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中职学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曲正波
(辽宁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辽宁 本溪)
摘 要: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将中职学校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为三大模块、五大项目,拟定出详细的改革方案并付诸实践,提出课程体系改革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引领了新思维、挖掘出新空间。国务院2019年1月24日成文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一,我校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下面笔者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谈谈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我校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改革及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 创新课改方案,设计特色项目
(一) 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的要求,结合辽宁省近期的用工需求,我校在机电技术、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汽车维修、信息技术等五大支柱专业基础上,新增了机械加工、物联网技术、平面设计、焊接技术、钳工技术等专业。根据职业学校各专业的教学标准,结合市场需求及专业培养目标,我校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将学校的各专业的课程均设置为三大模块、五大项目。同时遵循“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1]的原则,设计改革方案,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 课程体系改革总体方案(以机电专业为例)
1.职业文化素养模块。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要求,职业文化素养模块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德育、体育等。该模块的教学设置贯穿于四个学期内完成,除为专业服务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终身教育服务[2]。
2.专业核心模块。以项目教学为主体,设计的教学项目中要涵盖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数控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基础实训项目等课程。该模块将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内完成。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大类中较通用的共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满足本专业所必须达到的专业能力要求[3]。同时完成相应的技能考证,如车工证、钳工证、电工证等,为岗位群服务。见表1。
1.1.1本次调查病例的纳入标准为 (1)经诊断均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病历资料完整;(3)无严重语言功能障碍患者;(4)无精神病史以及药物过敏的患者。
1.校内开放性实训基地
本节构建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同时借助于室内试验成果,模拟了速凝类浆液在倾斜裂隙中的浆液扩散特征及压力分布规律,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2.校外拓展性实训基地
表1 专业核心模块
表2 专业方向模块
二 协调各方力量,优化课程体系
开发绿色实验,对于强电专业、机加专业及汽修专业一些比较危险的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制作出高仿真动画,将危险实验现象逼真地模拟出来,以减少危险实验给学生可能带来的伤害。在课改期间,我们购置了仿真焊机、仿真机器人、PLC仿真操作实验台、机床故障维修仿真实验台、数控仿真加工等设备。同时,我校的虚拟制造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构建成虚实一体的仿真机床拆装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时,进入虚拟工厂、走进虚拟车间,完成虚拟仿真的拆装实训,有如身临其境之感。由此,即较好地完成了实训任务,又节约了实训场地、降低实训成本,大大减少了实训的危险性,提高了实训效果。
三 绿色实训理念,提高实训效率
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重在实践,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扩大学生实践机会。
(一) 开设仿真课堂,模拟生产场景
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教材改革至关重要。为配合学校整体课改,学校协调各科室力量,组建了课改项目工作组,专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骨干教师,配合教务处,编写教学标准、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整合项目教材,优化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时应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以项目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以突出实践操作为目的,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贯穿始终。专门化方向课程教材应化零为整,将项目任务中所需专业知识内容整合为一,并融入实际案例,将专业应用知识融和贯穿,形成一个专门化体系。该教材除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外,将重点放在常见的、实用的、典型的工程案例以及典型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独立应对能力。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按各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将小产品的制作与开发都融入到具体实施的内容之中,使每个工作任务都尽可能的完成一款教学产品的制作或实践技能的掌握,让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实践操作而展开。实践表明,这样的教材改革使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 节约实训耗材,培养环保意识
对于课改中的实训环节,我们时刻遵循安全第一、合理布局、功能性强、节能环保、人性化、智能化的绿色实训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绿色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及合作意识,制定详细规范的实训室管理制度,着重强调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耗材使用原则和使用数量,并使学生养成耗材回收、尽量重复使用的良好习惯,以达到节约实训耗材、提高实训耗材利用率的目的[5]。
四 开放实训基地,拓展教学功能
项目教学改革将课堂移至实训室,大部分教学内容将在实训室完成,由此,我们提出绿色实训理念,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实训教学中,不但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尽量采用模拟仿真实训设备及环境,在实训教学中,也尽可能地进行仿真操作,以减少实训耗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考虑对实训垃圾的回收及再利用。
(一) 利用废旧资源,构建体验中心
