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四川眉山 6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清中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2013年2月到2014年7月确诊的116个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A组)57人,观察组(B组)59人,B组予铝碳酸镁治疗;A组予清中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胃镜及临床综合疗效的差异;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84.75%,B组63.16%,A组综合疗效更佳,P<0.05;两组患者症状均改善,但A组疗效更佳;两组患者胃镜下表现大多呈现不同程度改善,但组间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清中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镜下表现,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湿热中阻型;胃炎;清中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741-02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Qing Zhong Tang treatment for gastritis of the type hot and humid obstacles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gastritis with Qing Zhong Tang.116 cases were arrange. Control group(57),the other was 59.Group B took Hydrotalcite,while Group A took Qing Zhong Tang.Observe symptoms integral, gastroscope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 A was 84.75%, Group B was 63.16%. Symptoms of patients were improved ,but the effect of group A was better.Gastroscope performance of patients mostly improved.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the curative effec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No adverse reaction.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group A was better,which could improve symptoms and gastroscope performance.It’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the type hot and humid obstacles; gastritis; Qing Zhong Tang;treatment; clinical observation
慢性胃炎是一种以胃脘疼痛、反酸、恶心为主要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普通人群的90.00%左右[1]。临床症状个体差异加大,大多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及体征,且多可经药物干预后显著缓解,但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常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性胃炎西医治疗多以制酸、护胃为原则,铝碳酸镁不但具有快速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酶的作用,还可刺激胃黏膜分泌前列腺素E2,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疗效显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我们认为,虽然铝碳酸镁对慢性胃炎的疗效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但难以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的要求,而中医药对于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的优势,此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自2013年2月以来,笔者应用清中汤干预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且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在此汇报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7月确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组,B组57人,男31例,女26例,年龄37.65±9.47岁,病程4.65±2.72年;A组59人,男33例,女25例,年龄36.86±9.05岁,病程4.36±2.15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具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慢性胃炎纳入及胃镜下表现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于2000年制定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医湿热中阻证型及综合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②无严重心、脑、肾等疾病者;③中医证型为湿热中阻者;④年龄18-65岁者。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西医诊断标准者;②受试药物过敏者;③精神病不能配合者;④中医证型不符者;⑤尚在服用其他慢性胃炎药物者。
1.5方法
B组:两餐间及睡前口服铝碳酸镁片(拜耳制药),0.5g/次,1.5g/d。
A组:采用中药治疗,以清利湿热、行气止痛为法,处方以自拟清中汤加减治疗,包括姜黄连、金铃子、玄胡、栀子、炒白术、法半夏、白芨各10g,香附、茯苓、陈皮各15g,甘草5g。反酸甚者加乌贼骨15g;肝郁加佛手15g;肝郁化火,烦躁易怒者加夏枯草15g;胃脘刺痛者加白芍2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g。中药统一由我院中药房代煎,150ml /次,2次/d,两组均1个月一疗程。
1.6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胃镜及临床综合疗效的差异,并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2)取胃痛、胃脘痞闷、反酸、纳呆、口苦口臭等5个症状,根据从无症状轻中重分别用0-3标记。记录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
1.7疗效标准
(1)综合疗效:痊愈:疗效指数≥95%;显效:95%>疗效指数≥70%;有效:70%>疗效指数≥30%;无效: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3]。
(2)胃镜疗效:治愈:胃镜检查正常;显效:重度变为轻度;有效:重度转为中度,或中度转轻度;无效:不符上述标准。
1.8统计方法
SPSS17.0统计分析,症状积分比较用t检验,胃镜及综合疗效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症状积分
各症状均改善,但A组疗效更佳,尤其在纳呆方面,差异更显著,P<0.01。详见表1。
2.2胃镜疗效
本研究对患者粘膜红斑、糜烂及出血等胃镜下表现药物干预前后的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胃炎隶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病位在胃脘,与肝、脾的关系最为密切,饮食不节,外感六淫,情志内伤等均为本病的致病因素[4]。饮食的消化吸收与脾胃功能协调密切相关,饮食不节,脾胃乃伤,湿热内生,湿性粘滞,易阻止气滞,不同则通,故而腹痛腹胀;肝主疏泄,全身的气机通畅有赖于肝的调节,肝失疏泄,乘而犯胃,故而恶心欲呕,肝郁日久化热,故而口苦口干[5]。我们认为,湿热中阻型的慢性胃炎应以清利湿热为主,佐以行气止痛为法,临证治疗时四诊合参,根据患者寒热属性的偏向不同对方剂进行调整,方可纠其所偏,使阴阳调和。
基于铝碳酸镁的疗效显著,并参考国内外其他学者研究慢性胃炎时B组药物的设置,故本研究将其定为对照药物。A组采用清中汤加减治疗,有效率、综合疗效及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均更优;在胃镜下表现改善方面,组间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可见清中汤加减治疗能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赵会云[6]、王东风[7]分别采用清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B组用西药常规治疗,但A组中药组成与本研究稍有不同,在研究指标方面仅探讨了药物对胃镜下表现的影响,但未对粘膜糜烂、出血、红斑等异常表现进行细分,且未采用症状评分以对比疗效,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研究立足临床实际,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药物干预慢性胃炎的疗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虽在胃镜疗效方面未显示出独特优势,但却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利湿;金铃子、玄胡疏肝泄热;法半夏、白术、茯苓燥湿健脾;香附、陈皮理气疏肝;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清利湿热,行气止痛功效。研究发现,黄连、栀子具有显著抗菌、抑酸、保护胃黏膜作用;陈皮抗炎作用显著,能改善血管通透性;白芨有收敛生肌功效,药理研究发现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达到止血目的,且具有良好的护胃作用[8]。可见本研究用药无论是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现代药理角度均有充实的理论支持。
本次研究尚存不足之处,如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疗效及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日后的研究可增加样本量,并增加以上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数值变化情况,以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
参考文献:
[1]谢晓平.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粘膜炎症程度相关性的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3):56-57.
[2]于丽,陈晶,林一帆.冬胃颗粒治疗寒凝气滞与寒凝血瘀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3):112-115.
[3]冯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感染证候、证素分布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4]张维酸,刘喜明,刘润兰,等.路志正“调升降”学术思想探源[J].中医杂志,2012,53(22):1908.
[5]江育明,张广武.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2):53.
[6]赵会云.清中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胃炎30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4,37(2):72-73.
[7]王东风.清中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胃炎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3): 463-465.
[8]刘瑞珍.辨证治疗慢性胃炎126例[J].光明中医,2012,27(12):2474-2475.
论文作者:陈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疗效论文; 胃镜论文; 湿热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症状论文; 患者论文; 碳酸镁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9月第30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