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调查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论文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调查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论文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调查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

孙德忠,代 枫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能否适应大学生活是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入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能否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影响着预科教育的质量以及预科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课业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心态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存在适应性问题。从社会、学校、教师、在校大学生以及预科学生自身等层面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能够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推动预科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适应性问题:改善策略

一、引言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内地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初入大学的适应性问题日益突显。《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培养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坚持“严、爱、细”原则,严格教育教学,关心关爱学生,细致管理服务,促进预科学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确保预科学生适应学校人才培养要求,提高预科教育质量。[1]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既属于基础教育的性质,也具有高等教育的特征,是少数民族学生从基础教育转变到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能否很好地适应预科阶段的学习生活,对于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起着奠基性的作用。

(187)瓦鳞苔 Trocholejeunea sandojcensis(Gottsche)Mizt.马俊改(2006)

关于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和高校工作者都极为重视。例如针对普通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有学者指出,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表现为学习适应困难、生活适应困难以及心理适应困难。[2]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主要是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大学生活新环境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不适应以及心理方面的不适应,[3]这些方面对于“90后”大学新生而言尤其明显。[4]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他们在与汉族大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因文化观、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差异,普遍存在心理适应期,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不利于其适应大学生活。[5]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在内地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学习困难、交往困难、心理障碍等问题。[6]

从以上简略综述可见,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性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对策具体明确,为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适应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由于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具有民族多样化、基础差异性、身份过渡性以及专业不确定性等特点,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时可能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困境。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和一般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差异性表明,上述研究成果和对策措施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因此,需要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为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建议。

从本文的角度而言,职务犯罪调查不管是在过去较为封闭的环境还是当下开放的信息环境,都被技术紧紧包裹。职务犯罪调查也可认为是调查人员综合运用各类技术将涉案事实予以还原并进行法律认定的过程。从技术发展历程来看,人类社会大概经历了“狩猎技术→农耕技术→工业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5]并且技术分支也是越发细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无法摆脱技术影响,因此,“技术必然性”就成为最重要的论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预科生。普通高校招生中的预科生,是指国家指定的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从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且符合特定要求的考生中,以低于一定分数,按志愿择优录取的学生。该类考生在民族院校或普通院校学习一年,经考试合格后直接进入高校的本科或专科学习。

适应性。是指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7]个体在生活环境中,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调节自身,同时又反作用于环境,通过这种互动过程,最终与周围环境达到和谐平衡状态。心理学中的适应包括个体感官上的适应、认知结构上的适应和社会适应等。

(二)研究假设

经过前期实地调查以及问卷分析,笔者发现,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存在学习不够主动、知识基础薄弱、交往范围狭窄、不愿向他人倾吐心声、自尊与自卑相交织等情况。具体表现如下:

扩大内地民族班的规模。调查发现,有过内地班学习经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直接从少数民族地区考入内地学校的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内地生活和学习环境,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和民族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内外部冲突。因此,在未来发展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国家应适当扩大内地民族班的规模,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更早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三)样本基本情况

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根据抽样调查的原则,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问卷有效率为95%。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比46.15%,女生占比53.85%,符合调研地点实际情况。从生源地来看,居住在县城的占比32.52%,居住在乡镇的占比14.69%,居住在农(牧)村的占比25.17%,居住在省城和地级市的分别占比11.54%和16.08%,问卷调查对象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上述设计使我们获取的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基本的可靠性。

1.缺乏归属感,自尊与自卑交织。归属感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预科学生大都来自西部地区,那里环境比较封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来到大学后,身处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感到孤独。再加上语言、民族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异,人际交往局限于本民族同学,在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环境中难以找到归属感。同时,预科学生赢得他人赞同的期望与自身现实表现之间的落差,造成了自尊与自卑相互交织的复杂情绪。根据调查结果,只有51.23%的预科学生喜欢目前的大学生活,接近半数的同学对大学生活没有感觉或不喜欢,表明预科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同度不高,归属感难以产生。

