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位,探寻语文教学真谛论文_杨永华

回归本位,探寻语文教学真谛论文_杨永华

杨永华(旺苍县佰章小学校 四川 旺苍 628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规定了总体框架,更赋予了许多精彩的内容及更加丰富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给语文课堂吹来了新风,这是一股清新之风、创新之风。但是不能为了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活动,却忘记了小学语文教学之根本,回归教学的本位、探寻语文教学的本位是真谛。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文本教学,较好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回归本味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086-01

面对课程改革的浪潮,教师的角色重心发生了变化。教师用“语文的方式”上好语文课,显得更加重要。这不仅是停留在语文的内容、人文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语文的形式,即语言的解读,国学经典的再现,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用“语文的方式”,教出纯正、浓郁的语文味呢?

一、兴趣洋溢,叩响语文教学之门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教学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快乐学习,那么这“快乐”从何而来呢?学生在学习中的快乐源泉来自于兴趣,因此,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起点,甚至为人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小学阶段,课堂主人是儿童。教育儿童,应顺从儿童喜欢嬉戏的天性,蹲下身子关注儿童的生活和需求,着眼儿童的生命成长。兴趣永远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循序渐进,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帮助他们“学会走路”,并在前进的道路上享受快乐。如在教学课文《雨后》时,我可以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教学中,先通过多媒体创设夏天大雨过后的情境,然后再唤起学生玩水、踩水的生活体验,甚至时逢雨季,也可以让孩子们放肆一回,在雨后的操场上跑跑跳跳,来感受兄妹俩踩水时的兴奋与快乐,体验与水共乐、与泥共舞的情趣。相信这样的教学将激起学生的童趣。

二、崇尚简约,追寻语文本色

简约主要是对传统的语文学习经验的重视,对语文本色学习的追寻,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冗长的教学更加便捷,让繁多的教学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在读书活动中,还要以文为中介,在教师、学生、文本间实现完美的融合,实现三者之间的对话。在学习人物中,还要感受这一人物的内在美,并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在读书中做好“批、画、注、写”这四步,真正地实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小学生认真写字,姿势要端正,在朗读时要心到、眼到、口到。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会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的感受变成一种享受。

在平平淡淡中教学生语文,曾经为了课堂更精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生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五彩纷呈,好不热闹,大家是乐在其中。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能掌握多少知识呢?这也就应了庄子的名言:“得意而妄言。”还有,多媒体技术的到来,使得一部分教师担心自己落后于时代,在教学中大量地运用课件,在课外搜集很多相关知识,误认为这才是最富现代气息的好课,这样做反而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语文味”润色,助力本位教学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是语文的本色,所以我们该回归语文本色,即“语文味”。

什么是“语文味”呢?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是得其意而忘言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仅在语文所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在语文本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而且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位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1.巧炼字,重体悟。

在《我是什么》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们明白“水会变来变去”固然重要,可让孩子们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也不能忽视。如“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雪花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这一段的教学中,可以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再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

2.诵读成章,韵味隽永。

要教出“语文味”,必须对课堂“语文地”思考,按照“语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活动来品味语文。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课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由此可知,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安静地一味接受,而要改变原有的“独白”,走向“对话”。所谓的“对话”,即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能否出“味”,“味”浓不浓,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交流,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和完整。

3.慧眼识留白,童心巧创造。

在我们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超越现有的知识,进行创造。当然这样的方法不胜枚举。从最简单的形式说起,平时课堂上教生字,后引导学生组词、造句,这也是创造,简单的创造。教学《为了他的尊严》时,当讲到独臂乞丐单手搬砖的情景时,我让学生挖掘文本的留白,想象乞丐搬砖时的心理活动,并把他写下来。最后再分角色读。

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换句话说,语文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训练达到对人的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果没有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那语文课就没有开设的必要。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习语言,为了能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根本人物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总之,语文是一门教学科目,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语文课程来说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语文教学为本位,杜绝教学中的华而不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雷玲著.《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2]胡春洞.小学语文中的本位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9.

[3]包天仁.基础语文教改论坛.小学教师卷:第三集[M].吉林教育出版社,2010-11.

[4]薛炳群主编.《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山东大学出版社

[5]赵绍军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郑州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杨永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回归本位,探寻语文教学真谛论文_杨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