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印度工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工会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会的发展在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1890年5月第一个工会孟买纺织工人联合会成立。第一个统一的工会组织全印工大(AITUC)在1920年建立。印度是1919年成立的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现在有不少印度工会领导人在世界性工会组织如世界工会联合会中位居要职。我国学术界对印度工会的研究还不多,印度学术界对劳工的研究出现过两次高潮,①但对工会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笔者尝试借鉴组织理论中利维特的钻石模型,把印度工会作为一个整体组织,以全球化作为其环境要素,分析全球化对印度工会各个层面的影响,并指出印度工会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我国工会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工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际学术界对印度工会的研究侧重于从国家、政治、民主、选举等视角来分析,②但现在人们更多地从经济改革、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工会问题。
印度工会诞生于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时期。工会的工人不是由他们自己的领导人为了经济利益而发动起来,而是缘于由职业中产阶级为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斗争,一开始就具有高度的政治参与性,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独立后,在“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占主导地位时期,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国家实行了双保护政策。一是通过继续有效的1926年工会法、1947年的工业争议条例和1970年的劳工契约条例等,在制度上保护为民族独立运动做出较大贡献的工会;二是通过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保护公营工业部门。这些政策保证了工会在公营部门中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又使劳资双方的冲突大大减少,双方协力追赶发达国家,所以,这个时期工会发展迅速。③根据印度劳工局的统计,1950-1986年,全国注册的工会从3522个增加到45904个,除此之外,在1960年有6500~7500个工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到政府机关备案。④可以说,实际的工会数目还要多。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推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第二次上台执政的英迪拉·甘地在世界银行的压力下开始实行谨慎的经济结构调整。1985年拉吉夫·甘地继任总理,着重发展新兴工业,使印度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991年印度发生的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迫使拉奥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经济改革,印度进入了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时代。
全球化对印度工会发展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和国家两个层面。
来自国际层面的影响有五点:第一,国际工会的整体形势发生逆转。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范围内不再流行建立工会。第二,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变换。作为工会堡垒的纺织、制造和工程等行业变成夕阳工业,发展迟缓,这些部门的就业率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工会发展得不到新生力量的补充。计算机等朝阳信息服务产业是以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工人为主,他们对工会几乎没有兴趣,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工会密度低。第三,不同于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全球化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知识和信息至关重要。所有的知识、信息和形象不仅是跨地区的,而且是瞬息万变的,更是民主化的,沟通网络异乎寻常的重要。如果工会要在这场信息革命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抛弃传统工会的那种僵硬的、界限分明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四通八达、不断变化、参与性强的反馈网络。