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河坝镇初级中学 南部 637300)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如果对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超乎寻常地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新课导入,使每一节新课导入都给学生感官较强的刺激,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实际教学中,新课导入方法较多,这里以用故事导入为例加以说明。例如,在教学“压强”概念时,我讲述了以下故事:一个很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冰。几个小学生在冰上玩耍。忽然一个孩子踩碎了一块冰掉了下去,大声呼救。这时,岸边一位叔叔急忙从冰上爬过去,跳入河中,孩子得救了,叔叔也安然无恙。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到,这位叔叔为什么要爬过去呢?跑不比爬快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希望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参与学习新知,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丰富而又精彩的物理学习环境。
二、坚持物理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往往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时,我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显得比原来怎么样?透过老花镜看远处物体物体又会怎样呢?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鱼发现鱼会变大,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而课后又是课堂的延伸。结合物理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小实验、小制作也是发展物理兴趣的好形式。对初中生来说,可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简易测力计、杆秤、潜望镜等,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很好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三、进行悬疑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滑轮组》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滑轮组放在一黑匣中,演示时上端提线,下端线进入盒中,结果出线比进线长得多。此时,一般学生会感到好奇,基础扎实的学生会想到是省力杠杆并急于想得到证实,因此产生强烈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盒子打开后,学生又会惊讶,心想这是杠杆吗?同时渴望得到明确的答复。在这样的渴求中老师稍加分析会收到明显效果,起到化冗长的讲授为积极的探索的作用,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物理知识。这样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天性,赋予物理以“生命”,让妙趣横生的“动感”物理进入课堂,能使学生以良好的情趣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学习“压力和压强”时,让两个体力明显差异的学生(一男一女)同时用钉子钻木板。在学生们心目中,体力强的男同学必胜无疑,然而结果正好相反。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怎么回事?原来体力强的男同学使用的钉子根本就没有尖。同学们觉得好笑,同时也觉得正常。钉子没尖,当然要输!“像钉子、针等尖利的物体为什么容易刺破东西呢?”这样的问题,这是学生没有想过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产生较大的压强”,在引发学生认知与冲突的同时导入了新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教具、挂图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可以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功能同时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宇宙探秘》此节涉及到的具体知识超出了教学要求,而仅仅是介绍既抽象又难体现探究性,因此我查阅各种文献,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现了不同阶段人类所认识的宇宙大小,其中视频展示的宇宙大爆炸既形象又生动,带着学生走进神秘的宇宙中,同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六、进行激励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学习效果往往影响教学质量。用“肯定、承认和赞扬”等激励性方式评价学困生学习情况,能激发所有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 改变用“一个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单一性关注,采用多元智力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从而多几把尺子,开发学生多种发展潜能,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如有一次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的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行行出状元嘛,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这样进行激励性教学,就能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以后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只要我们结合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选择能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的教学方法,我们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直保持下去,我们就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益。
论文作者:周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兴趣论文; 教学中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6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