颈癌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D2组 针对D2组宫颈癌患者,临床选择常规放射治疗的方法。针对所有宫颈癌患者主要选择盆腔前后对穿野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将患者第4腰椎下缘作为射野的上界,将闭孔下缘定为射野的下界。将患者骨盆最宽位置外延2厘米的位置,作为两侧界。对患者实施照射的范围主要包括患者的盆腔子宫、患者的宫颈病灶、患者的区域淋巴结以及患者宫旁结缔组织[2]。对患者于临床实施照射的总剂量为50Gy,2Gy/次,5次/周。在对患者进行照射的过程中,如果剂量达到了36Gy后,利用中央活动挡块对患者的直肠以及膀胱进行有效保护。对患者完成放射治疗后,将皮肤保护凝胶涂抹于患者的受照射位置的皮肤进行有效保护[3]。
1.2.2 D1组 针对D1组宫颈癌患者,临床选择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选择定位体架以及体模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固定。首先选择碘帕醇对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扫描。主要将患者第2腰椎上缘直至患者坐骨结节下缘6厘米范围作为对患者实施扫描的位置。确保患者呼吸平稳状态下,针对患者实施无间隔CT扫描。对患者完成照射后,对患者实施CT扫描,有效实施再次定位。之后于患者宫颈病灶区,对患者实施二次加量照射[4]。
1.3 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缓解:对患者完成放射治疗后,患者宫颈病灶区域表现为全部消失,患者维持时间大于30天;部分缓解:对患者完成放射治疗后,患者宫颈病灶区域缩小的面积不小于50%;在小于30天内,患者未表现出显著的变化;好转:对患者完成放射治疗后,患者宫颈病灶区域缩小的范围不小于25%,患者未表现出新型病灶。稳定: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后,患者宫颈病灶区域未表现出显著的变化,患者未出现新型病灶的情况,患者的疾病情况表现稳定;进展:对患者完成放射治疗后,患者的宫颈病灶区域表现为扩大,患者肿瘤表现出转移的现象[5]。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宫颈癌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利用%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所有宫颈癌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D1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D2组宫颈癌患者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2.2 不良反应出现概率
所有宫颈癌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D1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D2组宫颈癌患者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2。
3.讨论
宫颈癌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针对患者临床主要选择手术治疗或者选择放射治疗的方法。针对大于ⅡB期属于中期以及晚期宫颈癌的患者,以往主要选择传统放射治疗的方法。针对患者采用盆腔外放射治疗的方式,总照射剂量为45Gy-54y[6]。但是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放射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大部分盆腔实施照射,如果照射剂量较高,会造成患者的正常组织表现出不良反应的现象。例如患者表现出放射性膀胱炎以及表现出放射性肠炎的现象,完成放射治疗后,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放射治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为了将患者的癌细胞有效杀死,针对患者的正常组织以及重要器官进行有效保护,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有效降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针对患者选择常规放射治疗的方法,临床即使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会表现出严重不良反应的现象。针对患者选择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除能够对肿瘤提供高剂量之外,还能够避免过多对患者的正常组织进行照射,有效避免患者表现出严重不良反应的现象。
本次研究中,所有宫颈癌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D1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D2组宫颈癌患者明显(P<0.05);D1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D2组宫颈癌患者明显(P<0.05)。有效证明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宫颈癌患者,临床选择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近期疗效,避免患者表现出严重不良反应的现象,最终将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 程剑,齐赛男,石春梅等.宫颈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与调强放射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1(25):82-83.
[2] 毛爱芹.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102-106.
[3] 姜迎宵,王明臣,马瑞忠等.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30例临床分析[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3,30(4):335-337.
[4] 张富利,陈静,陈建平等.宫颈癌术后盆腔调强放疗计划方法的剂量学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19(1):37-39.
[5] 黄曼妮,李明辉,吴令英等.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J].癌症进展,2013,7(4):436-441,435.
[6] 潘林飞.中晚期宫颈癌三维适形与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5,1(10):166-167.
论文作者:李荻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患者论文; 宫颈癌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表现出论文; 方法论文; 病灶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