三、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问题的表现

假设一: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适应性困难的表现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地域差异、语言风格、民族意识、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都会影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使他们在课业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心态、日常生活等方面出现或轻或重的不适应性。

(一)学习方面

1.学习自主性较差。进入大学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身处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远离老师和家长的监管,导致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降低。预科学生习惯了高中阶段应试教育下的管理模式,老师提前安排好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学生按部就班地跟随完成,遇到不懂的内容老师会集体答疑。所以,面对大学自主学习的模式,他们一时难以适从,没有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同时,大学的授课方式与中学不同,大学的授课多是提纲挈领式的教学,老师给出知识框架,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补充和探究。习惯了“填鸭式教学”和“跟着老师走”的模式的预科学生,学习自主性自然难以提高。根据调查结果,预科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经常向老师请教的同学占比18.95%,偶尔向老师请教的占比74.04%,从不向老师请教的占比7.02%。这表明,预科学生更倾向于老师主动为他们解疑答惑,而不是主动请教老师,这种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缺乏,使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2.学习压力较大。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他们介于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过渡阶段,预科阶段的结业考试成绩决定着他们的正式大学学校和专业。因此,预科一年的学习对他们的未来具有关键作用,这导致预科学生的学习压力比普通大学生更大。同时,由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多来自西部偏远地区,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大学课程可能会非常吃力。尤其是理工科目的授课安排,既强调知识面的拓展和知识的积累,更强调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培养,学习内容的系统化程度和难度都大幅增加,使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很难适应。调查表明,92.28%的同学认为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才能帮助自己较快跟上大学课程的学习;44.57%的同学认为自身的英语基础不能满足现在的学习需要,英语课程学习很吃力。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改变,预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降低,学习主动性也会进一步减弱,导致其学习压力进一步增加。调查显示,12.28%的学生在学习上会感到非常有压力,担心预科结业考试的成绩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72.98%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点压力,也有14.74%的学生安于现状,在学习上感受不到压力。

(二)人际交往方面

1.饮食与汉族大学生存在差异。民以食为天,饮食上的差异是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入学后面临的直接问题。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饮食上有较多禁忌,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清真窗口,但食物种类比较单一,可供选择的食物较少,很难满足需求,饮食上的不适应对其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困扰。根据调查,61.75%的同学能够习惯学校食堂的饮食,32.63%的同学不太习惯学校的饮食,认为学校的菜品过于单一而且没有家乡的味道,5.61%的同学完全不习惯学校的饮食。在问及“您认为学校食堂是否应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多添加一些特色窗口”时,超过半数的同学给予了肯定回答。

2.对原有社会支持系统的过度依赖。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行为或信息。[8] 根据社会支持所提供资源的不同性质,分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社会成员身份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四类。感情支持是个体受到他人的尊重、称赞和接纳,表现为尊重、信任、关心和倾听等; 信息支持指有利于个体认知和应对问题而提供的忠告、评价、肯定、建议和指导;工具性支持是指为个体提供财力、物力等支持;社会成员身份支持,指个体获得归属感,表现为通过娱乐活动或共度时光,帮助自己缓解压力和忧虑,增强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来到陌生的环境,在寻求上述四类支持时都更多地依赖于本民族同学,更多地向他们倾诉。调查发现,虽然81.75%的同学会与各民族同学进行交往,但是在被问及遇到挫折或需要支持时,他们更多地倾向于向本民族同学寻求帮助。在开展娱乐活动时,活动对象也多为本民族同学,汉族学生很少进入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活动圈内。

(三)心理方面

高管技术专长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刘力钢 孙 亚(1)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对民族教育的资金投入。作为民族教育的推动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国家应该针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政策,加大对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硬件设施和教育条件。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硬件设施、师资队伍、人员配备等都不如中东部地区。因此预科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进入大学学习难以跟上课程进度。所以,必要的资金投入能够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逐步缩小地区教育落差,推动民族教育的不断发展。

