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陈津

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陈津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安云乡中心学校 635791)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然而,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难点,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一直是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作者在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并简要介绍了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有效途径

计算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本数学能力和重要基础。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计算比例非常大,学生计算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从小学生的日常培训入手,进行认真,严格的培训。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帮助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计算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周围的所有新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时,他们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沟通和沟通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牢牢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善于营造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之中学习数学,锻炼计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数学课堂,从而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之中锻炼数学技巧,提升数学计算能力。例如,可以采取限时口算、听算和分组竞赛的形式开展数学计算练习,在班级范围内构建一种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数学能力,这样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知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讲解一些数学小故事,或者列举一些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迹来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二、注重训练学生口算能力

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加强学生的口语计算能力。原因是学生的口语计算能力是他们计算和估计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只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口语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评估进度,提高准确率。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计算能力。第一,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和传授正确的口算方法。举例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根据数字组成规律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较易掌握口算技巧的切入点,并且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口算能力。此外,教师亦可以结合乘法分配率等数学规律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第二,教师必须采取系统性的训练,以便使学生的口算技巧得以夯实。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假分数、带分数的互化,求较小的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一些计量单位的进率,1~9各数乘以π(3.14)的值。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长此以往枯燥地练习也不是办法,适当地开展一些趣味性的、竞争性的、有奖励措施的训练也非常必要。针对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性差的特点,可有意设计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口算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开展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像心算、速算、开火车、夺红旗、爬阶梯、集体赛、个别赛等,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还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陶冶情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算理知识的讲解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使学生在正确理解算术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技能。新课程标准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只有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才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了解如何计算,并了解采用这种计算方法的原因。我在为学生讲解“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内容时,注重帮助学生领会以下内容:(1)在讲解13×32的计算方式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这个算式的直观图示,使学生领会了该算式实则是对13个32进行求和,因此可以对13进行分解,将之分解为3+10的形式,其后先进行3个32相加的计算,再进行10个32相加的计算,最后将两次得出的结果进行相加,得出了13×32的结果。教师亦可以换个角度使学生加以领会,如将13×32视为(20-7)×32,先计算20个32的和,其后计算7个32的和,最后用前一个和减去后一个和,便得出最终结果。教师借助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乘法的同时,一并复习了加减法计算知识,使学生实现了计算技巧的融会贯通。此外,教师应当强调学生在计算时必须注意数位置问题,即个位与十位的位置问题,以免出现计算错误。

四、培养良好计算习惯,提高计算准确率

在数学计算过程中,计算习惯尤为重要,一个好习惯可以保证学生高度的数学准确性。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数学教育中,计算是基础,发展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提高数学素养的必然要求。因此,学生应当养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良好习惯: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只有建立起这些良好的书写习惯,那么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之路才会更加顺畅和高效。首先是认真审题,在进行数学计算之前,必须要看清数字,同时要看清楚运算符号,防止把加看成减,也防止把69看成96,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做题正确率。其次是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演算的习惯,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题,不能够仅仅靠心算,而是应当靠手算,要不急不躁、冷静思考,在草稿纸上认真地演算。第三,必须要培养学生养成细心检查的习惯,当做完一道数学题之后,必须要细心检查,很多学生并不能够做到一次就把题做对,而做题之后的检查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一些错误,提高做题正确率。检查验算是计算的必要环节,要检查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有差错和抄漏的现象,同时要检查计算过程是否标准,结果是否写错,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验算和纠错的良好习惯。

五、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未来学习和教学的基础,将计算应用于实践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佩.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27)

[2]林新华,钟业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3)

[3]王立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0):197.

[4]蓝冬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的能力[J].中华少年,2016(36):213.

[5]李小琴.强化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01):127.

论文作者:陈津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论文_陈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