⑤第四,全球化时代劳资关系发生变化。传统上,工人一般与工会合作共同反对资本家。全球化时代,科学管理理念流行,管理联合会纷纷建立,一些企业主采取了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和参与式合作管理的策略来调和劳资关系。这样,工人、工会和企业主的三方关系出现三种情形:一种是工人与企业主合作共同反对工会,将工会的影响边缘化;另一种是资本家说服工会(特别是那些贵族工会)与其合作来共同对抗工人,而且这一种情形是主流;⑥最后一种是企业主直接禁止工会的存在,对付工人使用的暴力手段非常残酷。⑦无论哪种情形,其最终结果都是造成工人对工会的信任度降低,对工会的兴趣也日益淡化。第五,全球化时代公民社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也日益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因此,各种公民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如妇女组织、环境保护组织等,各种宗教团体和种姓团体也以新的面貌蜂拥而出,它们有的以工会为掩护,有的则在实际中发挥着工会的作用,为各个行业从事不同工种的工人提供了新的利益诉求渠道。
来自国家层面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印度政府的自由化和全球化改革举措。其中撤出政策(exit policy)影响最大,即政府允许病态企业关闭,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以允许关闭病态企业为依据,一些企业主趁机关闭工会组织程度高的工厂,建立没有工会组织的新厂。作为撤出政策组成部分之一的自愿退休制度(VRS),对工人和工会的影响最为严重。据估计,仅1990-1991年正规工业部门就解雇工人达440.3万,占工人总数的16.5%。1991年符合退休条件的工人为1200万,到1998年只剩下3.06万,而实现再就业的工人只有9000多人。⑧政府不但逐渐从经济领域撤退,使得管理者和雇主对解雇工人、生产安排、集体谈判等的控制权力越来越大,而且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外国投资,政府一再要修改劳工立法,反对罢工权,允许雇主随意解雇工人,还要修改工会法,阻挠工人参加工会,使工会活动更加困难。政府的上述举措,一方面使工人的就业从有组织的正规部门转向无组织的部门,造成劳动者与工会的脱离以及工会人数的减少;另一方面使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员。由于无组织的私营公司和企业都倾向雇用临时工,从而造成劳动力市场严重临时化和契约化。
二、工会内部组织要素的发展演变
在外部环境发生时代巨变的情况下,印度工会的内部组成要素也相继发生变化。
(一)工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传统工会衰落,新型工会出现,但仍以传统工会为主体;工会总体数目增加,但大多数工会的人员规模都不如以前。传统工会指的是有组织部门的工会,新型工会指的是在无组织部门出现的工会。正规的有组织的部门一般是指公营部门的工业和服务业,以及私营部门中的大型现代工业企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1998-1999年印度的劳动力人口达3.76亿,但只有2800万人是正规部门中的工人,而这2800万人中只有730万人在制造业部门工作,约占25%。商业和贸易部门中98%的劳动力属于非正式的,农业、林业、捕鱼和种植业部门的劳动力人数达1.9亿,其中99%是非正式的。⑨2003年,在印度3.9亿的劳动力队伍中,有7%的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正规的、有组织的工人,被称为“工人贵族”,其余的占劳动力队伍83%~93%的人,从事“无组织的”或“非正式的”经济工作。⑩
全球化时代,传统工会的生存和谈判能力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工会密度也随之降低。1982年孟买纺织工人大罢工失败,严重打击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士气,直到21世纪初,印度没有发生较有影响的工会运动。根据1991年12月的报告,印度工会成员为3050万,占劳动力总数的9.68%,(11)整个90年代上半叶工会密度是10%,(12)然而到了2000年,工会与工业劳动力的比例,工会的总体密度大约下降到6%。(13)
与传统工会的衰落相对应,新型工会大量出现。改革前,非正规部门中参加工会的工人少得可怜。改革后,随着私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临时化和契约化,无组织的工人越来越多。1995年8万多无组织的工人代表在班加罗尔集会,建立了全国劳工中心(NLC),下辖各种工会组织和准工会组织,主要有全国建筑工人联合会、妇女自我就业联合会、全国渔民联合会等独立的工会组织。全国劳工中心拥有会员62.5万人,分布在全国10个邦,涉及的行业有建筑业、林业、渔业和家庭作业,包括公私营部门、小企业中的契约工和临时工,在本质上是全国非正规部门工人的最高级组织。(14)
尽管如此,截至目前印度的工会组织仍主要存在于正式的有组织的工业部门。根据1991年12月的报告,82.24%的工会成员属于正式的有组织的部门,非正式的无组织部门的工人几乎没有他们的代表。(15)到2000年,工会与工资收入者的比例大约为38%,如果从工会与有组织部门的工人比例来看则高达74%,(16)尽管与1991年的数据相比有所下降。五个全国性工会组织基本控制着煤炭、采矿、港口码头、铁路、纺织、钢铁、工程和电力等这些国家命脉部门工作的工人。
