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择问题的哲学思考_活动理论论文

关于选择问题的哲学思考_活动理论论文

关于选择问题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们对选择问题的关注总是和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相联系的,而前者常常是后者在理论上的投影和回声。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人的主体力量得以不断扩展和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得以更大提高和巩固,作为主体的人的选择问题自然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迄今为止的各种选择理论中,有两个方面的进展值得我们注意:第一、选择理论已突破了狭隘的伦理领域而进入了和人的一切活动相关的人的存在领域;第二,关于自由选择问题的争论已突破了纯粹精神意志领域而进入了人的实践行为领域。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尽管选择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选择问题本身相当复杂以及人们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出发点不同,方法各异,致使人们在“选择的根据”,“选择与环境”,“选择的关键”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仍然存在着理解上的分歧和理论上的混乱。为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拟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就选择问题作一点哲学上的探索。

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我们首先对“选择”概念作一个简要的说明。在常见的工具书中,选择概念通常有二层含义。一:选择是被作为一个伦理学范畴来使用的,其含义是指人们“对是或非、善或恶、好与坏的取舍行为”[①]。其二:选择是指“哲学中对自由意志命题的一种推论,即自动地采取几种可能行动中的一种的能力或完全避免行动的能力。”[②]在我们看来,选择概念的这两种规定尽管都有历史的根据,但均有局限性。首先,选择虽与人的伦理行为有关,但已远远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围而与人的整个活动联在一起;其次,选择不仅和自由意志相关,更重要的是和人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仅仅从自由意志的角度去理解它,是难以对选择的本质予以揭示的。

我们认为,从哲学的角度看,选择是反映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根据其自身的存在现状、目的需要、价值尺度对依主体活动而存在的事物的多种可能性关系进行分析、比较、抉择的行为过程。它是主体积极能动,自觉自由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这种本质力量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过程中,既存在于人的思维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存在于人的实践行为方式中。对选择的这种理解,是我们论述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并没有就人的自由选择问题作过专门全面的系统论述,然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尤其是他们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学说,通过对人的社会实践本质的肯定,对人与动物的区别的说明,对人与环境关系、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辩证理解,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肯定了人的积极能动的选择能力以及人能够在现实的历史前提下能动地创造世界和自身。这就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的自由选择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和认识方法。

马克思在肯定人的社会实践本质的时候指出,人的活动是一种感性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对象化的活动使人能扬弃单纯的自然存在,超越动物与自然的狭隘关系,从而自觉地把自身与自然区别开来。正是这种对象化活动,造就了人的主体地位并使之具有自由能动的本质。据此,我们想要说明的便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正是人能够进行选择的最主要最核心的根据。

从广义上讲,人的对象化活动是包括人与外部自然和社会,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一切行动。对象化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运用自己所具有的力量以观念的形式和物质的形式来把握和改造对象客体,并使这种力量凝聚和体现在作为活动产品的自然对象之上,使主体有效的能力变为客体的属性。由此,主体活动的能动性获得了它的对象性形式,人的本质体现在被改造的新的对象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不仅是赋予客体以主体性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以这种对象化的方式来发展,塑造自身、使自身对象化的过程。

对象性活动,无论是人的认识活动或是实践活动,都是以主体和客体的共同存在为前提的。但是,这里的客体对象不是任意的,也不能自然主义地从纯粹自然的意义上,从单纯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在此,客体和物质、物质世界、客观实在范畴是不等同的。尽管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可能成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客体,但这只能通过一个无限的发展的过程来实现。而在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代和阶段,主体处于怎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怎样的具体需要、本性和本质力量,受到怎样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与之相适应,他们也就从外部世界的存在中选择和确定认识和改造的客体。马克思曾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③]。这段话实际说明了外部客观存在的事物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客体,是由该事物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本质力量的性质两方面的具体关系规定的。由于外部事物及具属性是一种极其丰富多样的客观存在,要使这种客观存在成为主体有意义的客体,更主要取决于主体的本质力量活动所及的程度和范围,取决于建立在主体认识和实践能力基础上的选择。由此可见,进入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客体,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主体通过对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选择之后来“确立”的。

