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实施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得失_新自由主义论文

阿根廷实施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得失_新自由主义论文

阿根廷推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得与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根廷论文,自由主义论文,模式论文,得与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是拉美国家在80年代中后期以来推行的各种经济改革政策的统称,其内容包括缩小政府规模,压缩政府开支,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对外开放,推动贸易、投资等的自由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推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拉美国家中,阿根廷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

80年代末期,阿根廷经济陷入危机,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失控,经济严重停滞和倒退。阿方辛政府无力扭转局面,不得不辞职。梅内姆政府上台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开始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政策,其主要内容是:

(一)实施固定汇率制和货币紧缩政策,抑制通货膨胀。阿根廷自1991年4月1日起实行“兑换计划”,规定阿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1比索等于1美元,中央银行必须用同等数额的黄金或外汇支持每一个比索的流通,一个比索任何时候都能自由兑换一个美元。政府如无新的美元和黄金储备作保证,不能再印发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这促使政府采取谨慎的货币、财政政策。

(二)缩减政府规模,减少国家干预;削减公共开支,压缩预算赤字。梅内姆总统于1991年颁布了包括外贸、财政、工资和精简机构等120项经济自由化政策,削减了30多万公务员。他宣称,“从今天起,我们斩断了一个令人窒息、专横武断的国家之手。”主张国家不再干预经济,缩小政府的行政职能范围。政府的许多权力都被下放到省里。1995年11月,阿进一步推进激进的行政改革,估计至少有2万名公职人员被解雇。通过改革,阿的公共开支锐减,从1989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6%下降到1995年的27%。财政赤字得到控制,并在改革的最初几年基本实现了财政的收支平衡。

(三)全面推行私有化。梅内姆政府上台以来,已先后将最重要的国有企业,如铁路、航空、电话、广播和电视台、水电、钢铁公司、金融、能源等部门私有化。阿最大的拥有约70亿美元资产的国有企业石油矿藏管理局也实行了私有化。梅内姆表示,政府只负责教育、公共卫生、司法和安全四个部门,其他部门都改由私营部门经营。

(四)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以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取代进口替代模式,推进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自由化,发展外向型经济。阿根廷长期实行较为封闭的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梅内姆认为这种模式已成为阿经济发展的羁绊,他要求人们必须放弃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的旧观念,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降低关税,取消一切非关税壁垒,彻底开放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采取优惠措施,大力引进外资。阿还放宽证券交易所活动规定,实现了证券交易所活动制度自由化,大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开放度。

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梅内姆政府所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政策既是一项应付和摆脱危机、实现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计划,同时也是一项长远的经济改造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把阿根廷经济按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进行改造。客观上讲,它在许多方面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潮流,有其相应的积极意义;它的许多政策措施对帮助阿根廷摆脱经济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的消极方面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加剧了阿的各种社会问题,而且其最终结果有可能导致阿经济附属于国际垄断资本,丧失阿的经济独立性。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够在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得到推行,既是这些国家的内部因素使然,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全球推广其“自由市场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阿根廷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政策的实践看,在最初阶段,这一发展模式收到了一些较显著的成效。阿根廷也同墨西哥一起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样板。(一)恶性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宏观经济环境趋于相对稳定。通货膨胀率1989年还是4900%多,1990年则降为1344%,1991年84%,1992年17.5%,1994年1.6%,1995年6月至1996年6月的12个月中为零。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实现收支基本平衡,1992年财政收支曾出现盈余。

(二)经济出现高速增长,并显示出一定的增长潜力。1991—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三)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每年吸收的外资近100亿美元;外汇储备猛增,从1989年底的38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底的179亿美元;外贸也大幅度上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发展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后,阿根廷也深受其害,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各种后果更加暴露无遗。

(一)进一步加剧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但阿根廷高达18%的失业率(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之前不到10%)却与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阿在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过程中,大批职工被辞退。如石油矿藏管理局过去有5.5万名职工,现在只有0.5万名。单是1994—1995年8月,阿原先的国有企业就解雇了30万工人。因缩小国家职能,精简机构,大批公职人员也被裁减掉。

(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程度和社会的贫困化程度,两极分化问题更加突出,社会稳定受到影响。极少数的大财团、大企业从私有化进程中获得很大收益。私有化完成后,他们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程度提高了。阿两家最大的钢铁公司控制着国家80%的钢铁生产,4家最大的食品企业占了整个食品业生产的90%。这几年来,10%最富的人收入增长了5%,而10%最穷的人收入却下降了3—4%。1974年10%最富的人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28%,而到了1995年这一比例则达到35.7%。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政策后,政府不再保护就业,不再维持基本工资,这些完全由市场来控制,导致新的贫困人口不断增加,1995年的前10个月,阿的贫困人口就增加了50万。这种现象引起社会中下层人士的极大不满,仅在今年下半年就已爆发两次全国性的大罢工。

(三)民族工业受到严重冲击,广大中小企业处境艰难。阿实行激进的对外开放措施,在对民族工业缺乏必要保护的情况下全面放开市场,许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随之被冲垮。由于实行固定汇率制,比索币值被高估,即使有些竞争力的本国产品,其国际竞争力也被大大削弱,外国消费品大量涌进,沉重打击了民族工业。广大中小企业在竞争中更是处于明显的劣势。1995年,阿经济出现衰退,总共倒闭了2062家企业。1996年头8个月,又有1688家企业破产和倒闭,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

(四)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资,国民经济的脆弱性明显。阿国内资金积累率低,国内投资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0%。外资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涌入阿的大部分外资又是短期性投机外资,只有6—10%属于生产性投资,其余的则多滞留在证券市场上追逐股票券债带来的高额投机利润。这些投资不仅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而且实际上也制约了阿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削弱了阿的经济自主性。1994年墨金融危机爆发后,阿根廷也发生外资大量抽逃现象。短短的几个月内,短期投机资本就抽逃了80多亿美元,使阿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出现大的波动,经济很快出现萎缩,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4.4%。

1995年以来,阿国内反对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声音不断增大,但国内的反对派尽管对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提出了种种批评,却没能提供比较成熟的替代方案。近一段时期阿经济出现好转迹象,梅内姆政府表示对摆脱危机抱有信心。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阿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政策还将继续下去,当然,其中的许多具体政策措施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调整。

标签:;  ;  ;  ;  ;  

阿根廷实施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得失_新自由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