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论文_曹毅

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论文_曹毅

曹毅(四川省蓬安中学 四川 南充 637800)

摘要:诗歌是我国文学历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我国诗歌的大舞台上,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有着它无与伦比的魅力,彰显着不同时期人们的独特生活和独特的心境,体现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诗歌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3-098-01

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特有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结晶。为了将这种美好的情操能够很好的延续下去,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囊括了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这两个部分。尤其是现代诗歌,是诗歌中的新形式,是现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宣扬现代诗歌独特的艺术价值,培养更多人的现代诗歌的艺术情怀,高中语文教材将现代诗歌编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教材选材范围狭窄

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从源头上说,是教材的选材较为狭窄、篇目占比较低。根据对使用范围最广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就篇目数量上来说:在一整套必修教材中只有必修一有三首现代诗歌。在现代诗歌篇目分布上也存在失调的状况:一整套必修教材现代诗歌集中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而不是像古典诗歌文言文那样纵横贯穿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每一本教材,这样的安排会使学生很快的遗忘现代诗歌的知识内容。就选材上来说,选取的诗歌都是在诗坛上有一定地位的诗人的作品。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

现代诗歌对于阅读者的理解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非常的高。现代诗歌蕴含了很大的张力和弹性,往往对于一篇现代诗歌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一个意象也有可能表达两种意境。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文学素养,教师不仅有自己鉴赏的能力,还要有指导学生正确鉴赏的能力。但是因为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多倾向于应试教学,经常以高考中的分值作为教学详略的主要依据,高考占分数比较多的部分,学校常常会安排比较多的课时;占分数比较少的内容一般会安排比较少的课时。通过对历年来高考试卷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全国统一高考试卷还是各省自主命题的试卷,在阅读的这个版块都是对现代文、文言文及古典诗歌进行考查,并没有现代诗歌。任课教师也就自然地不愿意在现代诗歌教学这一部分花费更多地时间进行教学研究。记得大四实习期到一所高中实习的时候,在语文教师的办公室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们通常可以就一个文言文的知识阐述不同的观点从而产生激烈的讨论,而关于现代诗歌上出现的问题大都是一带而过,很少深入探究,这些因素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不足。

二、提高高中现代诗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高中生对现代诗歌的热爱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要对某一件事有了兴趣,有了强烈的渴望和求知欲,就会激发其对一件事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探索和学习。因此,想要高中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现代诗歌的学习,就要培养他们对于现代诗歌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激情,而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鼓励学生有目的的广泛阅读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阅读,就好比古语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帮助学生跟现代诗歌产生共鸣,就需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读得多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使自己融入现代诗歌的美妙之中。教师在鼓励学生阅读之前,要帮助学生合理选材,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现代诗歌,并且对他们的阅读提出一些要求,帮助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去理解现代诗歌。

(三)课中多读多思,自主解读

读诗其实就是品诗,要获得对作品的理解,不能单纯地由教师告诉学生,而要引导学生自主去读,在读中思考,通过读而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意。如若《致橡树》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寒潮、风雷、霹雳”象征的是什么?“雾霭、流岚、虹霓”有代表着什么?作者为何要这样说?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夫妻要同甘共苦的爱情观。高中生在读现代诗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遇到的困惑提出来,寻求同伴或教师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追寻答案中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注重讨论交流,生成理解

结合以往现代诗歌教学来看,课堂中还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在诗歌鉴赏中参与的机会不太多。更多原因是教师认为学生难以读懂诗歌,与其让学生去揣摩,不如直接告诉学生。其实不然,对诗歌的理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高中生的价值观念逐渐成熟,在现代诗歌中以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读和交流,可丰富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可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诗歌,获得体验。

(五)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所以语文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特征,主动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心理学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学习兴趣越高,进而会主动接受新的思想,此结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教学中同样适用,即掌握的知识越多,理解得越深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现代诗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现代诗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现代诗歌学习之中。

(六) 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现代诗歌都是与日常生活语言极为相近的文字,即白话文,这就导致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诗歌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大体意思,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就给现代诗歌教学带来了困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是当前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即有些内容只需简单带过,有些内容则要认真品读,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加深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无论是格式还是表述方式都比古典诗词更加灵活多变,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主动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与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全方位地吸收优秀文化,成为具备良好语文素养的合格学生。

参考文献:

[1] 陈惠兰.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2).

[2] 胡迪.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精读策略的实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

论文作者:曹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3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论文_曹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