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全教育论文,地理论文,生态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116-02
一、对中学生进行生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认知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中学生是将来社会的主人,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环境行为决定着一个时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祖国的前途,人类的未来,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一)生态安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环境是人类以及所有生物生存的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行为失范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全球气候异常、野生物种大量消亡等等。一些新问题也开始困扰着人类:白色污染、臭氧层空洞、电磁辐射、光污染、酸雨和基因污染等等。可以说,人类正在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迈向所谓的“文明”,并将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现在的青少年是未来地球的主宰者,对他们进行生态安全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为此,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要求学校对中小学生加强生态安全教育。
(二)生态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教育承担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新一代劳动者的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进入高科技、高生产力时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转变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和利用自然,建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在当今我国大力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启动现代化工程之际,正确认识青少年生态安全教育的地位,正确处理生态安全教育同素质教育的关系,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具有现代意识观念的高素质人才。
(三)生态安全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德育工作历来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是教书育人的头等大事。积极开展实践探索,把生态安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和各项活动中,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养成环保的习惯,同时进行环境美化,实施环境育人,发挥环境这一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四)生态安全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新措施
生态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端正行为规范,培养全方位的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必然要引导学生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生活环境,也势必涉及到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这对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严肃求真的科学态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安全教育应确立的几个理念
(一)“天人合一”的理念
人类与万事万物同属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处在平衡的统一体之中,具有内在的规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毁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等于毁灭了人类自己。
(二)资源有限的理念
地球上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应当爱护资源,珍惜资源,在自然系统平衡的限度内开发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
(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相互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人口过度增长,必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挤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过度开发资源,将导致资源数量锐减,甚至枯竭。破坏环境,将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甚至无法生存。人口、资源、环境中的哪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使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四)环境价值理念
对学生进行生态安全教育,重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形成一种自觉维持生存平衡的责任感,以及形成一种实现与自然和谐的强烈动机。所以,生态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向学生宣讲诸如污染环境的危险性之类的说教上,必须引导学生辨析环境伦理,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动机。
三、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渗透生态安全的基础知识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防止遭受破坏和污染,使之更好地适合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存。而环境保护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公共卫生学、地质学、海洋学、水文学、土壤学、气象学、生态学、遗传学以及环境工程等学科。环境保护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二是在产生环境污染后,做好综合治理。通过以上知识的渗透,使学生比较清楚地理解环保的基础知识。
(二)渗透生态安全的保护意识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从自然界提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破坏加剧,已使地球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地理课堂上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问题,适时地渗透在地理教学中,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京津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澳大利亚的野兔之灾等时事,这些事件最终以公害的形式或各类环境问题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又如在我国发生的非典疫情,它与生态安全的变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了解研究,让学生学会用地理学知识分析、评价这些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与对策。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沉痛教训,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强烈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环保欲望,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
(三)渗透生态安全的忧患意识
由于过度开荒造田,草原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滥捉动物以及工业生产放出的废气、废水、废物、农药、合成化合物、放射性物质对地球的破坏,许多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如大熊猫、金丝猴、褐马鸡、丹顶鹤、白鳍豚、银杉、珙垌、金钱松等种类日益减少甚至濒临绝灭,从而给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然我国森林资源的绝对量是可观的,有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森林总蓄积量居世界第八位,森林面积占世界总量的4.1%,但辽阔的国土和众多人口相比,我国却是世界上森林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也是人均占有林林蓄积量较低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为13.2%,明显低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6%的水平。我国虽然也是草地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3.9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0%,但人均草地面积仅0.33公顷,约为世界人均草地面积的1/2,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其中,沙化、碱化的草地达1.3公顷,固定沙丘复活,流沙掩埋草场,沙化面积每年都在扩大,土地沙漠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以上这些现象大多都是人为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等造成的生态失调,水土流失,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通过渗透以上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态安全的忧患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资源枯竭的危机感和强烈的责任感。
(四)渗透生态安全的法律意识
21世纪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保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因此保护生态安全已成为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态安全的教育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我国为保护生态安全,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一系列的法律,而且还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如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4月底至5月初的一周定为爱鸟周等。世界环保组织还规定了每年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6月5为世界环境日,6月25日为世界土地日,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这些知识,以树立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