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物理;高一;教学方法;分析
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1.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大。初中物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而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
2.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能力不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如(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
3.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和概念的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只要学生背概念、背公式,考试就没问题,逐渐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的学习习惯。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学习方法对待高中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但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学生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明白,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进而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4.教学起点过高。一是教材原因,现在课时数比原来减少了,但教材却基本没有改变,容易造成起点高;二是教师原因,往往把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通常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就会,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掌握,授课时不自觉地就抬高了起点;三是学生原因,学生在高一起始阶段有一个适应、转换、衔接的过程。所以,现阶段高一教学不能随意拓宽,应采用起点低、坡度小、进度慢的授课方式,对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例题改为课堂例题或课后习题。待以后学习的深入再逐步提高,千万别打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5.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彻。高中物理的难度比初中物理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概念和规律虽然在初中就提出来了,只是非常浅显,如力、速度、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等;而到了高中,这些概念又被进一步深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螺旋上升,虽然能使学生的认识慢慢加深,但由于先入为主影响和初中升学考试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即使学习了高中知识,似乎也掌握了,但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回到初中的思维上,这也就是常说的“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二、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要重视对教材、教法与学情的研究。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物理有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比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生的形象思维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在高一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的力;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方法。
3.讲清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众所周知,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概念和规律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对每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以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4.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并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比如,平行四边形定则、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都是如此。
讲解习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逐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作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
5.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首先,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如布置课后作业时,顺便说明下一节授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进行预习;实验坚持写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能做实验;其次,要求学生一章学完主动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最后,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如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校 551700)
论文作者:张亚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一论文; 规律论文; 初中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概念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7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