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千多年前,中外先哲们就有很多关于艺术育人的思考,庄子强调以艺术之美悟道;儒家强调以艺术之美化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经过充分的艺术教育,人便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提出过“以美辅德”的观点。艺术能给人以愉悦与享受,让人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状态。在新时代,应在德育过程中努力提升艺术境界,艺术教育中尽量渗透德育,让德育和艺术教育高效整合,取得更佳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德育 艺术教育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2-163-0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智慧民族,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德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教育工作,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让祖国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教育部于2017年8月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中多次提到艺术教育,明确指出: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程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一、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艺术教育为德育提供了直观的感知印象
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没有形象就没有美。无论是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都可以通过具体事物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描绘和音乐的演奏,让学生发挥想象而体现出来。总之,没有美的形象,就无法使人产生感知,也无法给人以情感体验。无论是音乐美术、乐理歌词或是形色画意,无论是舞蹈动作还是台词动作,都会给人们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形象。因此,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艺术教育之中,用艺术的形象性来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德育必定大有所获。
(二)艺术教育为德育创设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艺术教育中的美感直接刺激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情绪等心理能力,使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处干一种自由愉悦的状态,从而得到陶冶与净化,引发情感升华与共鸣。学生的亲身体验是教育得以升华的最主要的途径,德育工作是否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有关,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有机会获得的认知技能和理解结构以及他们作为有文化的人的种种品性。艺术教育与德育,都离不开情感的作用,因此,在德育中,通过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也们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理解,是非常实用的。
例:2019年10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校广泛教唱《我和我的祖国》,学校师生手中挥舞鲜艳的五星红旗,唱出对祖国的热爱,像一幅幅精彩感人的图画定格在师生们的心中,快闪视频拍摄结束后,师生们在操场久久不愿离开,继续高歌、拍照留影……这不仅仅弘扬了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师生的爱国情感,还教育和引导学生要懂得维护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
(三)艺术教育为德育搭建了宽广的活动平台
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艺术教育是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由此可见,活动是两者育人的共同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艺术活动中的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正是德育活动所需要的,艺术教育中的灵活性、与实践性所展现的“活”与“动”,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体现为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学生在“动”中“活”,在“活”中“动”,越“动”越“活”,越“活”越“动”,其过程与结果是学生的艺术特长得以发展,审美情感得以熏陶,思想品德的养成成为一个自然的过程,从而真正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二、德育与艺术教育有效整合的实践探索
德育过程如何达到艺术的境界,艺术教育中又怎样实施德育,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学生的认识转化为行为,把学生的言行内化为品质呢?我校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玩中悟德,在艺术游戏活动中启迪学生
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游戏。在艺术游戏活动中若能时时渗透德育,将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无论是音乐优秀欢还是绘画游戏或是舞蹈游戏,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实现。比如音乐课中的节奏接龙游戏,能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团结协作;听音辨音训练“猜猜我是谁?”能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关心爱护;“开火车接唱”则能培养学生良性的竞争意识。美术课也一样,合作添画、板画接龙,给自己的画编顺口溜、给古诗成语故事配画、撕纸拼贴成画等。这些游戏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创造一些艺术游戏活动,而讨论、研究、模仿、修改,使之成型完善的过程本身,即是学生自我个性完善的过程,而且受教育影响的程度更加深刻。
(二)以情育德,在艺术主题活动中净化心灵
我们的相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一年之中有许多有纪念和教育意义的传统节日,各地的地域特色又形成了迥异的文化。因此,把艺术主题活动与时令节日以及地城特色结合起来,是实施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如端午节到了,可让学生查询端午节的来历,了解端午节的民间风格,在了解的基础上,收集跟端午节有关的人物和事物。如收集“钟馗”“伍子胥”“屈原”“曹娥"在民间的传说、画像、古诗词;收集欣赏艺术家们创作的舞蹈、戏剧;学习临摹流传的年画、木版画;或从农民画中了解龙船的样子、查询龙船的来历;引导学生自己创作各式的龙船;学习做一做香袋、挂一挂香囊、包一包粽子....这些活动既沿袭了传统,又发扬了传统,并使学生真正在活动中体悟了“孝”“忠”“义”的历史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着力挖掘家乡的地域文化特色,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如我曾组织学生在暑假中开展“稻草人制作比赛”,要求学生“结交一位农民朋友、下一次稻田、制作一个稻草人”,旨在引导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农民、热爱生活,同时把学生假期制作的稻草人在学校里展出。一时间,这些充满艺术想象力的作品成为最热门的雕望,学生在制作稻草人、了解稻草人作用的同时,更感受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开发大脑的同时,更拥有了一双敏锐、灵巧,有力、情感丰富的小手。
(三)造景培德,在校园艺术环境中陶冶性情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打造艺术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德有工作的形象化、实效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校园艺术环境的创设,不仅要抓“外显的物质层”即硬环境,也要抓“中间的制度层”即规范和健全师生行为体系,更要抓“内在的观念层”,由此形成学校长盛不衰的凝聚力。这就要求学校整体构建、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如唱校歌会让人感受到它的乐美、形美和神美;诵校训会令人在心底涌起奋发的热情;读校史会令人领略创业的艰辛,催发学生珍惜今天的成果。另外,学校雕塑、校徽、校报、校门等造型、图案、色彩都应具有强烈的审美暗示,充分发挥它们的隐性德育效应。再如可组织学生深入校园每个角落进行观察写生。用各种生动有意义的名称为校园景点命名,“童心林”“遍地红”“艺术长廊”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艺术创造热情;组织学生为学校挑选背景音乐、活动音乐、闲暇乐曲,在试听、挑选、筛选、定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的陶治,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听,小草和我们一样正在成长。我们不打扰”“嘘, 小声点,我们在上课!”这些艺术的校园警示语的征集、比赛、公示,引领着孩子们做一个有心有情有涵养的新时代文明学生。艺术的文化环境设计,让孩子们从教材起向校园,从书本走向生活。体会一花一本,一楼一牌。一人一景、一情一景,从中性情得以培养、个性特长得以发挥。
论文作者:汤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艺术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稻草人论文; 活动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