由于经济转型期工人更容易被动员起来参加工会,(17)另外也由于新型工会的大量出现,尽管传统工会衰落,密度降低,但是印度工会的总数在全球化时代增加了。截止到2004年,印度的工会总数从1986年的4.5万多个增加到6万多个。(18)但是,很多工会的成员规模都不如从前。(19)改革之前印度有七八个全国性工会,现在只剩下五个,(20)即印度工人协会(BMS)、全国工大(INTUC)、印度工会中心(CITU)、印度劳动协会(HMS)、全印工大(AITUC),而原来的全国性工会如全国劳工组织(NLO)、印度评议会(HMKP)等已丧失了其全国性工会的资格。主要原因是上面所分析的政府的撤出政策造成的,而新建的工会组织往往倾向于企业级的独立组织,(21)再就是印度工会的四分五裂现象进一步加剧。
(二)工会参与人员的变化
无组织的工人特别是女工,大量地组织和参加工会。根据1992-1993年的一份调查,在印度参加工会的人员一般有如下特点:第一,中年人比年青人和老年人更可能参加工会;第二,熟练工人比半熟练和不熟练工人更可能参加工会;第三,性别与工会所属没有重要的联系,但男性更倾向于工会化;第四,教育的高水平反而会降低对工会化的需求;第五,工人阶级的乡村特征导致了工会的低水平;第六,通常工人结婚后逐渐从工会撤出;第七,如果工会能够通过领导斗争使工人的工资得到提高,那么该工会对工人有更大的吸引力;第八,工人参加工会更多出于意识形态而非功利性目的,具有左翼政治意识形态的工人比那些意识形态极端右翼的人更加工会化。(22)经过十多年的全球化进程,上述特性变化不大。但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无组织的工人开始组织和参加工会,二是以前的工会都是由男性主导、以中产阶级为主、由富有的高等种姓的“老爷”们自上而下地主动组织。而现在,由于很多非正式组织雇用的是临时女工,其中不少是贫穷的“家庭工人”,这些无组织的女性自发地建立了自己的工会组织,(23)如女工论坛(WWF),妇女自我就业联合会(SEWA)等,其中妇女自我就业联合会是注册的、有法律予以保障并得到印度劳工委员会主席认可的全国性工会组织。它们在发展无组织的女工方面起了先锋带头作用,(24)这样,妇女在工会中人数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三)工会领导人由严重的外部化转向内部化
由于印度工会最早是由外部的职业中产阶级发动起来的,所以在改革之前,印度工会明显地依赖外部领导人。他们一般是富有事业心、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中产阶级的职业家、政治家、社会工作者,甚至带有黑社会的色彩,但其本身不从事工会所属的行业,或不属于他们所领导的工会。印度改革以来,这些老的外部领导人仍然得到一定的尊重,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但工会的领导人逐渐内部化。内部化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人外部化存在弊端。外来的领导人一般没有工会意识,与工运很少有联系,他们既没有时间也不愿意认真研究不同行业的工人所面临的问题,有的甚至只是利用工会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加重了工会内部的竞争和对立,造成了工会的四分五裂。经济改革后,这些外部的领导人出现严重老龄化问题,许多人在70岁左右。他们不关心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转型问题,只关心狭隘的眼前利益,面对时代的变革灰心丧气,管理无力,腐败问题严重。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觉悟高的领导人开始反思,呼吁全国的工会领导人联合起来,举行一些工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的论坛活动。伴随着工人运动的部分统一,内部领导人的影响力日益上升致使那些老的外部领导人的影响日益缩小。现在的工人中很多人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拥有充足的能力来领导工会。特别是在白领工人的工会中,内部的领导人已经几乎完全取代了外部的领导人,在这类行业中,如果有外部的领导人,那也只是一种象征。雇主们也倾向于工会由其内部的领导人领导。因为与相对孤立的工会打交道,雇主就不必担忧外部力量的影响,这样比较容易处理劳资关系。(25)实际上,内部领导人和外部领导人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一般来说,内部领导人缺乏外部领导人的大视野、大平台以及广泛的组织联系,在与雇主进行谈判的斗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影响了领导的有效性。
(四)工会的职能由相对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工会的作用是保障工人的工作和实际收入,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反对剥削和压迫,争取同工同酬。经济改革之前,印度工会基本上只关心金钱方面的利益,自由化、全球化改革后,随着印度工人的生存和生活境况全面下降,工会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多样化。第一,工会与工人合作接收病态企业以自救。1985年印度政府颁布病态企业条例,允许工人为了复兴而接收病态的或关闭的企业,有一些合作获得成功,但是有很多因素也阻碍了工人或工会接收和管理病态企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改革后国家并不认为工人自救是解决病态企业和失业问题的唯一答案,认为只有政府和公营部门与私人资本的合作才是解决工业重组问题的唯一出路,(26)所以印度工会继续领导工人为合作自救而奋斗。第二,工会的关注领域超出了“面包和奶油”,工会领导工人通过反抗和罢工行动促使政府制定最基本的法律条例,以防止私营业主对劳工的滥用。原因在于全球化后很多私营企业和跨国公司不允许工人罢工,取消了工人的罢工权。第三,工会还被工人看做是道德的机制。工人希望工会能够通过斗争帮助他们获得应该享有的社会地位,能够体面地工作,即追求和捍卫尊严与正义。(27)第四,关心与工作有关的福利保障问题。经济改革以来,围绕着这一问题,印度各界展开了多次大规模的探讨,特别是针对那些在非正规、无组织部门工作的工人,因为印度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和社会机制使他们享有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