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的。目的是反映主体需要的观念形式。作为主体的人总是处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中因而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现实的需要,并且把自身的这种需要提炼上升为活动的目的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目的规定了认识过程的方向,决定了对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体的选择。主体不仅根据自身的目的和需要来选择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体,而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还必须对主体活动的工具、主体活动的方式、活动采用的手段、活动的时空范围进行选择。目的实现总是和这些选择分不开的。越是成功的科学的选择,越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当然,选择所体现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在主体对客体的某一种或几种具体关系中,而是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复杂多样的关系中。人的活动的多样性,构成了主客体关系的丰富性、层次性、多向性。这些关系有求真的、审美的、经济的、伦理的……,在处理所有这些关系中,主体的活动都包含了选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的活动所以具有自觉能动的性质,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而且这种活动是一种选择性的活动。选择性活动说明人的活动不是抽象的、任意的,而是在人与现实的关系中,依据人与对象的各种关系而有目的的,自觉地加以选择来进行的。人的活动不是按照一种规定或指向,简单地遵从一种模式或一条道路,被先验地决定了的,而是在多种目的、需要、手段、对象特性的现实存在中,在各种关系的交叉叠合中,经过主体的积极自觉的选择来进行的。人的选择性活动说明,作为主体活动的对象、内容、目的、方式、手段都不是固定的、机械的、僵化的,其中每一环都显示出人的积极能动的力量,都闪现着人的自由本质。因此,肯定和承认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肯定人的活动是一种对象化活动,肯定人是按内在和外在两个尺度来把握认识和改造客体,也就必然要肯定人的活动是一种选择性活动。

二、选择与环境

肯定人的活动是一种选择活动,肯定人具有自由能动的选择能力,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是在没有任何历史和现实的前提条件下随心所欲地选择,并不意味着选择可以不受社会存在及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因此,怎样理解选择与客观环境的关系问题,是选择理论的一个难点。法国的旧唯物论者和德国古典唯心论者在对待环境的态度上各自得出了两种极端片面性的结论,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和他们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以他们所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既肯定人的活动离不开历史和现实的前提,肯定这些物质前提制约和影响着人的活动,同时,又肯定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积极能动的自由性质,肯定人能够在这些社会存在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中能动地表现自己,运用主体的力量去创造历史,从而辩证地解决了人和环境的关系并且为正确地理解人的选择和环境的提供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合,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因此,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④]。对于这些经典的论述,我们是非常熟悉的,也是很少有人持异议的。但对于这些论述的理解,我们常常流于简单化,即把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看成平行的、并列的、对应的,从而使我们陷入理论上的迷津,导致逻辑上一个纠缠不清的怪圈:即好象人怎样活动选择及发展皆由环境来决定,而环境的改变又取决于人的活动,似乎人既是消极的,又是积极的。在我们看来,人的活动离不开环境和既定的历史条件,必须以此为根据和前提,人的活动必然受到这些根据和前提的存在状况的限制,这点是必须肯定的,环境对人的作用正是体现在这里。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第一,这种制约和限定并不是对人的积极能动本质力量的一种否定,而只是对主观随意性的否定。这种制约和限定无非是讲人的活动不能没有一定的物质前提和条件,不能没有根据地进行。第二,这种制约和限定并不决定人们的现实的活动舞台,即我们不能把环境和历史前提与人的活动舞台等量齐观或看作是一回事。历史前提、环境条件是既定的,它们是上一代人活动的结果,但却并不是人们直接的现成的客体对象,也不就是人们活动的舞台。准确地说,它们只是为人的现实活动舞台的建构提供了种种材料(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关系的)。而要使这些历史材料成为人的活动舞台,成为主体赖以活动的场所,同样需要经过主体的选择。只有在经过主体的筛选、取舍之后的那些历史条件和材料,才现实地构成人的活动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活动的历史舞台是和人的活动“共生”的,是多变的、弹性的,而不是被给予的。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把人在历史中的位置和作用非常深刻形象地比喻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这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好比一出浩大的有着内在剧情的历史长剧,而人们自己一方面是按照一定的剧情——客观的社会规律和历史规定性去展开其活动,充当剧中人物的角色;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能动的实践行为,编制着这部不断延续的长剧,充当剧作者的角色。然而,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许多人并未真正体味出这个思想的深刻含义。在大多数情况下,主体的人只被看成了“剧中人”。可以这么说,人们对作为主体的人的身份的片面理解,正是导致人们对选择与环境关系的模糊认识的根源。

