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下,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被提高,土木工程兴起,施工质量在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建筑结构和工程地基的加固,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还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分别介绍了结构加固技术和地基加固技术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土木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有着诸多优势,所以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不仅减小了施工成本,也是对工程质量的保障。从建筑发展来看:未来建筑将趋于智能化、个性化、大型化,面对这些特殊工程,传统的水泥结构与木结构根本达不到要求,钢结构却有很好的可塑性。它不仅可塑性高,还有很好的抗压性能,优质的钢材料能大幅度提高工程承载力。因此,在土木建筑施工中,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钢结构特点
1.1使用性能佳
钢结构由锰、铁等元素构成,所以具有多样化特征,有着良好的承载性、硬度与防震能力。和其他材料相比,它具有很好的韧性与延展性。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对钢结构生产水平有了极大的要求。目前,要结合钢结构类别,生产满足工程类别的钢材,例如:耐热钢、高强度的钢、不锈钢层。如此,不仅提高了工程施工质理与效率,也体现了钢结构的优势。
1.2塑造性佳
可塑性强,是钢结构的一大优势。当钢结构受力超过承载力,就会发生应力变形,但不会断裂,所以可塑性成了审核钢结构的一项准则。它的可塑性,是将碳元素加入钢材,利用碳元素,提高钢材可塑性,在应力下拥有很好的伸缩。因此,在钢结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然后再调整。
1.3节能环保
在建筑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改变了生活质量,也带来了很多施工问题。在传统土木工程施工中,对木材需求很大,需要做好林业资源采伐才能保障工程需求,但这样会增加林业资源负担。因此,对土木施工提出了节能、环保、创新的要求,利用钢结构代替木料,就是节能的一种。因为钢结构能回收,安装便利,不仅减小工程总量,还能控制土木工程的粉尘、噪音污染。
2.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一旦产生裂缝,就会对土木工程建筑质量造成很不利的影响。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如下。
2.1温度影响
一旦混凝土结构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就容易产生裂缝。外界温度有高有低,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同样会面临温度变化,此时,混凝土会在温度的变化下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这一应力会随着温差的增大而随之加大。当温度应力突破混凝土结构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裂缝就会由此产生。
2.2自行收缩
混凝土会有收缩的情况,这样也容易产生裂缝。在生成混凝土时,会导致水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蒸发,随着水分陆续蒸发,一旦超出混凝土的本应蒸发的水分总量,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和变形,从而就会产生裂缝。
2.3水泥水化热
水泥会产生水化热,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不断提升。水泥所产生的水化热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使其内部原本应该散发的热量没有及时得到挥发,热量均集中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必然会导致其内部温度不断提高,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膨胀,继而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3.1对温度应力进行有效控制
为了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就要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由于温度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混凝土中的温度应力进行有效控制。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浇筑温度,使之不会变化太过频繁,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3.1.1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对其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不要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进行浇筑,尽量选择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温度比较高,就要在浇筑过程中进行冷却处理,保证温度不会过高,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3.1.2对混凝土进行强制降温。强制降温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在进行强制降温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首先,要在混凝土内部设置水管,再灌入冷水,冷水通过水管后,就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这种强制降温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的现象,避免产生裂缝。
3.2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混凝土抗裂性能越强,其发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低。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主要原理是改变材料的材质,实现原材料的有效融合,因此,其对于原材料搭配会提出很高的要求。
3.1适当添加增强材料。在原有材料基础之上增加增强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这种增强材料主要分为金属纤材料和无机纤维材料。在混凝土中适当添加增强材料,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耐拉性和强度,更可以保证混凝土的的抗裂性更上一层楼。
3.2调整材料比例。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要对其相关材料的比例进行合理调整。要进行科学的混凝土配比,保证配比符合要求和相关标准。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确定该配比可以通过验证,这样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制作,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搅拌质量,避免出现离析。只有配比合理,搅拌质量有保证,才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耐裂性,不会轻易产生裂缝。
3.3适当掺入添加剂。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就要降低混凝土收缩情况,适当掺入添加剂,保证规范操作。要进行混凝土膨胀率试验,对膨胀率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不会轻易收缩和变形。要根据实验选择最佳添加剂,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膨胀率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不容易产生裂缝。
3.4整体设计应该合理、全面、科学。要想使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的结果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规划,使结构设计不科学情况得以避免,从而降低了建筑物整体受损的几率。相关人员在开展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时,还应该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并对结构中每一连接件的功能进行保障。在进行盖板、基础、柱体以及楼盖等位置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对各个部件之间的有效连接进行保障,这样不仅可以使土木工程结构的刚度得到有效保障。还可以使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得以提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完善混凝土结构质量,使其不会轻易产生裂缝,就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解决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避免质量通病,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结构现状,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整体质量。要有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能够得到科学、全面的监控,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和抗裂性。
参考文献
[1]李明昊.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04)
[2]赵彬惠.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
[3]谢崇高.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
论文作者:田宗师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温度论文; 钢结构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应力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