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棉花购销制度改革的条件与思路_棉花论文

推进棉花购销制度改革的条件与思路_棉花论文

推进棉花购销体制改革的条件与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购销论文,体制改革论文,棉花论文,思路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棉花生产和棉纺工业步入了难以为继的局面,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客观分析现行购销体制存在的弊端,研究设计购销体制改革的蓝图,积极创造棉花购销体制改革的各项条件,加快棉花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一、棉花购销体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严重弊端

购销环节是联系棉花生产和纺织企业的纽带,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敏感、最有效的环节。棉花生产与纺织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战略必须有相应的购销体制和价格政策相配套。

(一)传统棉花购销体制产生的历史条件

我国传统的购销体制模式是在新中国建设初期确立的,其形成过程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简单地说就是:

1.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实行计划体制。这是传统棉花购销体制产生的大背景。

2.棉花资源紧缺供给不足。建国初期我国棉花短缺、供给不足是当时国民经济中十分突出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不得不采取计划调拨、计划销售、限量供应的办法。

3.实施工业倾斜政策。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民族工业中唯有棉纺工业是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棉花生产必须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服务,不仅要从资源上保证满足棉纺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要为棉纺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只有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体制才能有效地解决棉花资源短紧情况下加速资金积累问题。

从总体上看,在改革开放前的24年中,传统的棉花购销体制实施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二)现行棉花购销体制的严重弊端

但是,也应看到,传统体制的弊端是严重的。具体表现为:

1.调拨供应计划化——产销双方难以履行。由于实行财政包干体制,各级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调拨计划时往往首先要权衡利益得失。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指令不灵,棉花调拨供应的指令性计划难以履行。

2.价格管理的集权化——调节功能难以发挥。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无法起到及时调节产需的杠杆作用,对棉花生产、流通、消费缺乏调节功能。

3.经营行为的垄断化——竞争机制难以形成。这种垄断经营必然导致交易行为不公开,且难以监督,从而产生以权谋私,非法交易,专营不专,滋生腐败,导致官商作风,“刀鞭政策”,生产大起大落,经营缺乏活力,降低交易效率。

4.政企职能的一体化——调控职能难以实现。由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所承担的宏观调控职能常常让位于企业追求利润的职能。

5.产销管理的二元化——市场信息难以沟通。棉花的生产与销售实行二元化管理,即农业部门抓生产,供销部门抓流通,造成市场信息难以及时沟通,信息失真,1991年社会上形成“棉花过剩”的舆论即是一例,结果导致国家决策失误,取消了棉花生产扶持政策。

6.组织生产的行政化——生产计划难以落实。国家合同定购计划对农民约束力差,基本上是农民愿意种多少就种多少,而且种多少国家就收多少,因此国家的生产计划无法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棉花产销走向市场是必然的。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应增强棉花购销体制改革的紧迫感,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有利条件,针对改革的难点,认真探索改革的思路,通过试点实践,不失时机地推进棉花购销体制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方向发展。

二、当前推进棉花购销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与基本思路

(一)有利条件

一是对改革的认识比较一致。首先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五中”全会要求加快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已经被全国人民广泛接受。其次,在棉花购销体制改革反反复复,改改停停的实践中,棉花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企业都具备了承受改革风险的心理素质,棉纺企业在棉花价格上也有承受能力,地方政府的改革要求日益强烈。

二是已有的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棉花购销体制改革虽然没有实质性进展,但在理论上作了大量的探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是已建立了一定的调控手段。90年代以来,国家为推进棉花购销体制改革,在中央和省两级建立了风险调节基金和棉花储备制度,虽然调控能力有限,但毕竟已具备了一定的调控手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财税、金融、外贸、价格等方面改革的深化,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将不断增强。

四是现在的时机比较适宜。对改革时机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在棉花丰收、供需平衡并略有丰裕的年份,这样既能避免改革引起的经济震动,又便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

(二)基本思路

建立新的棉花购销体制首先必须确定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体制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根据我国国情,改革棉花购销体制的实现目标应确定为:(1)最大限度地调动棉农生产积极性,实现棉花稳产高产,避免生产大起大落。(2)优化棉花资源配置,形成与供给资源短缺相适应的集约型棉纺工业结构,提高我国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3)协调生产、加工、流通、纺织等环节的利益分配关系和棉花产、销区的利益矛盾。(4)缩短产销距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要实现上述目标,依靠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棉花购销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模式应该是:根据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到本世纪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的总目标,结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加快棉花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加大市场调节的比重和范围,有计划、有条件地放开价格、经营和市场;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多渠道、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培育,扶持、鼓励贸工农一体化企业的成长发展并进入市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组织机构和决策机制。经过“九五”期间的努力,最终建立起国家主要以储备吞吐手段调节市场供求,与国际市场接轨,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以及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参与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的棉花购销新体制。

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棉花购销新体制的必要条件及政策建议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棉花购销制度,目前条件尚不具备,但必须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研究探索建立新体制所需的必要条件与配套政策,并加快改革步伐,加强政策导向,使各项条件尽快逐步完善。