三、工会的团队管理问题
工会职能的多样化对工会的效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然而,研究证实,印度工会在捍卫工人工资利益方面的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严重下降。(28)从1992年至今,240家全国公营企业中的一百多家企业的工人工资没有任何提高,而印度的物价却一直在上涨。(29)至于工人其他方面的诉求,如劳工标准、安全保障、福利保障和罢工权等等,(30)仍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就工会本身而言,最根本的原因是与工会运转过程中的团队管理水平低相关。
关于印度工会的情形,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劳工报告认为,“印度工会的四分五裂现象非常严重。在许多工厂,工会为了同一个工人实体的忠诚而相互竞争,竞争通常是残酷的,有时是暴力的。很难说在全国范围内有多少的工会在运转,因为许多工会并不属于任何的一个全印联合会。印度工运的早期分裂一般以意识形态为基础,每一个都与特殊的政党有关联,然而,现在的分裂,主要围绕着名人,有时是种姓或地区的考虑。”(31)
的确,印度的工会从成立之日起一直处于不断的分裂再分裂状态。从第一个工会成立之日起到20世纪70年代,一共有三次大的分裂:30年代、40年代末和70年代,(32)从80年代初开始印度的工会不断尝试团结统一的活动。1981年建立了工会的全国行动委员会,1987年第六届全印工会大会在孟买召开,1991年又成立了工会赞助委员会(Sponsoring Committee)。尽管因为特别的问题,印度的各类工会能够暂时团结起来,但一直没有形成永久的或高度凝聚的团结,往往持续了一个特殊阶段的斗争,然后就解体。一些全国性工会也进行了合并或团结统一的谈判,但要么无果而终,要么很快夭折。
关于工会的分裂再分裂,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讲,从过去到现在主要都是由于党派的利益驱使,并非像世界劳工报告讲的那样:过去的分裂是由于政党,现在的分裂是由于各种社会问题,尽管这些社会问题的确是印度工会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为什么说从过去到现在都是政党利益导致了工会的四分五裂呢?
首先,从印度全国性工会的发展史来看,印度第一个统一的工会组织全印工大不是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产物,直到20世纪20年代一批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青年知识分子加入进来,工会运动才具有了阶级斗争的性质。30年代工会发生了分裂,后来又经过组合,到1947年印度独立时,仍然是全国最大的工会组织。然而,从1947年开始,由国大党牵头,印度各政党纷纷建立起自己控制下的工会。1947年5月,国大党建立了印度全国工会大会(INTUC,全国工大),次年社会党建立了印度劳工协会(HMS,劳协),1949年左翼党派建立了统一工会大会(UTUC,统一工大)。70年代又崛起了两大政党的工会组织,一个是在1970年由左翼印共(马)建立的印度工会中心(CITU),一个是国民志愿团等右翼党派在50年代就建立起来的印度工人协会(BMS)。而且,据80年代的调查证明,一半以上的工会领导人承认他们与政党有关系。(33)所以,印度的工会属于“政治工会”,(34)一直是被政党利用以达成政治目的的工具,工会的所有行动明显地具有当前性的政治影响。(35)
其次,从全国性工会的规模发展来看(见表1),工会力量的升降与党派的命运休戚相关。最明显的例证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右翼党派控制的印度工人协会跃居第一位,成为印度工会全景中的一个新现象。这与印度人民党势力的上升和国大党影响力的下降是直接相关的。此外,随着印度政党体制的转变,地方性政党的势力日益上升,(36)一些新成立的工会组织为了对抗那些全国性工会的控制地位,开始依附于影响较大的地方性政党,从而进一步造成印度工会的四分五裂。
最后,全球化后阻挠全国工会团结统一的主要障碍仍然是工会的党派属性。一直呼吁团结统一的是印共(马)建立的印度工会中心主席拉纳迪夫(B.T.Ranadive)。而目前最大的两个全国性工会——全国工大和印度工人协会都分别操控在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手中,它们对建立起统一意识形态和共同政治责任的工会统一行动不感兴趣。全国工大从一开始就是国大党的御用工具,一直脱离各种统一团结的努力,当然,在一些有限的、特殊的情形下它也参加了一些捍卫工人阶级利益的斗争。经济改革期间,左翼政党控制的工会积极呼吁全国的所有工会团结起来斗争以捍卫工人的利益,但没有能够得到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控制的工会的支持与合作。1994年12月19日印度工会中心在德里召开工会统一的研讨会,邀请全国工大参会,但它没有参加。印度人民党的印度工人协会组织虽然也要求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但反对使用“无产阶级”这个术语,反对阶级斗争,认为暴力有悖于印度教文明的和谐精神,主张培养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合作关系。1991年建立的工会赞助委员会就是一个没有印度工人协会参加的组织。印度的政党数目之多,堪称世界之最,而一半以上的工会与政党有联系,那就意味着,印度的工会分别附属于大大小小的、具有不同意识形态和组织形式的政党,必然造成各个工会的意识形态差异极大,甚至相互对抗。而且,印度政党的特色是不断地分裂组合。不断分裂的政党,必然带来不断分裂的工会,注定了工会的统一非常困难而遥远。
