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应用论文_窦若穹

论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应用论文_窦若穹

(绥化市郊农电局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电气自动化已广泛应用在电气工程中,是推动电气工程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相比于传统控制系统,电气自动化实现了更加便捷、快速的调控,确保了电气工程的安全稳定性,能够满足电气工程较高的信息化要求,发挥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依托的是电力动力知识体系,以及电脑科技,目的在于解放劳动力,提升生产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当前电气工程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项现代化生产技术,传统的自动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依靠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从而实现从依靠人力和物力向依靠动力的转变,大大地提高电气工程的生产和运行效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

1电气自动化的概念

电气自动化实际上就是计算机、通信及运行控制等先进技术的高度整合,借助相应的设备与系统,对运行进行自动控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运行控制、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等。在科技发展的促进下,电气自动化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众多行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能提供设备及系统的控制与保护功能,通过对相关信号的动态采集和处理,加上通信传输,能确保电气工程处在稳定、高效的良好运行状态。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优势

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气工程中相关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使智能化得以尽快实现。时代在向前发展,而人们对生活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已逐渐的、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为我国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建立与实现、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智能化,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生产建设等方面,都渐渐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人性化与智能化的技术,这其中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与研究,使人们生活与生产实现了真正的智能化。

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电气自动化在配网系统中的使用

首先是就地控制。就地控制技术指的是采用电压加时限进行故障检测,在电压加时限的重合器能够反复重合之后,就能对相应的故障进行隔离。就地控制的工作原理是:当馈线的故障已经达到无法挽回的状态的时候,电压加时限的重合器就不能重合在一起,这样就会出现跳闸的现象,导致企业出现暂时的断电现象,影响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了完成故障隔离工作,在使用负荷开关的时候都会设置一定的时限,一旦出现馈线故障,负荷开关就会自动关闭延时受限时间,实现故障段的安全隔离。这时再将电压加时限的重合器的合闸与开关连接起来就能恢复电路的正常运行。

其次是远程遥控。这一技术主要是借助通信手段来实现故障隔离。因此通信技术的使用是远程控制与就地控制最主要的区别。远程控制技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馈线远程终端FIU、馈线自动化控制中心、负荷开关。远程馈线终端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远程遥控技术的顺利使用,这也是远程控制技术的基础。FIU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采集开关运行状况的数据,并及时的对作业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中央的自动控制系统,对这些信息记性分析并判断,一旦判断出故障段,FIU就会立即的对线路进行远程控制,隔离故障段,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这种方式最主要的优点就是非常的及时,能够防患于未然。

3.2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是变电站的自动化。在整个电力输送过程中,变电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电力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致使变电站分布十分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对变电站进行监管则存在很大的难度。而将自动化有效运用在变电站中,使用全微机设备对变电站整个运行状况进行全程操控,人们就可以对变电站运行画面进行监视,实现远程监控。这样就能提升变电站监控能力,提升整个变电站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变电站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是电网自动化调度。电网的调度是为了保障其质量与安全,这是电网工作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在传统的电网调度工作中,其需要使用很多人力对相关参数进行收集、分析与处理,其间就会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电网调度结果不准确的现象。而将电气自动化应用在电网调度设备中,如网络监控设备、电网工作总站以及电网显示器等,能及时处理监控收集的数据,有效评估整个电网调度中的系统运行情况以及预测电力负荷。这样就能提升电网调度运行的准确性,保障电网调度安全与可靠,提升电网调度质量,增加调度人员的现代化程度,实现电网安全运行的目的。

最后是与继电保护装置的融合。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当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传出警示的信号,并且对线路进行切断的一种装置。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容易发生拒动以及误动的现象,可以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有效的控制电气系统中的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还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即使继电保护装置是长时间的带电工作,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电气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融合运用,可以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在第一时间内做出连续的反映,比如当电气设备或者线路出现过载或者短路的现象,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立即将与之相连的线路进行切断,通过报告一些危险的信号,对故障进行报告。由于继电保护装置在电气系统中是起预防作用的,因此真正发挥作用的机会并不多。继电保护装置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即拒动以及误动。

3.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在电气工程管理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充分体现了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一过程中注重对编程的调试。不仅要采集流量、温度及压力等等数据,还要对于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检测,发挥其输出控制功能以及技术处理功能,使得设备的维护量和投资额大幅度降低,有效地保证了设备管理及控制的精度和温度性。对于电气工程管理而言,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地遏制可能出现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情况。

4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4.1智能化、高效化

电气自动化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以太网传输速率的提高,很多设备生产厂家为满足市场需求,都在积极研究设备智能化,以PLC的故障检测智能模块为例,该模块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系统安全性。

4.2标准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结构设计上的通用化与统一性,极大地简化了自动化产品从设计、安装、调试到维护和运行的诸多环节的难度,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4.3创新化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ERP 系统集成管理理念进入人们的视线,ERP系统集成管理实现了对系统信息数据的有效收集和整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创新性。

5结束语

总之,电气工程的发展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电气自动化的水平又是现代化生产水平的重要体现。电气自动化不但支撑着现代电气工程的发展,更是一切工业发展的原动力。近几年,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发展还相对落后,技术发展水平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为了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步伐跟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要积极发展和创新电气工程化自动技术,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要重视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并且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之中。

参考文献:

[1]马银洁.基于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7,15(2):318-319.

[2]彭利.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6):46~47

论文作者:窦若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论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应用论文_窦若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