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李安锋

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李安锋

襄阳华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直接关系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其的技术控制和管理。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进行了分析。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混凝土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是其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分析探究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问题

1 麻面问题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质量问题最常见的是麻面问题。麻面问题,会导致建筑物出现缺浆以及表面不光滑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会对建筑物的地面和墙体产生影响,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程度,甚至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和建筑整体质量。

2 钢筋裸露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是结合施工使用的,但由于施工质量控制的失效,导致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常常出现钢筋裸露的问题出现。钢筋在施工中是对建筑结构的强度的保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施工使用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中的部分钢筋裸露情况出现的频率较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合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的调配方法进行施工,另外对工程施工规范和管理文件的忽视,也直接导致了钢筋外露的问题产生,一方面影响了建筑的外观,另一方面对工程建筑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3 裂缝问题

在很多建筑中经常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这是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的表现,会导致建筑结构强度与结构硬度的下降,建筑物存在建筑安全问题。

4 表面粗糙问题

混凝土施工中墙体表面的粗糙问题直接影响对建筑的工程施工的整体印象。表面粗糙问题也是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由于施工技术导致出现墙体的不光滑,出现缺少浆体现象,这种问题对工程建筑整体的质量影响不大,主要是对建筑表面的美感造成了重要影响。出现混凝土表面粗糙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上没有达到合理的标准,在配制的过程中粘稠程度不合理,使施工过程很难保证其光滑度,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问题,在施工中技术人员客观上的技术较低或主观上的施工态度都直接给混凝土施工的墙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带来影响。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1 混凝土的配制

混凝土的组成物质主要有粗骨料、细骨料、水、水泥、矿物混合料,还有一些化学添加物等。所以在混凝土试配过程中,如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配合比,才是混凝土配置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混凝土配置之前,需要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依照质量要求对材料进行抽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为配置工作提供保障。在设计混凝土配比时,需要考虑一些质量条件。

1.1 为了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混凝土必须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设计配比时就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1.2 混凝土在施工中需要满足一定的和易性,就是让混凝土搅拌物,拥有流动性和保水性,另外还要有一些粘聚性。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欠佳,就容易造成离析或者造成振捣不实的情况发生,进而让建筑工程项目出现质量的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是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混凝土不仅有着很好的可塑性,还有让其具有流动性,对混凝土的浇筑振实有利。

1.3 在建筑过程中,需要让其所在的环境满足耐久性要求。在设计确定混凝土的配比之后,如何搅拌混凝土让其特性充分发挥,才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点。现在的很多都是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进行拌制,在机械搅拌式中,设备可以分成自落式搅拌和强制式搅拌两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自落式搅拌。在进行搅拌操作时,需要注意掌握合理的投料顺序,一般按照石子、水泥、沙子和水,这个顺序来进行投放拌制,这样做可以防止水泥粉末的飞溅,影响施工环境。

2 混凝土的运输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这就需要确保运输车辆的良好状态,运输道路的通畅,尽量缩短混凝土搅拌点与施工现场的距离。而对于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则需要搅拌后再卸车,而且不能向混凝土内进行加水,注意混凝土坍落度,对于发生离析现象的混凝土,则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搅拌后才能进行浇筑,对于初凝的混凝土则需要弃用

2.1 一般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装设移动泵或托泵,准备充足的零件、设备,做好及时抢救零件故障的方案;

2.2 确保泵管安装的牢固性,在泵送前用清水湿润管道,并确保泵管中无残留的混凝土,确保管道的接口处密封性良好,必须出现跑漏浆情况;

2.3 在泵机需暂停时,采取及时的倒泵措施,确保良好的可泵性在泵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采取塔吊来进行短时间内的垂直运输操作,以维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

3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是混凝土定型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浇筑、振捣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如果这一阶段的工作没有做好,那么之前所拌合的混凝土原材料就失去了作用,浪费了原材料,增加了建筑混凝土工程成本,因此,在混凝土振捣阶段要加强质量控制。首先要做好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要确保搅拌振捣机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确保混凝土模板仓是整洁干净的。第二,严格的按照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流程进行浇筑,防止因施工冷缝而形成的混凝土断裂。

4 混凝土的浇筑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不宜留施工缝在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过程中,必须确保在下层的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连续性因此,必须协调配合处理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环节,混凝土浇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大多应用于施工面积较小且板面较薄的工程中,浇筑首先从较短边开始,依次向较长边进行由近至远,依此类推。二是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在施工面积大、浇筑薄、距离长,混凝土搅拌机无法实现施工要求的工程中大多应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其浇筑方法首先从混凝土底部开始,再对第二层进行浇筑。三是余面分层浇筑技术。混凝土余面分层的浇筑技术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按照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对浇筑区域进行划定,每台泵车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首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确保其能够达到设计标高,使得混凝土能够以扇形向前流动,之后在其坡面上实施连续浇筑,循序推进。

5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建筑过后,在露天情况下易产生脱水现象,导致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混凝土的粘结力下降,影响自身强度。同时,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会导致其体积收缩,易造成混凝土开裂,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导致裂缝造成质量问题,因此养护工作极为重要,需要通过养护来保证其温度和湿度。

混凝土养护工作一般是在浇筑过后的12小时后进行。养护方法分成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最常用的就是自然养护法,它使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在其表面铺盖麻袋、稻草以及砂子等吸水保湿力强的材料,通过洒水防止表面水分的蒸发,保证可以在持续湿润的过程中,实现硬化。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有时需要采用加热养护法,这种是需要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以及加快施工时间时所使用的方法。

结束语:在建筑工程中,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是必要之举,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峰岩.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2(07):320.

[2] 乔李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3(11):108.

[3 ]孙艳春.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4(07):20-21.

论文作者:李安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李安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