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_经济论文

长江三角洲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_经济论文

长江三角洲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未来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经济发展扑朔迷离。深入探讨与正确把握国际、国内与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十五”规划极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长江三角洲未来经济发展的五大趋势。

一、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引发了全国范围内横向经济联系的加强和发展。通过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和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组织,促进了资源、信息等市场要素的合理流动。同时,对长江三角洲打破条块分割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专业化协作和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区域经济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长江三角洲未来经济一体化将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发展:一是继续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利用地区间经济上及资源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从而实现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二是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兼并与重组,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企业集团,实现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生产;三是在目前建立商贸和旅游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地区间的联合,建立区域经济联合机构,对长江三角洲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

二、经济结构全面调整

1、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中心的经济结构调整

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中心的经济结构调整,核心是经济结构的知识化调整,即在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逐步加大知识的比重。它主要包括对传统产业的全面知识化改造和向高新技术转移两个方面。经济结构调整是长江三角洲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

未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将朝以下几个方向进行:一是对供过于求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行业和商品,要坚决实行限产压库,避免无效劳动和资源的浪费;二是实行资产重组,推动资本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品、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扩大经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为产业调整创造组织条件;三是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纺织业将主要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更新产品,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四是将产业调整与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推进产业的高科技化和高科技的产业化,不仅要在现有产业中采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产业的高科技含量,而且要努力发展一批高科技产业,如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环境保护等,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的整体创新和知识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以加入WTO为中心的经济结构调整

从目前的形势发展来看,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十五”期间,我国将根据与各成员国达成的双边协议,逐步对外开放。因此,以加入WTO为中心,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调整。目前,要全面分析加入WTO对其的影响还很困难。但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如纺织和服装行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农业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部门,如汽车、仪表、电信、金融、保险、棉花、小麦等,将受到较大的冲击。所以,如何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使长江三角洲企业在保护期内尽快提高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的课题。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高度化

总的来说,目前长江三角洲的15个城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降低,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如表一(本页下)所示:

从三大产业结构增长变化趋势可以发现,未来长江三角洲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呈现大幅度提高的趋势,而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将呈继续下降趋势,产业结构进一步高度化。

四、高科技产业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教育最发达和人才素质最高的地区,科研和创新都比较活跃。但也应该看到,长江三角洲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换率非常低,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20%—2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没有体现出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十五”期间,长江三角洲将不断通过市场交换,不断渗透扩散,成功地实现商业应用,使高新技术形成显性生产力,并逐渐成长为产业群,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目前,上海、宁波、扬州、南通、泰州等市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未来发展重点(见本页表二)。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长江三角洲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五、旅游业将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据世界旅游组织近期发表的报告称,下世纪旅游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预测中国将于2020年左右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旅游热点。根据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人均收入达到500—8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在国内旅游的动机。1998年,全国人均GDP接近700美元,而沿海一带已超过1000美元,上海在2000年将超过4000美元。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旅游将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同时,由于休闲娱乐、环境保护和回归自然等意识的增强,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此外,为了扩大内需,国家进一步制定了向旅游业倾斜的有关政策,也将促进旅游消费。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风景区。目前,杭州、无锡、舟山、苏州、湖州、镇江等市已经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十五”期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加入WTO和对外联系的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将成为推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表一 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三产”结构总体比重

年份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

19969.22 54.51

36.27 100.00

19978.29 53.82

37.89 100.00

19987.29 52.94

39.77 100.00

表二 长江三角洲若干城市高科技发展重点

城市 上海

宁波扬州南通 泰州

高科技发

电子信息、生电子信息、机

电子信息新材料、精

电子信息、

展重点 物基因工程、电一体化、生

细化工、电

新材料、环

新材料 物医药、节能

子元器件 保、电工、

与环保 生物

撰文 唐元虎 刘红

标签:;  ;  

长江三角洲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