造成工会之间不团结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种族、种姓和宗教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印度堪称世界人种和宗教博物馆,再加上根深蒂固的种姓制,严重阻碍了工人的团结以及工会的统一。例如,新形势下种姓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了,在很多工厂和公司里,常常存在很多的种姓组织来捍卫小集团的利益,所以跨越种姓、以阶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工会组织很少,即使有工会组织,他们也对这些小规模的种姓组织根本不感兴趣。(40)另外,全球化后社会阶层的分裂也影响到工会的团结和统一。例如,信息产业的白领工人的工会远远脱离于制造业部门的蓝领工人的工会。遗憾的是,印度的工会领导人迄今仍然不愿意面对和充分重视这些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印度工会的团队管理还面临一项挑战,那就是新型工会与传统工会的团结合作问题。应该说,二者都有合作的需求与基础。新型工会由于活动层次不高,目标低,议题狭窄,缺乏较为宽泛的概念框架来发动工人,并且一直停留在主流政治舞台的角落里,所以,一般愿意与传统工会结盟。而传统工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某些情形下也支持新型工会的斗争,因为全球化时代传统工会的社会基础越来越狭隘,政党属性严重、领导人高龄化、内部决策权高度集中、管理模式缺乏专业性、斗争策略过时、行事姿态僵硬而对抗、缺乏领导梯队,这一切都使得传统工会对工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信任度越来越低,有的人甚至厌恶工会。传统工会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力也大不如从前,逐渐被政府忽视,被雇主们边缘化。(41)所以,印度全国性工会推出了比较全面的战略措施,包括:发动未组织工会的企业里的工人、小型企业里的工人和以家庭为主的工人,特别是在制造业或服务业工作的女职工;争取得到其他社会阶层劳动人民和农民等的支持;反击不利于工会发展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挑战;建立至少一个区域性的协调机制,支持邻国工人,履行国际责任。(42)总之,在全球化时代,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共同关心促使新旧工会在某些情形下能够结成同盟,在一些合作斗争中取得成功。
然而,二者的平台不一致,经济所属部门存在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区别,所代表的工人利益也不同。传统工会代表的是正规的有组织部门的工人(贵族)的利益,改革后,他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维持他们的既得利益和保障,维护其现有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不再要求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因而其斗争方式比较具有防卫性,而非进攻性,很少发动罢工斗争,转向诉诸法律手段。新型工会一般代表无组织的工人利益,与社会弱势群体站在一起,如女工、童工和贱民等,斗争目标是要求获得基本的人身权利,包括最低工资,所以他们倾向于采取斗争手段,目标一般是对准私人资本家(如建筑工人联合会对抗建筑商组织)或国家(争取社会保障)。从根本上讲,传统工会追随的是主流的发展话语,而新型工会则挑战主流的发展话语。(43)传统工会一般是利己的,只是捍卫自身组织成员的利益,组织程序一般是非民主的,而新型工会由于多起源于志愿性质的公民团体,一般是利他的,自愿为社会服务,组织程序的民主性较强,因此,二者的组织文化迥然不同,(44)相互之间存在偏见,相互怀疑,相互不理解,有时甚至是敌意。最不幸的是,传统工会一直没有真正认识到非正式部门的工人的斗争能够反过来增强工会运动本身的力量,(45)所以二者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历史最悠久的工会组织全印工大强调“(工会)这个统一的组织一定不能受任何一个政党的控制”,印度工会中心也一再重申要求“不同的工会与全国联合会共同组成联合会形式的全国统一的工会组织”,(46)但是,以何种形式跨越政党的藩篱,超越种族、种姓、宗教的蛊惑,抛弃行业部门、性别等传统偏见,建立起有效的、稳固的、统一的工会组织,是摆在印度工会面前的最大的挑战。
与印度工会相比,我国工会的团结统一性是印度工会远远不及的,但是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和印度的工会都面临着覆盖面、领导人、职能转换与效能发挥等问题和挑战。我国应该借鉴印度的经验,重视和发展私营部门的工会组织,特别是充分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更好地捍卫工人整体的利益。在领导人的选择问题上,我国不妨借鉴印度以前的经验,适当增加工会领导层中的外来高素质、高水平人员,这样,内外部领导人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维护工人的利益。另外,在全球化时代随着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民主参与观念的普及,工会的职能必然要相应地扩大。工会不仅仅要在单位内部争取和捍卫工人的福利,还应该发动工人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更应该将工会的活动拓展到国家和国际层面,积极促进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更好地捍卫全球化背景下工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
