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论战:什么样的妈妈更胜一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战论文,更胜论文,妈妈论文,虎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准在别人家过夜、不准和小朋友相约玩耍、不准参加学校戏剧演出、不准抱怨不能参加学校戏剧演出、不准看电视或打电子游戏、不准自选课余活动、功课不准得低于A的任何分数、不准在除了体育和戏剧的任何科目上得第一之外任何名次、不准学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任何乐器、不准不学钢琴或小提琴……
《华尔街日报》最近以《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为题刊登了耶鲁大学法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的新书《虎妈战歌》的节选,书摘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十不准”,内容在许多赞成“放养”教育方式的西方人看起来“荒谬至极”,很快在网上引来了4000多条读者评论,并引发了对东西育儿方式的热烈讨论。
“什么对孩子才是最好的?”这是为人父母的永恒话题,东西教育方式的大论战也由北美进而延伸至全球。
有读者评论说,蔡美儿的做法是虐待儿童,甚至亚洲人“没有创造力”就是这种育儿方式的后果。除此之外,蔡美儿在文中对东方严厉教育的肯定和对西方“放养”教育的贬损,更激起了不少人反对,有许多美国家长公开表示,“这是一种挑衅”。
但也有不少美国家长认为,西方人应该借鉴这种严格的管教方式,不应将教育子女做得过于浪漫化,并坦承自己也是“虎爸虎妈”。
捅了“育儿经”这个马蜂窝的蔡美儿何许人也?按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的价值观来判断,1962年出生的蔡美儿可以算作精英人士。她来自菲律宾华裔移民家庭,在哈佛大学念过经济和法律,当过律师,眼下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当教授,家庭和美幸福,有两个成绩优异、聪颖过人的女儿。
在引起巨大反响后,蔡美儿表态说,《华尔街日报》上的节选多少有些断章取义,自己的“战歌”并不是一本“育儿手册”,而是一个母亲的心路历程,一种带自嘲的反思。她在采访中表示,东方家教方式的局限在于容易限制孩子们的选择,不适应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她后悔没有重视女儿的个性需求,也后悔有时过于严厉。但她不认同西方理想化的选择和自由,坚信家长更了解什么对孩子是好的,“如果让10岁的孩子去选择,他会永远选电脑游戏的”。
那么,严厉和放养哪个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后代?东方的教育方式是否真是导致亚洲孩子们缺乏创造力的主要原因?西方的“放养”又是否真的过于理想化?该让家长选择还是孩子自己选择?究竟何种教育方式“更胜一筹”?
美式教育:小学轻松、中学紧张、大学更紧张
潘忠礼(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确定什么教育方式更优越的前提,是首先应该清楚孩子教育的目的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增强人的体质。当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有一席之地,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作为贡献的回报而支持自身的生存。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随之提高。
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人们往往会忽略被教育主体,也就是孩子们的愿望和兴趣。有些父母会只关心孩子是否能上名校,是否能有一份耀眼的工作。也许父母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但同时,可能也有很多情况是父母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或希望子女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从而产生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来教育孩子。
鉴于上面谈到的原因和东方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父母会希望孩子成为天才、科学家、领导者和名人。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孩子从小每天早早就去学校,晚上很晚才回家,回到家里做功课到很晚,周末和假期又要上许多补习班和特长班。孩子小的时候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快乐年代,但往往被社会和父母过早赋予太高的期望和责任,使他们过早地承受着他们所不应该承受的压力。
勿庸置疑,中国的学生在奥数等各种国际大赛中名次傲人,使得美国的许多人也大呼美国的教育需要改革。然而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有多少人真正在关心孩子们的快乐?