实际上,环境及历史前提条件的制约并不能直接决定人的具体活动的行为方式本身。环境条件对人的作用表现在它规定和提供了人的现实生活得以进行的基本依据,但却不能理解为对人的具体行为方式的规定,不能解释为人的行动只是对环境条件的消极反应,且只有一种行为方式而没有选择的余地。人的具体行为方式是由人通过选择来确定的。对于人的活动来说,环境始终是被动的,它们不给人发出任何指令,从不规定人如何去行动。因此,环境条件与人的行为选择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相互作用,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在完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主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行为这一现象。

弄清选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我们不能以“环境使然”和“身不由已”为借口,把人应负的责任推诿给环境和社会条件。而应清醒认识到,人应该也只能由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负责,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来迎接各种挑战。

三、选择的关键

选择是属人的行为活动,是人特有的积极能动的自由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选择过程本身离不开主客体的共同作用。离开了主体,无所谓选择;而离开了一定的历史前提、现实环境以及与主体相关联的各种可能性关系,选择也就将失去其根据。因此,从逻辑上讲,主客体双方对于选择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然而,这并不能理解为它们对于选择的作用是完全等同的。我们认为并将说明:在选择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作为选择者的主体——现实活动中的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选择空间(即选择场——它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范围的大小,是由客体状态所决定的。客观条件如何,环境的优劣,决定了主体选择空间的大小及选择可能性的多少。我们不否认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是,这种观点之不足在于:它仅仅从客体方面来考虑选择空间的大小,把选择空间看作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某种定在,这就使得选择空间带有某种先验的抽象性质。它无法说明在客观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同的主体其选择空间会截然不同。

我们认为,各种历史条件、客观事物虽然对主体选择空间的形成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由于这些客观条件并不就等同于人的选择空间范围,因而这种约束作用并不直接决定和规定选择场的大小。实际上,选择空间的大小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内化”处理才得以确立。构成选择空间的各种可能性及选择对象并不能离开主体而孤立存在。它们之作为特定的现实的主体的“定在”,是由现实的具体的主体所确立的。离开了主体的存在状况,选择空间就是抽象的,非现实的。因此,选择空间及对象并不是凝固静止、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主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选择空间是一种弹性的“活结构”,是直接依主体状况而转移的。在此,主体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活动所及的程度和范围是关键的因素。

我们将上述观点表述为这样一种正比关系:主体的能力越强、素质越高,其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大,反之则反。大量的经验事实表明,主体的能力越强,素质越高,就越能突破历史环境条件对主体的限制,越能在更广阔的时空中与客观事物发生多方面的联系,建立起越是丰富多样的各种可能性关系,越能更有效地把握和作用客体。

肯定选择空间与主体的紧密联系,这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发展、完善主体自身的重要性。从素质方面讲,人的素质主要由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三个方面构成。相比较而言,主体的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最为主要。社会素质主要是指主体所具有的各种经历、经验以及处理各种具体社会关系的能力的总合。在选择中,人的社会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历广博的人在面临各种复杂困难的选择情况下,可以凭借直接间接的经验及各类信息,对形势和机遇作冷静、清醒的分析、比较,然后作出合理有效的选择。同时,由于现实中的人,总是处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主体的选择总是伴随着某种处理各种关系的作用,因此,能否正确地认识、把握和处理各种关系直接影响到主体的选择及选择的结果。主体的精神素质则主要包括思想境界、文化教养、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等。精神素质对于主体在选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则较前二者更为重要和明显。它是主体内在尺度的核心,尤其在选择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我们更可以感觉到精神素质的巨大作用。然而,无论是社会素质,或是精神素质,都不是与生俱来或者是纯粹自然形成的。它们的提高,需要精心的培养和自觉的完善。所以,有关选择的理论话题就转换成了一个相当严肃且不容回避的实践话题。

最后,我们想说明一点的是:我们讲如何选择取决于主体,并不是说主体可以随意选择,可以凭主观意志想怎么选就怎么择。主体的选择不仅受到客观外部条件的制约,也受到主体自身存在状况的限制。因此,我们所讲的“选择的关键在人”以及“如何选择取决于人”是与存在主义的无条件自由选择论的观点是绝不相同的。

注释: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册,第724页。

[②]同上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

标签:;  ;  ;  ;  ;  

关于选择问题的哲学思考_活动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