注释:
①关于两次高潮的异同,请参阅:Association of Indian Labour Historians,Towards Global Labour History:New Comparisons,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rganized by Association of Indian Labour Historians(India),November 10-12,2005.http://www.indialabourarchives.org/ailh05.htm
②See David Morris,"Labor Discipline,Trade-Unions,and the State in India,"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63,No.4,Aug.1955,pp.293-308; Ralph C.James,"Trade-Union Democracy:Indian Textiles,"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Vol.11,No.3,Sep.,1958,pp.563-573; A.C.Nanda,"Trade Union Influence in Elections:A Case Stud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3,No.10,Mar.9,1968,pp.417-420; Ralph James,"Politics and Trade Unions in India," Far Eastern Survey,Vol.27,No.3,Mar.,1958,pp.41-45.
③See K.R.Shyam Sundar,"Official Data on Trade Unions:Some Comment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34,No.40,Oct.2-8,1999,pp.2839-2841.
④T.V.Sathyamurthy,Class Formation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Post-Colonial India(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137.
⑤Ravir Ghadge,"Globalization and the Trade Union Response," Seminar Workshop 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JNU-Seminar,October 6-12,2000.http://www.zmk.uni-freiburg.de
⑥N.R.Sheth,"Our Trade Unions:An Overview,"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28,No.6,Feb.6,1993,pp.231-236.
⑦A.Gani,"Who Joins the Unions and Why? Evidence from In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No.17,1996,pp.54-65.
⑧Ravir Chadge,"Globalization and the Trade Union Response".
⑨Ibid.
⑩See Barbara Harriss-White,India Working:Essays on Society and Econom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p.1-46.
(11)R.Vanniarajan,Trade Union Movement in India: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MS(Karaikudi:Alagappa University,1996),p.2.
(12)P.A.Sangna,"Trade Unions' Response to Changing Times," Indian Journal of Labour Economics,No.38,1995,pp.3-9.
(13)Des Subesh,"Trade Union Density in India," Working Paper,Cornell University,2000,pp.538-546.
(14)Supriya Roy Chowdhury,"Old Classes and New Spaces:Urban Poverty,Unorganised Labour and New Union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38,No.50,Dec.13-19,2003,pp.5277-5284.关于全国劳工中心的具体情况,请参阅:http://nationaleentreforlabour.org/about_us.html
(15)R.Vanniarajan,Trade Union Movement in India: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MS,p.2.
