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不断加快,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但是,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因为工程项目设计年代以及雨水处理能力与实际所在地不符等原因,许多城市地区出现了内涝现象,并且有些地区较为频繁。内涝现象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严重时还会造成一些城市设施无法使用。针对这一现象,有关研究学者提出“海绵城市”的先进治理理念,这种先进处理理念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内涝现象,确保市政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运用
一、海绵城市理念简述
海绵城市理念下可以形象的将城市理解为一块海绵体,利用海绵吸水的特性,将城市中多余的降水量进行收集、存储,同时海绵城市理念还可以对城市中各区域功能进行合理的分配,通过利用具有较好吸水性能的介质作为吸水材料,体现出海绵的特性,将这些吸水载体合理的设置在城市中的人口稠密地区、娱乐休闲区域等人员聚集地当中,将载体的吸水、存水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并加以循环利用,有效减少了城市大面径流现象的出现[1]。同时,海绵载体的运用还能够大面积的吸走雨水,减少路面积水现象的出现。此外,通过海绵载体的运用,将收集和存储的水分进行合理的再利用,例如,干旱地区运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海绵载体的运用不仅能够将雨水的滞留、渗透现象加以有效的控制,还能够合理的调配雨水资源的净化、再利用等功能,为城市的径流控制、洪涝灾害预防以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有效提升了城市给排水工作的实效性。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一)绿化带设计
1、自然排水系统
所谓自然排水系统,就是指在原有的排水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自然排水系统工作理念的设立工作,自然排水系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的排水系统相比较,它具有成本较低、稳定性较高的特点。在自然排水系统的组成上,并不是仅仅由单一的某项内容组成,而是分为许多构成单位共同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例如植物系统、地表洼地结构、渗透空间、后期人造土层、城市原有土壤以及城市排水系统等,通过这些细小单位,共同构建出自然排水系统。这些构成单位各有各的特点和用处,例如植物系统,它可以实现对城市雨水的过滤和渗透工作;再比如地表洼地结构,在对于城市雨水存储方面,它具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
2、雨中花园
由于多地区雨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雨中花园”的先进雨水处理理念应运而生,雨中花园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城市雨水污染的现象,提升城市的美观性。雨中花园的建立首先要在城市中选择一处凹陷区域,在凹陷区域内种植一些灌木类植物以及花草园林等形式的植物花园,通过地表下方的过滤器、土壤以及花园内花草植物的共同作用,实现对城市雨水的渗透和过滤工作,提升城市雨水渗透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城市径流现象的减少。此外,利用雨中花园的雨水渗透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还可以对城市形象进行美化,实现雨水污染处理与城市形象提升双丰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缓排滞蓄上的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中,对于绿化带的设计还可以通过缓排滞蓄的设计来体现,在缓排滞蓄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仔细研究绿化带的实际环境,结合绿化带的实际地形因素以及水流走向,将缓排滞蓄中的导流系统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城市雨水在绿化带种的走向具有层次感和方向性。此外,设计人员还要针对绿化带中缓排滞蓄里的明沟断点进行合理的设置,要分别在两个断点中设置水沟渠,以便城市在进入雨季时,通过绿化带的对雨水的滞留和存储功能,实现多余雨水的暂时性储存和容纳目的。
4、排放上的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运用中,在绿化带的设计时,设计人员还要注意绿化带的排放功能设计。设计人员在实际的绿化带排放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溢流系统的设置问题,设计人员要在设计之初结合绿化带实际情况,准确的进行溢流系统位置的确定工作,找准合理的溢流系统建设点,当城市进入降雨多发期时,科学合理的溢流系统可以保障雨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之间的稳定链接[2]。此外,部分城市在进入夏季时,降雨量大大增加,许多雨水收集口由于水量的突然增加,溢水现象骤增,再加上雨水处理不及时,对城市造成严重的雨水污染,针对这一现象,绿地排放系统可以有效的改善雨水溢出情况,通过排放系统,将过多的雨水排放出去,有效降低了城市洪涝灾害的安全隐患影响。
(二)路面及结构内部排水设计
城市马路都相对较宽,因此,对于雨水排放的问题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在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进行运用时,针对路面及结构内部排水设计时,要以全面的思维方式进行综合考究,在保证路面宽度符合城市建设要求的同时,保证雨水口的有效性,将雨水口的雨水排放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城市雨水再利用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在路面宽度达不到排水设计要求时,设计人员要对路面其中一侧进行单坡设计,确保雨水排放时的横向排放要求。此外,在路面设计时还要预防路面裂痕的产生,完善路面结构组织的设计。同时,还要根据路面实际角度,科学合理的制定路面结构设计方案,避免路面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积水现象出现。
(三)附属设施的设计
附属设施的设计中,路缘石是一大组成部分,有些地区的路缘石与路面等高,在雨水来临之际,多余的雨水可以从路面直接流入到绿化带和雨水口中去;还有一些地区的路缘石高于路面,雨水过多时,多余的积水会通过路缘石周围的雨水口进行排放,这两类路缘石的设计需要结合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来选择[3]。此外,路肩边沟的设计也是一大重点,传统的路肩边沟多以混凝土为主,这种材料的路肩边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在观赏性上也比较欠缺,设计人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用植草沟来代替混凝土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实现雨水的净化和排放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城市不断朝着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有力地保障,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性作用,加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为建设人们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萍.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 智能城市,2017,3(11):201.
[2]尹浩明.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16.
[3]宋旭升,王辉霞.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07):128-130.
论文作者:周标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海绵论文; 绿化带论文; 路面论文; 理念论文; 给排水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