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计量经济学分析_宏观调控论文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经济计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8年政府宏观调控面临的困难

自1997年7月以来,由泰国铢大幅度贬值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在东南亚地区蔓延开来,导致东南亚国家及至整个世界股市异常波动和货币贬值。我国1997年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适度从紧”货币政策运用得当,经济“软着陆”成功,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仍然存在,使得1998年政府宏观调控仍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进、出口下滑趋势日渐明显。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中国权威部门估计,1997年8.8%的GDP增长中有2至3个百分点是由出口带动的。然而,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我国外贸进出口下滑趋势日渐明显。从1998年9月、10月份情况来看,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下滑且下滑速度加快。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27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其中,出口15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7%;月度出口额再度出现了负增长。进入10月份以来,当月出口总额1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2%,是1998年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月份。按照世界贸易的规律,一国货币贬值后的出口额要经过先降后升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体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因此,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在今、明两年依靠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居民消费持续走低。由于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以及医疗费用支出预期加大等原因,使得城乡居民即期消费需求回升乏力。1998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8.5%,这是消费品市场自1994年四季度以来,在实际增长率偏旺区间连续运行13个季度后首次回落到9%以下区间。4月份名义增长率继续下降到6.6%,比去年同期低7个百分点,实际增长率比去年同期低3.6个百分点,直至进入第三季度,市场才开始缓解回升。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0832亿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与上年同期速度比较,仍低3.6个百分点。

(三)银行贷款增幅缓慢。1998年年初,由于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以及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景气等原因,银行出现了“惜贷”现象。1998年一季度以来,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金额为7592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个百分点。一季度贷款比年初增加912.3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加671.9亿元,增长速度非常缓慢。

二、中央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灵活,效果明显

面对以上困难,中央采取了灵活的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1998年货币政策采取多种手段,不断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年初取消国有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规模限制,推行负债比例管理;1998年12月7日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同时降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和再贷款利率,这是继1996年5月以来的第6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这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来说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1.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稳步增长,增幅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到1998年10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6.3%,增幅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增长13.3%,增幅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并继续保持回升态势。

2.金融机构贷款不断增长,结构合理。1998年10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83409亿元,前10个月累计各项贷款增加8375.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228.5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042.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139.9亿元。

3.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平稳增长。1998年10月份,企业存款增加194.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81.6亿元。当月储蓄存款增加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86亿元,并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信息,连续6次降息,共为企业减息3000多亿元,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减轻负担,轻装前进。同时降低再贷款利息,也将刺激商业银行积极为资金寻求出路,合理增加贷款投放,有利于缓和当前“银行惜贷”的局面。

(二)财政增发1000亿元国债,加大投资力度。1998年9月份,经人大批准增发国债10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上配套资金能够达到2000亿元的规模。由于1000亿元债券主要面对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时滞短,投资启动快。8、9、10月基建投资分别增长为26.0%、33.8%和28.4%,更新改造投资分别增长为31.7%、37.8%和33.2%。由于投资1000亿元,至少可增加近300万人就业,至少40%变成消费基金,也就变成职工工资,反过来也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政策效果十分明显。

三、金融宏观调控的经济计量模型及分析

以下我们将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数量分析(样本区间均为1982~1997年)。

1.投资经济计量模型:

由该模型可知,总投资关于利率和国债的弹性系数分别是0.879、0.490。表明利率每增加1%,投资就会增加0.879%;国债每增加1%,投资就会增加0.49%。在这一模型中;利率上升,投资也会增加,这与一般经济理论是相违背的。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企业存在投资饥渴症,多高的利息也敢借。所以不论利率是上升还是下调,投资总额总是增加的,正如有些学者说的那样“利率对企业几乎是中性的”。

2.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计量模型:

GDP=86034.665+26.832B+7757.585D+0.988GDP(-1)

(6.3005) (4.7644) (7.5551)

R[2]=0.9970 D.W.=1.7 S.E=1211.4 F=1339.4

其中:GDP为国内生产总值(按支出法计算);

B为国债发行量;

D为虚拟变量,D=1代表1993年,D=0代表其它年份;

GDP(-1)代表前一期国内生产总值。

从该模型可以看出,国债每增加1亿元,GDP将增加26.8亿元。

3.就业人数经济计量模型:

L[,n]N=9.7519764+0.1326996L[,n]I

(13.837535)

R[2]=0.93 D.W=1.97 F=191.47 S.E=0.031

其中:L[,n]N代表就业人数的自然对数;

L[,n]I代表全社会投资总额的自然对数。

由该模型可知,就业人数关于全社会投资总额的弹性系数是0.1327,表明全社会投资总额每增加1%,就业人数增加0.133%,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增加1000亿元投资,将会增加近300万人就业。

4.居民消费指数经济计量模型:

P=75.6872+0.11154I

(10.553856)

R[2]=0.88 D.W=1.97 S.E=29.49 F=111.38

其中:P代表居民消费指数(该指数是以1985年为100);

I代表全社会投资总额。

由该模型可知,全社会投资总额每增加1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会增加11%(相对于1985年)。

四、1998、1999年经济形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我们用TSP软件分别对我国1998、1999两年的GDP、就业人数N、居民消费指数P进行预测,其结果如下:

总体来看,1999年宏观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1998年采取了启动经济,扩大内需的各种措施,而这种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的时滞性至少影响1~2年。因为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启动下,当前已扭转了前几个月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1998年11月份,反映全社会消费增长的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月增长7.4%,1-11月份同比累计增长6.6%,尽管目前居民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收入预期的影响,但仍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势,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998年10月工业增加值已达17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预计这一增幅大体可持续到1999年上半年。经验表明,在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10%左右时,只要物价保持在低位上,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达到8%左右。

从以上定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政策取向是正确的。不仅使物价降到了适度区间,同时增加就业人数,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一条成功的经验。随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出台,经济开始回升,但迅猛升温的可能性不大,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困扰经济运行的深层次问题同时存在。要保持目前增长态势,在处理好国内需求不足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关于国债发行规模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粗放型的数量扩张机制仍然存在,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有广泛的基础,因此,在依赖发行国债扩大投资时,其规模必须与我国国力相适应,以免又出现以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等问题。

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从这次金融宏观调控来看,利率调整已成为金融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由于制度性原因,无法使利率发挥其调节投资、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当前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建议1999年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上下自由浮动,同时加大贷款上下自由浮动的幅度和范围。

3.针对当前国民经济中需求不足这一主要矛盾,扩大需求而不是抑制需求应成为经济政策的主导方面。因此,要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鼓励、刺激消费。如在金融政策方面,要改变过去消费信贷落后于生产信贷的状况。1999年金融应在信贷政策方面支持居民“行”与“住”的消费,使消费结构向新的更高层次转移。

4.央行连续6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而居民储蓄存款逾5.2万亿元(1998年10月份)的增势仍然不减,其原因无不与居民的收入预期下降和支出预期提高的影响有关,攒钱以应付未来,储蓄意愿仍然浓厚。因此如何刺激消费,把这部分潜在的购买力变成现实的购买力,仍然是个关键问题。建议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同时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职工收入。

5.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提高金融运行质量,确保我国金融平稳运行。尽管这次发生在家门口的亚洲金融危机始终未入国门,但我们要很好地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加强金融立法,健全金融体系,加大整顿金融秩序的力度,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控制银行风险的外部因素的干扰,提高金融运行质量,确保我国金融平稳运行。

标签:;  ;  ;  ;  ;  ;  ;  ;  ;  ;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计量经济学分析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