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小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育事业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接收,并没有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美术的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本文就目前美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为能够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方法
前言
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内容,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美术作为一门要求实践性强的学科,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阶段是一生中最佳的塑造阶段,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都很强,因此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教学活动环节,让每一名同学都能发扬自己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1.现阶段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少创新性思维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学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例如在教师在课堂上留一个小练习,让同学们自己创作一幅画,但是结果发现交上来的作品内容都十分相似。学生在自己创作中并没有加入自身的创作力,学生认为的风景就是蓝天白云青草红花,很少有同学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创作,例如加入自己的心情或者自身的生活经历,因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加入作品中,这便失去了创作的意义,没有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体验不到美术带给自己的乐趣所在[1]。
1.2课程没有得到重视
虽然在小学课程改革之后已经明确要求学校要注重美术学科的教学,但是学校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课程要求,学校还是会将大部分上课时间安排给有考试的学科上,美术上课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学校已经没有美术这门课程,大家都是在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这样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中本来每周安排的美术课程就不多,有些老师甚至还会占用美术课,让学生在美术课的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学校对美术的重视程度太低,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上没有加大重视力度,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3老师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老师的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这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教育发展的脚步。很多老师依旧保留原有的思想观念,认为上课时只是老师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的过程。有一些美术老师也会认为,这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在上课时也仅仅是照本宣科,讲授教学大纲中应该讲授的知识,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美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会使同学们美术知识提升,还可能会渐渐导致同学们对美术失去兴趣。因此,这就需要美术老师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将这门课程重视起来,在课上多增加一些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践的活动,让同学们在繁忙的学业中能感受到美术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何为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即指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学习的操作活动。美术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动手操作也是探究美术知识及其重要的方法之一,在美术课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感想象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术作为一门视觉审美艺术,对于事物景色形态的把握可谓十分严格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把自己亲身经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就必须加入自己的想象,通过平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记忆,之后通过想象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来,因此美术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老师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呈现,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加入自己的想法,最终完成一副作品,这也在考验同学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从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
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途径
3.1注重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动手操作意识
美术作品的欣赏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意识。当然在具体的美术作品欣赏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美术作品进行选择,尽量的选择符合美术教材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教师在对作品的选择中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欣赏作品[2]。另外在欣赏作品之后老师也应该让学生自行创作,并且收集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让大家欣赏和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美术的创作信心,鼓励学生的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2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动手操作环境
教师在每节课的上课之前,应该和其他班级的美术教师对作品进行整合,在上课时把其他班级的优秀作品展示给自己班级的同学,让同学进行欣赏,并且让同学们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让大家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寻求灵感,学生之间都会有一些好胜心,会有一种相互攀比的心理,这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作品会更加容易让大家接受,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中肯的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让大家发现作品的闪光之处,同时也要提醒同学们在自己动手创作时需要注意这些问题,这也能为学生作品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从而激发学生想要超过原创的欲望[3]。这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和良好的动手操作环境,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并且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3对作品客观评价,提高学生自信心
在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教师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心思放在学生的作业评价上,教师仅仅只是根据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这种评价的方式是十分片面的,有些同学可能内心想法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作品时间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并没有很好的将作品呈现给大家,单纯的对作品进行评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对作品的评价方式上加以改变和创新,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自己发现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老师应该在最后对作品进行综合的客观的评价,综合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的表现,例如美术灵感和对美术的学习态度以及是否有所进步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并且对表现优异的同学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在客观条件下刺激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让学生尽可能的把自己想法以作品的方式呈献给大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增强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对美术的教学中应该根据课堂同学们的反映及课堂状态灵活的进行调整,找出最适合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要多给大家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手操作环境,激发同学们动手操作的兴趣,并且对同学们的作品给予中肯的评价,增强学生创作的信心,更有效的提高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卫华. 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方法[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00141-00141.
[2]金艳.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J]. 教育, 2016(11):00075-00075.
[3]潘甫斌.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138-00138.
论文作者:陈斌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美术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操作论文; 作品论文; 自己的论文; 同学们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