(四)生活方面

1.语言障碍和习俗间隔。语言上的差异是导致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汉语的表达上都存在一定困难。少数学生上大学之前从未接触过汉语,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会因为表达习惯和方式的不同而感到沟通不畅。这种差异使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局限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限定在本民族的“朋友圈”内。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多有自身的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汉族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在与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群体进行交往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隔阂、摩擦甚至冲突。如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预科学生,在斋月期间的封斋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根据调查,语言障碍和习俗间隔是影响预科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51.58%的同学认为风俗习惯的不同限制了自身的人际交往,30.18%的同学认为语言障碍阻碍了与其他同学的正常交流。此外,与此相关的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作为长期沉淀的文化传统,也在潜在的更深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范围和层次。

2.自然生活环境的改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远离家乡,异地求学,首先面对的就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异地的风光、繁华的都市,令他们感到新鲜奇妙,但不一样的自然生活环境往往又使他们水土不服。以本调查为例,武汉地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高温、降水集中,秋冬湿润寒凉。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都来自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由于第一次来到武汉,潮湿的环境会让预科学生感到难以适应,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适应性疾病。调查显示,80.35%的同学认为武汉的气候与其生源地差异比较大,潮湿的天气甚至会使皮肤产生过敏性反应。这种自然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一部分预科学生在整整一年预科期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性障碍。

四、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适应性问题的改进策略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大学适应性问题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问题。为了促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推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需要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角度提出改进策略。

(一)社会层面

2.缺乏稳定感,迷茫与焦虑并存。预科学生区别于普通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身份具有过渡性。预科属大学前的预备教育,一般都要求高中毕业生读1年左右的预科。预科学习期间,学生档案由预科培养学校负责管理,结业后转回招生学校,考试成绩若不合格还有可能被打回原籍,所以学籍是不固定或不稳定的。其次,专业不确定性。大多数学校在预科学习期间未采取分专业的形式,结业考试的综合成绩决定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专业选择。也就是说,能否就读自己心仪的专业,还要看一年预科的学习表现。这种专业不确定造成了他们未来规划的困惑,身份过渡性给预科学生带来了几乎不小于高考的压力,迷茫与焦虑的心理比普通在校大学生更甚。调查显示,42.46%的同学不知道未来人生的方向,35.79%的同学不知道怎样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长期的迷茫和焦虑会击溃预科学生的心理堡垒,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我先让学生对整十的两位数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在课后探究学校马上进行的“队列表演”这一活动,让学生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用点子图或者列表的形式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的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后探究,把课堂的数学学习经验和生活中实践经验相互融合,产生了新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逐渐产生真实感,学到的数学知识也就有生活价值和意义。

假设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适应性困难的影响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不存在一种因素绝对主导、其它因素处于从属地位的情形,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他们的适应性困难。

多方参与,广开渠道,解决少数民族预科生生活困难。广泛动员政府、企业、学校、爱心人士等多元社会主体,采取有效措施,设立相关慈善项目,筹集资金,尽可能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解决生活困难。同时,普通公众也应调整心态,以友爱、宽容、体谅之心善待呵护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因为他们现在是远离故土、尚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孩子,将来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的脊梁,也必然会成为我国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纽带和中坚。因此,切实关爱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既是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认真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的必然。

让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等,是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因此,应用型本科转型也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努力构建行业企业深层次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基本机制和制度框架,这是我国未来应用技术型教育转型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书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奉其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二)学校层面

优化落实预科学生培养体系。强化“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工作原则,从日常生活、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关心爱护每一位预科生,关心爱护每一位预科生的一切。在学校氛围方面,通过编制少数民族知识宣传手册或读本等形式,适度宣介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的知识,加深普通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认识和理解,使各民族学生在生活中相互理解和包容,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可以对重要的少数民族节日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能歌善舞的特点,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展示民族风采,促进各族学生的相互交流。”[9]在开展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适应性教育方面,除开展常规的入学教育外,还应有针对性地通过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学习适应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认识大学、认识自我,从而使其尽快融入到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