我校自建校时起,每年都要购置很多仪器设备用于教学、实训及生产。日积月累,设备资源优势便显现出来。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各种仪器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导致了大量的陈旧设备积压、闲置。为此,学校在对本地区高、中、小学及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认证,将这些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废物”,变“废”为宝,构建辽宁省唯一一所中职学校职业体验中心。该体验中心由“电工电子”“机电技术”“数控加工”“汽车驾驶”“信息技术”等五部分组成,在融合岗位性、真实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中职生心理、生理特点,并涵盖高中、初中、小学三个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要求的项目设计内容的职业体验项目。这些体验项目在设计与研发过程中均以项目教学为核心、以教学产品为依托、以产品流程设计为主线,将每一个体验项目都按照生产流程来操作做,使体验者有身临企业环境之感。学生在体验中心进行各种职业体验,即能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又能提高职业认知度,拓展了教学功能。
(二) 构建实训基地,服务区域经济
3.专业方向课模块。结合学生职业倾向,完成定向职业培训。主要涵盖“机械装配工艺与技能”“机床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与维修”“电工技术”“电机故障与维修”等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项目化课程。该模块将在第四学期内完成,并完成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某个岗位的主要职业能力,达到某个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见表2。
从项目一到项目五,每一个项目都有“项目计划”“项目要求”“项目目标”“项目内容”“参考学时”“设计思路”“实施建议”“评价标准”“教学条件”“技能要求”等。对于项目之中的较复杂的典型产品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如单级齿轮减速器可以分解为箱体、轴、轴承、平键、销、齿轮、螺栓、螺母等八个子任务来完成。每一个任务或子任务都要制定详细的任务指导书,在各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信息收集”“制定计划”“任务实施”“教学检查”“任务评价”等五个环节。项目产品不必与实际产品完全一致,只要使产品或服务项目的加工制作过程、工艺、质量、精度及可靠性达到要求即可,以达到“工作过程和企业生产相衔接,模拟操作与真实场景相一致,项目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4]的教学目的。
我校现有校内实习工厂一座,厂内有车床、磨床、刨床、铣床、钻床等40余台,一直对外承揽加工业务。另外,我校建有“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实训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等实训中心,还有“智能超市”“智能家居”“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驾驶”“物联网技术”等新技术实训室,共有设备4000余台套,2012年以来,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在原有实习工厂及实训中心的基础上,申请建立了机电、电子、数控三个支柱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可实现从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全过程。2016年,由本溪市教育局牵头、人社局扶持,在我校建立了“机电工程学校开放性生产实训基地”以及“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这些实训基地将集产品研发、设计、制作及生产为一体,覆盖多门学科及专业,每一道工序至少对应一项技能训练,每一项训练都有相应的训练大纲、完整的作业标准。同时,在产品的设计、制作及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及基础差异,形成分层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并体现职业岗位的分层需求[6],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实现角色转换,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10月下旬,第一批10省/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完成并反馈,10省/区均存在问题,措辞严厉的如:河北表面整改问题“较为突出”、河南敷衍整改问题“比较明显”、宁夏假装整改问题“比较严重”。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挂号流程的优化,使“诊前、诊中、诊后”服务整合改革轻松了很多。据介绍,门诊患者服务中心整合诊前导诊服务、诊中一站式开放性服务窗口与诊后延续护理服务功能,对导医咨询、巡视、热线电话、证明盖章、双向转诊、医患沟通与投诉受理、延续护理等服务功能进行有效整合,使门诊患者中心的服务始终贯穿患者整个就诊过程。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校在北京、上海、青岛、大连、沈阳等地与一些企业构成产教合作关系,为我校提供订单式、工学交替式、顶岗实习式、见习培训式以及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
课程实验一般开学初制定好实验计划表,实验室是按计划进行相关实验的,平时不开放,按教学进度集中在某段时间实验,排得比较满,一个班接一个班。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按时完成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由老师直接检查解决,实验老师人数多、老师能力强,实验做得就有保障。对于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有学生问,老师才尽力讲解或先解决事后再解释,否则有可能影响后面的学生做实验,这样使得实验虽然做了,但达不到实验教学应有的效果。
五 共享资源平台,面向社会服务
课程改革实施一个阶段后,我们借助校园网数字平台,开辟远程教学平台,将教学项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步骤以及教学产品等以课件动画形式上网,从而实现网络共享。学生只要注册即可登陆平台,与其他老师同学相互交流学习,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法,还可下载网络资源,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建立远程教学反馈平台既可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又可辐射学校的优质资源,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总之,课程体系改革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改革是迫切的、急需的,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路与实践[DB/OL].(2008-10-18).http://www.doc88.com/p-39731774973.html.
[2]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赵迪芳.中职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J] .教育与职业,2009(3):116-118.
[5] 于凤丽.浅谈职业院校实训教学中的绿色理念[J] .中国科技博览,2015(42):256-256.
[6] 唐冬生.“教学做合一”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33):154-155.
[7] 张莉.浅谈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4(20):41-42.
本文引用格式: 曲正波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中职学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75):214-216+23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5.077
作者简介: 曲正波,男,汉族,辽宁本溪人,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高级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标签:五大发展理念论文; 课程体系论文; 改革实践论文; 辽宁省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