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互联网与大学语言类课堂教学的整合与优化研究
◎杨欣榕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语言类学科教学也顺应网络时代特点对其课堂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而当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涌入课堂教学后,打破了原有教学的“生态平衡”。因此,本文将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这一“生态失衡”的现象,并探究改进措施,以期实现教育生态系统的重新平衡。
关键词: 大学语言教学 教育生态学 优化构建
2007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这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各大高校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对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大力推进大学语言学科教学的网络化与信息化。
不可否认,在教学改革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大学语言学科教学的现代化发展。然而,在改变传统的教学生态平衡之后,新型的、加入了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是否已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本文将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研究大学语言学科教学中的失调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优化建立在网络信息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育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而在当代,生态学已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相互交融与渗透,如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则是由美国学者克雷明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是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研究教育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规律的科学”。该理论定义的生态环境包括社会、学校、课堂环境等,生态主体则包含教师与学生。利用教育生态学研究大学语言学科教学,则是研究教师、学生与其教学环境之间为了达到生态平衡而存在的相互关系。
二、大学语言学科课堂生态失衡现象
在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语言学科教学中,教育生态环境、生态主体均发生了变化,这些新的变化交织在一起,必然导致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失调或称失衡,具体变化及失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主体的变化与失衡
1.“教师”生态主体
7~8月份是越冬茬西红柿育苗的关键时期,苗子的好坏是西红柿夺取优质高产的关键。为了保证苗子的质量,应该选择育苗基地的无病壮苗。其标准是:苗高20厘米左右,大小整齐一致,叶色浓绿,叶柄粗短。
虽然教师在课堂利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更现代化,但如何在课堂上适度使用这些信息技术则成为保持教育生态环境平衡的一大关键。因为有些教师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对PPT的制作过于费心思,使得课堂形式大于内容;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新鲜感一旦消失,又回到了之前被动学习的状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PPT及教育技术手段,对教师、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教师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还要兼顾如何操作、使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他们感到课堂时间非常紧迫,尤其遇到设备问题时,还会影响正常教学进度。
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其学习外语的直接动机是通过考级,取得证书。在大学语言学科课堂上,面对教师所展示的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主的内容及相应使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时,大部分学生感觉不适应。这一现象在大一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原有的、以高考为靶向的教学模式,而到了大学阶段则表现得无所适从,甚至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教师这样教,学生能过级吗?如果不能,那上这门课又有什么用呢?
河道工程配套后,水库就可以正常进行防洪调度。水库汛限水位为937 m。当遇到标准以内洪水时,水库按下游有保护对象方式进行调度,开启输水洞及泄洪洞闸门实行控泄,使Q泄≤Q安,也就是最大泄量小于等于598 m3/s,使水库水位保持937 m,如果来水流量大于最大下泄流量,则水库水位升高,水位升到的最高值,即为防洪高水位。
(二)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失衡
首先,对于生态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失衡,需要教师在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下采取平缓过渡的方式,逐渐强化“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并在培养能力这一课程要求和学生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待学生适应后则可倾向于能力培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等手段加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并发挥好课堂“主导者”的角色,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考查其课上、课下的学习效果。
2.“学生”生态主体
根据教育部要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学语言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而不是应试能力。因此,该校承担大学语言课程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借助PPT、音频或视频资料以及管理课堂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如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方式,分别从听、说、读、写等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使得教学模式现代化、信息化、多样化,努力实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三、大学语言学科课堂的生态优化构建
近年来,教育生态环境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资源环境变化。笔者所在高校资源环境的改变主要是教师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主要采用课本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配备录音机播放助力。与传统授课模式不同,网络信息环境下,教师主要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能够帮助其管理课堂的教育技术软件、APP等,进行授课和班级管理。
通过对教师与学生这两大生态主体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已处于失调状态:教师很积极地在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推动课堂,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并不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而依旧关注考级相关词汇、语法及应试技巧的掌握。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二者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不平衡、不和谐的状态,即教师充满热情地授课,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没有做到积极参与,遇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则利用网络敷衍了事;学生的消极状态削弱了教师的热情,进而对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对于信息技术造成教育生态环境失衡这一现象,需要提高教师对多媒体及教育技术手段(如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的应用能力,必要时可以采取集体培训、讨论、座谈的方式,或开展优秀教师多媒体示范观摩课等形式,引导教师适度、正确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与此同时,还应提高学生使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并利用网络资源扩大其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他们更多地进行语言的有效输出。
四、结语
本文借助教育生态学相关研究理论,结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学语言课堂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优化与构建大学语言教学生态平衡的尝试与策略,以期促进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语言类课堂教学效率,并为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提供参考。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家专注四轮驱动以及全地形SUV的汽车品牌,自1948年品牌诞生以来,全地形路况下的游刃有余更像是DNA般存在于每一辆路虎车中。而作为路虎品牌车型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如今的全新一代发现则需要展示自己符合时代的野性与坚毅。从SUV车型诞生开始,综合实力便是SUV车型一项重要的指标,人们一直渴望用一辆车解决所有的出行需求,而路虎发现的诞生则证明全能性不再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泛泛而谈,而是面面俱到。当然在这种全能的性格中,人们的需求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细化。
自从当上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公司的常务副董事长,杨永强一有空,就去大包干纪念馆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彭小飞.大学英语教学失调现象透析: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
[3]任丽.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基于山东省三所高等院校的教学调查[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4]张索环.论生态学对英语教学研究的适切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改项目“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6JG014Q)。
(作者简介: 杨欣榕,女,硕士研究生,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标签:大学语言教学论文; 教育生态学论文; 优化构建论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