创新帮扶服务机制。高等学校在贯彻落实民族资助政策的同时,可以创新资助方式,如实施勤工助学、设置进步奖学金等方式加大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资助力度,让预科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际能力,扩大朋友圈,增强自信心。这样就不会让预科学生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产生被过度关注、甚至被施舍的心理。同时,学校可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如在食堂增设特色窗口、聘请少数民族厨师、提供多种菜式等,解决因饮食习惯不同而造成的适应问题。

(三)教师层面

在教学方面,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教师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特殊性,弄清楚预科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预科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安排和进度。在管理方面,可以选派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配备少数民族籍的专职辅导员,耐心服务,贴心沟通。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课堂内外出现的问题,给予细致辅导、细微关怀和热情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来至老师和学校的温暖与重视。在生活方面,教师应及时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生活状况,多与他们进行交流交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引导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事不宜迟,胖子,你去附近找几个劳力,组织一班人挖树,组织一班人修个通道,三天内我们把树搞出去,我们今年一年的开销就够了,对村民不要说这是什么树,就说树形好,林业部门要依法移植到城市搞绿化,造福更多的人。何泽吩咐道。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预科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病态,而且指个人在身体、心理以及社会行为上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个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际关系。[10]教师要能够站在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和高度,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可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教授预科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其掌握调适心理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做学生的聆听者,让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乐于向老师倾诉,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增强预科学生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

(四)在校普通大学生层面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校园里相对特殊的一类群体,作为普通大学生应伸出援助之手,充分尊重预科生并与之友好相处。在校普通大学生应多向他们介绍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分享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校园社团和人际交际,和他们建立联系,增进感情;同是少数民族的普通大学生更应关注和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与他们多沟通,交流自己的入学、适应经历,尽力解答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同龄人之间经历相仿、朝夕相处,相互影响深入而持久。这种“朋辈力量对大学新生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入校后,接触最多的是高年级同学,他们是新生适应过程中最现实的、最生动的、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可最近距离地以自己的学习经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11]

(五)少数民族预科生自身层面

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少数民族预科生要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关键还要靠自身。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它们是人生的航向,是信念的灯塔,是具有饱满韧性的环境适应力的精神根基。其次,要明确在新环境里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不断丰富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把刻苦学习当作最高目标。再次,要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应该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踏实的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根据课程内容不断调整。还要克服依赖心理,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沟通,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博物馆等资源,形成自主学习、博闻强识的习惯。最后,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少数民族预科生应了解同龄人的心理特点,自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把控自己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要注意先把问题最小化,然后再进一步多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五、小结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面临一系列的适应性问题:学习上,因基础薄弱难以跟进大学课程;人际交往上,由于民族差异难以融入大的群体之中;心理上,缺乏归属感和稳定感,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敏感等心理状态;生活上,特有的民族习惯使他们与汉族大学生存在差异。从社会、学校、教师、普通大学生和预科学生自身等五个层面出发,多管齐下,综合发力,是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推动预科教育不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合理路径。

混凝土抗压强度离差系数CV计算:CV=Sn÷Rn=0.97÷28.5=0.034<0.14,评为优良。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培养工作的通知[Z].2018-3-29.

[2]黄兆信,李远煦.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5):83-85.

[3]康立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与对策——以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本科新生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黄 艳,田辉玉.“90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50-51.

[5]包根胜.文化的多元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83):211-214.

[6]李德福.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58-60.

[7]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154-1155.

[8]Cobb S.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76.

[9]郭文波,王 露.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11):79-80.

[10]黄希庭,郑 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

[11]邓 群,赵常兴,曾晓丽.民族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81-83.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3130( 2019) 04- 0146- 05

doi: 10.3969/j.issn.2096-3130.2019.04.031

[基金项目] 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第五批);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

[收稿日期] 2019—03—10

[作者简介] 孙德忠,男,湖北襄阳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研究;代 枫,女,湖北枝江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胡乔)

标签:;  ;  ;  ;  ;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调查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