1.建立健全合理的棉花价格机制。这是棉花购销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市场价格也不能没有干预,即使是美国,也实行贷款价格和目标价格对棉花生产予以保护。因此,应建立规范的价格保护制度,使农民种上放心棉。实施价格保护制度的核心是国家应每年制定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幅是市场价发生作用的空间,而这一价格差幅之外,则是政府的责任所在。当前,制定我国棉花最低保护价格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协调好粮棉比价矛盾,促进合理产业结构的形成;二是有利于缩小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三是兼顾国家财政的支付能力和纺工企业的承受力;四是充分注意市场供求状况和国际棉价水平,有利于稳定市场供求和防止棉花市场价格发生超常波动;五是保护价的实施必须注意掌握时机和力度,政府行为不应妨碍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自动导向作用;六是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全国保护价格确定之后,应允许地区间有一定的差异,以促进棉花的合理流动。在棉花价格涨幅过大时,应制定销售的最高限价,原则上以国际市场棉花到岸价为主要依据,这样,既不影响棉花、棉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创汇,同时,棉纺工业也有承受能力,保证棉纺工业获得合理的利润。

2.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棉花购销新体制,必须构建以国家棉花交易市场为核心,产棉省棉花批发市场为骨干,基层棉花收购初级市场为基础的现代化市场体系。

当前首先要构建棉花初级市场,它是棉花收购集中的初级场所,是棉花由产品成为商品的始点,是棉花市场体系的源头。由于它是汇集千万农户棉花的产地市场,对棉花顺利进入流通领域至关重要,对棉花生产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方便棉农,并避免重复建设,近期可将乡镇供销社棉花收购站改造为初级市场,其改造办法是:(1)初级市场由地方政府批准,工商局负责审查登记和市场管理,现有财产不平调,实行租用制;(2)现有收花站的有关人员不再从事棉花收购业务,一部分转为市场管理人员,负责市场设施管理和市场规则的检查督促,按国家政策收取有关税费;(3)经过审批登记的棉花企业均可进入初级市场从事收购经营,但必须具备与棉农签订的收购合同。初级市场应该体现开放、竞争机制。

国家和省级批发市场应由中央政府指定、批准后设立,棉花初级市场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其税费标准由中央统一制定。作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不得由棉花流通企业参与投资和管理决策,真正实行管理与经营分开,避免受其操纵。

3.建立内外贸协调的管理机制。棉花进出口政策是中央棉花储备调节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棉花进出口行为必须置于中央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其目的是减少国际棉花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并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地调节国内棉花供求关系,获得比较利益,保证国内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稳定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将棉花进出口重大决策统归于中央专门农产品决策机构,改变政出多门、各行其事的状态。

4.改革棉麻公司政企不分的体制,培育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首先,棉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建议取消省、市二级棉麻公司,其经营职能由县级棉麻公司承担,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其人员可从三个渠道分流:一是充实到棉花宏观调控的政府职能部门,转为国家公务人员;二是部分人员去组建省、地级棉花批发市场;三是分流到棉麻公司现有的其它经营企业中去。县级棉麻公司要凭借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发挥棉花流通的主渠道作用。但主渠道的地位,不是政府授予的,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政府对所有棉花经营企业只能提供同样的政策,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培育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鼓励棉纺企业和农民组织直接进入市场。打破垄断收购、独家经营的局面。实现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众多的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政策上应允许凡具备经营条件,并经过审批的棉花经营企业,均可与棉农签订收购合同。这样,可把竞争机制引入初级市场——基层收花站。同时,要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改变棉花收购部门自己检验、自己定质、自己定量、自己定价的做法,逐步建立棉花质量公证检验、仲裁、处罚制度。

5.建立规范化的市场运行法规,确保棉花市场的平等有序竞争。国家对棉花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是宏观调控体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国家应制定统一的市场交易法,实行统一的市场管理制度,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快制定“反垄断法”,保护多渠道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各级规范市场。应加快制定规范化的初级市场章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初级市场模式,保证棉花购销向市场经济顺利过渡。

6.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在棉花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中,必须重视调控手段的配置和相应的体制保证。一是建立和健全政府宏观调控的组织机构,这是实现宏观调控的体制保证。要切实改变棉花生产、流通、纺工、进出口、农业生产资料及有关资金的管理等被若干个部门分割的现状,建议尽快建立一个统管大农业的综合性政府管理机构或有农业、外贸、供销、纺工部门组成的有权威的协调委员会,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调控职能集中于一个职能部门,专司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进出口、农业生产资料以及政府补贴、农产品价格、储备等方面的调控职能。二是现有的对棉花的各项扶持政策应长期保留,并不断加强财政及金融体系对农业的支持。棉花放开后政府要制定生产规划和年度计划,给棉农一个正确的导向,并通过经济调控确保规划、计划的实现。财政和金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载体,在放开后必须继续保持对棉花生产的支持,决不能以放开为理由,取消对棉花生产的政策性扶持。即使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都把棉花生产扶持政策作为保护本国棉花生产和增强纺织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三是建立储备制度。这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必须建立和健全国家棉花储备体系,包括建立棉花市场风险基金,并应通过立法确定下来。用于调控市场的储备吞吐数量,必须根据当年棉花供求关系来科学决策。具体方法是在每年收购前,预测棉花总产量与需求量,分析供求平衡点,总产与供求平衡点的差额数量,作为政府决策储备棉吞吐调节数量的主要依据。四是建立并统筹安排粮棉风险基金。棉花和粮食作为两大主要作物,在茬口布局上冲突较大。因此,统筹安排粮棉风险基金不仅有利于调节粮棉丰、歉年景对基金的合理利用,而且可以增强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能力。风险基金的来源要明确列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近期内可将价格放开后流通环节中减少的财政补贴作为基数,以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风险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必须规范化、科学化,由政府宏观调控机构管理与决策。

* 本文系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托调研课题,笔者在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俞敬忠同志指导下完成。

标签:;  ;  ;  ;  ;  ;  ;  ;  ;  

推进棉花购销制度改革的条件与思路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