相比之下,就整个美国的大中小学教育系统而言,具有小学轻松、中学紧张、大学更紧张的特点。这样,孩子在年龄很小时,有充分的时间享受孩童的天真和浪漫时间。到中学后,孩子们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身体和精神上也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和责任,他们的功课因此也随之增加。这样的系统,较为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也可以避免过早的沉重负担而引起对学习厌倦的情绪。
实际上,真正成为科学家和从事高科技的人毕竟是少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这就像社会上需要各种机器,往往是越是专业的机器为生产所带来的效益越大,学生既需要教育,也需要兴趣和天赋,也就是说,对孩子应该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
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早期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他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他们的兴趣所在。没有必要去管孩子的兴趣如何,也没有必要要求孩子学什么都要在该领域出人头地。否则,不光孩子不喜欢,也可能产生厌倦情绪,同时将来孩子的知识面可能很窄。
美国式教育的另一大特点,反映在教育中运用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加其沟通能力。美国华尔街的一份报告称,美国大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时,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更看重的是人的沟通能力。教育不应该是应试教育和读死书,如果在教育中,只强调课程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美国的小学生就有机会参加竞选和演讲,对培养和展示学生的领导能力非常有好处。
美国的教育,无论小学、中学和大学,不仅是教师传授书本上的理论,而且非常重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创造性思维。比如上物理课时讲到抛物线运动,老师会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抛投装置,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设计和制作。大家可以将各自的装置带到学校进行实战比拼,然后老师和学生通过不同的装置来解释其合理性和不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避免了只从书本上学习、过后即忘的问题。
美国的社会为孩子从小就提供了很多机会,使他们了解将来的就业。比如一年一度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观察,参与父母和其同事的工作。美国的许多著名大学每年都有一到两天的开放日,孩子们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前去参观和了解科学技术的研发和进展以及就业前景。很多美国的学校在中学就开始为学生提供将来就业的信息,中学生可以到大学或有关单位去实习。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学生成绩外,会充分考量其课外活动、公益活动、组织和领导能力等。这样,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只会读书,而是具有各方面高素养的全面人材。
确切的说,每个孩子自身和所处的情况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应该有所不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这才是真正尊重孩子并为他们着想。
不能将“虎妈”妖魔化
范先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虎妈”的行为完全是独立思考的价值判断,她让孩子受苦,严格要求孩子,教会孩子自律,对自己将来的人生负责任,最终受益的应当是孩子和社会。
世间一切知识、能力、品质都是靠艰苦的磨练才能获得,懒人、意志薄弱者、投机取巧者、糊涂混日子的人都是与卓越无缘的。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只得到赞美,还得经历挫败,靠自己的吃苦,靠自己的奋斗做个强者,这是一个人心智成长的必需。从这个意义上讲,虎妈的教育方式并非一无是处。
严格本身也是一种人格教育。孩子学好不容易,学坏很简单,如果对孩子没有高的标准,严格的要求,在原则上含含糊糊,过于宽容,甚至放任自流,孩子是很难成才的。当然,普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对于孩子提出的意见和要求,父母要善于倾听,如果是正当的需要,就给予适当的满足,如果父母认为要求不合理,不仅要向孩子解释不同意的理由,而且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溺爱、迁就和顺从,孩子过于自由,会导致孩子无法管教,造成孩子学习太放松,成绩不理想的情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帮助和严格要求,这也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但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办到的事情,做父母的只要适时指点督促即可,切不可越俎代庖。否则,就会让孩子对大人产生依赖性.,容易弱化自立自强的意识。
包办代替固然不可取,但放纵不管亦是父母的失职。在孩子的道德品行方面,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当好表率,另一方面,对孩子的不良倾向,诸如不求上进、意志薄弱、自私自利、骄横依赖等,要及早发现,坚决纠正。
从这个意义上讲,“虎妈”的严格家教方式更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决不要将“虎妈”的家教方式妖魔化。
为人父母要有选择人生道路的智慧
罗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家长严格教育的出发点,应当是让孩子获得真正的人生智慧。只要是以此为目的,不论采取任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方式,都是合情合理的,如果违背了这个目的,那么不论是浪漫激情、还是严加管束,都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这要求家长自己首先就要有选择人生道路的智慧。这是为人父母的第一基本条件,单纯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优秀与否,是片面的。优秀有很多种,不能用一把尺子来度量,不论是拥有一门高超技艺,还是富有个性和创造力,都是好事。其实,这两者也是相通的:真正拥有一门高超技艺、出神入化的孩子,他本身在这个方面一定拥有极高的创造力;反之,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孩子,他在自己全心投入的领域一定会远超同侪。
孩子是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环境,包括了家长、老师和朋友,孩子的自信心、创造力以及学习兴趣,都来自环境的影响。先天的素质倾向,加上本人的用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偏向,最好的教育,是补偏救弊,促成孩子均衡发展,形成真正的高素质。因此,保护孩子童真的兴趣,是环境最该给予孩子的帮助。如果父母能不伤害、不打击孩子自发的兴趣,老师、朋友能善加鼓励孩子的兴趣,那么孩子的兴趣会自然发展成深入的观察,从而产生智慧。
教育没有,也不应该有一定之规。对于孩子,父母需要拿出智慧,该放养的就放养,该管束的就管束。教育就是补偏救弊,令其自身升华,而不是放纵成灾,或者压制成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