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血糖变化趋势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何萍萍

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血糖变化趋势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何萍萍

何萍萍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血糖变化趋势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 采用血糖仪测量并记录接受胃肠道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变化趋势,术前,术后返病房即刻,血糖及胰岛素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24h内血糖较前明显升高,其中术后即刻、术后4h血糖升高最为明显。术后4h胰岛素用量最大。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连续血糖监测,通过对胰岛素的合理应用及适当的术后护理措施可以平稳降糖,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者,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糖尿病;血糖;护理

糖尿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1.34%。约50%糖尿病患者一生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行手术治疗,围术期并发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5倍[2]。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大手术本身可使血糖平均上升2.05~4.55 mmol/L[3]。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时,由于年龄因素,手术的应激反应及外科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特殊性导致患者术后血糖常常难以控制稳定。胃肠道手术后切口愈合较慢,容易发生感染,肠外营养到肠内营养的过渡也对血糖的监测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此类患者术后早期血糖的变化规律,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传统胰岛素静脉输注方法因其诸多影响因素导致了胰岛素进入体内浓度并不稳定。微量泵的应用使临床护士更能准确、及时的用药,精确控制血糖。本文对50例接受胃肠道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48小时内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总结了护理干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至2010年我科收治的50例接受胃肠道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5-85岁(74.4±7.6岁)。疾病诊断:直肠癌12例、结肠癌11例、胃癌11例、腹膜后肿瘤6例、腹股沟疝8例、阑尾炎2例。全组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采用美国Sure Stet Plus血糖监测仪,术前采用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术后均采用胰岛素持续泵入控制血糖,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入病房即刻、术后各时间点的血糖,记录各点胰岛素的用量。当发现血糖过低或过高,及时告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0.0软件包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 术后48 h内的血糖变化趋势 术后12h内的血糖值较术前明显升高,其中以入病房即刻、术后2 h血糖值升高最为明显,术后8 h有所下降,术后12 h、24 h、48h的血糖值与入病房即刻、术后2 h、4 h的血糖值比较,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

3 讨论

3.1 围手术期血糖监测

3.1.1 严密监测血糖 维持血糖稳定 因为每个器官功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胰腺功能不良,手术应激刺激,胃肠手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术后血糖控制是很困难的。为了避免血糖水平继续上升的负面影响围手术期必须加强术后血糖监测。

3.1.2 正确的测量方法,准确的测量结果是保证有效血糖监测的前提 使用前血糖监测,测量应该检查测试批次和血糖仪批号是一致的,两个护士和病人应干净、干燥的手。血液不能使用聚维酮碘消毒,皮肤应该用75%的乙醇,在干涸的血迹。血掌握足够好穿刺深度,当刺痛后的血液轻轻将血液滴在试纸,不要用你的手指直接应用。收集血液没有溢出面积为标准,为保证测定值的准确性。过度挤压,以免稀释血液与组织液。

3.1.3 连续测量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本组观察结果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4 h内血糖波动较大,其血糖变化规律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差异使血糖监控处于摸索阶段。为尽快掌握患者血糖的变化规律和胰岛素的准确用量,自患者入病房即刻起至术后4 h,应1-2 h测量血糖1次。在血糖较稳定后,可改为2 h~4 h测量1次。当发现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或者降低时,即使是在正常范围也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根据情况调整胰岛素泵入速度,减少高血糖及低血糖发生几率。每次测量后要将测量的时间、测量值及胰岛素泵速、推注量等记录于专门的血糖登记表中,以便医生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测量血糖可以动态的了解血糖的变化趋势,为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有力依据。同时,胃肠道手术术中置入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血糖产生的影响,也应作为胰岛素泵速调节需考虑的因素之一。本组资料显示,术后8 h后,由于掌握了血糖变化和胰岛素用量的规律,血糖控制理想。

3.2 护理干预

3.2.1 术前宣教十分重要 术前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糖尿病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应用,低血糖的症状的主要表现和防治措施。与患者术前血糖水平的调整,做好术前准备。术前稳定血糖水平为术后低血糖症的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可以大致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理解后低血糖患者的早期症状也可以更及时发现变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乏力、头痛、意识改变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使用胰岛素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烦躁乱语、出冷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测量血糖,一旦明确是低血糖症,应立即停止胰岛素泵入,给予50%葡萄糖溶液10 mL/h~20 mL/h静脉泵入,同时增加血糖测量频率。

3.2.3胰岛素治疗中的个体差异 本组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患者血糖水平和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不同。我科采用生理盐水稀释胰岛素至1U/mL,以1-2U/h为起始剂量,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控制血糖。这种方法安全、有效、便于计算,可以随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胰岛素用量。在掌握了患者的血糖规律后,个体化治疗是老年糖尿病围手术期降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佟之复,苗俊梅.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A].张蕙芬,迟家敏,王瑞萍.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35.

[2]刘超,狄福松,唐伟.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28

[3]胡绍文,郭瑞林.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29-334

论文作者:何萍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血糖变化趋势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何萍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