(16)Das Subesh,"Trade Union Density in India",pp.538-546.
(17)See Biren Roy,"Left Trade Unions and New Economic Policie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28,No.51,Dec.18,1993,pp.2777-2779; Tilak D.Gupta,"Meeting Challenge of Economic Reforms:Signals from Two Trade Union Conference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29,No.18,Apr.30,1994,pp.1057-1058; Pravin J.Patel,"Trade Union Particip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Consciousnes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29,No.36,Sep.3,1994,pp.2368-2373,2375-2377; R.Sheth,"Our Trade Unions:An Overview,"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28,No.6,Feb.6,1993,pp.231-236; A.K.Roy,"New Economic Policy and Old Trade Unions",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31,No.44,Nov.2,1996,pp.2905-2907.
(18)Pravin Sinha,"Representing Labour in India," Development in Practice,Vol.14,No.1/2,Feb.,2004,pp.127-135.
(19)Ibid.
(20)现在,印度全国性工会的认证标准是:成员达到50万人,必须有四个附属的邦工会,跨四个主要行业。根据这一标准,全国性的工会有印度工人协会、全国工大、印度工会中心、印度劳工协会和全印工大。
(21)R.Vanniarajan,Trade Union Movement in India: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MS,p.2.
(22)A.Gani,"Who Joins the Unions and Why? Evidence from In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pp.54-65.
(23)Dina Abbott,"Who Else Will Support Us? How Poor Women Organise the Unorganisable in India,"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No.32,June 1997,pp.199-209.
(24)C.S.Venkata Ratnam and Harish C.Jain,"Women in Trade Unions in In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No.23,2002,pp.277-292.
(25)T.V.Sathyamurthy,Class Formation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Post-Colonial India(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p.142-143.
(26)参见张淑兰:《全球化与印度的工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4期,第114~121页。
(27)R.Vanniarajan,Trade Union Movement in India: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MS ,pp.1-2.
(28)P.Prince Dhanaraj,"Impact of Trade Unions,Employment and Technology on Wages:A Study of the Cotton Textile Mills in Madurai Distric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36,No.52,Dec.29,2001-Jan.4,2002,pp.4846-4850.
(29)P.D.Shenoy,"Globalization:Its Impact on Labor in India".www.ris.org.in/india&globalization_%20p_d_shenoy.pdf
(30)张淑兰:《全球化与印度的工人》,第114~121页。
(31)R.Vanniarajan,Trade Union Movement in India: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MS,p.2.
(32)参见陈峰君:《印度社会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3页。
(33)Santosh Sood,Trade Union Leadership in India(New Delhi:Deep and Deep Publications,1984),p.230.
(34)Santosh Sood,Trade Union Leadership in India,pp.18-20.
(35)Sukomal Sen,Working Class of India:History of Emergence and Movement 1830-1990(Calcutta:K.P.Bagchi and Company,1997),p.544.
(36)张淑兰:《从大选看独立后印度政党体制的转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3期,第76~83页。
(37)Santosh Sood,Trade Union Leadership in India,pp.28-29.
(38)Sukomal Sen,Working Class of India:History of Emergence and Movement 1830-1990,p.546.
(39)Ibid.
(40)Balmurli Natrajan,"Caste,Class,and Community in India: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Ethnology,Vol.44,No.3,Summer 2005,pp.227-241.
(41)Pravin Sinha,"Representing Labour in India," Development in Practice,Vol.14,No.1/2,Feb.,2004,pp.127-135.
(42)《印度工会提高组建率的战略和措施》,《工会博览》,2006年第9期,第54页。
(43)Supriya Roy Chowdhury,"Old Classes and New Spaces:Urban Poverty,Unorganised Labour and New Union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38,No.50,Dec.13-19,2003,pp.5277-5284.
(44)Dave Spooner,"Trade Unions and NGOs:The Need for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in Practice,Vol.14,No.1/2,Feb.,2004,pp.19-33.
(45)T.V.Sathyamurthy,Class Formation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Post-Colonial India,p.141.
(46)Sukomal Sen,Working Class of India:History of Emergence and Movement 1830-1990(Calcutta:K.P.Bagchi and Company,1997),p.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