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继盼 张赫 刘景龙 孙传宁 杨宏池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
摘要:电力事业是支撑社会正常有序运行的支柱型产业,对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持人们的日常生活意义重大。可以说,现代社会对电力事业的依赖程度非常之深,因而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而高效的运行是必然的趋势。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内外因素而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转。在日常的工作中,对电力设备的检修是其必然环节之一,但传统的检修方法效率较低,投入较大。文章结合工作经验,浅谈电力设备传统检修的弊端与状态检修方式应用。
关键词:电力设备;传统检修;状态检修
只有有效加强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才能切实的确保我国的电力设备得到安全正常的运行,并且检修工作的开展与电力设备中相应的利用率、设备使用寿命、操作的事故率以及相关人力物力的消耗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电力行业的具体运营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对电力的实际需求、供电的可靠安全性以及供电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力行业中传统的电力设备的检修体制己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电力行业必须采取新型的检修方式展开相应的工作。
1我国电力设备传统检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1.1电力行业传统的事后检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设备的事后检修不是一种主动的工作模式,并且不具备高度的预见性,一定程度上给整个电力企业的运行带来了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在日常生活及日常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了供电事故对人们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给一些企业的运行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想要推动供电事故处理的效率,电力公司必须要事先准备数量较多的原材料以及一些零配件,这种情况极大的造成了库存的增加并大大的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使得检修的实际费用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并且事后检修的方式存在着时间紧迫以及任务繁重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相应的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时间,经常会对操作程序进行简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在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中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以及其他操作事故出现己经十分常见。很多的电力行业工作人员为了抢到相应的任务,通常在没有全面弄清楚事故出现的原因以及事故的根源就展开工作,一方面造成了材料使用的浪费,另一方面大幅度的增加了电力企业的劳动强度。
1.2电力行业传统的定期检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经济的发展自然带来了操作设备的增加,电力设备的定期检修就必须增加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因为检修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使得定期检修工作没有极高的性价比,在劳动生产率上大大得到了降低,与新时期的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经营模式己经产生了极大的出入。定期检修模式通常会导致企业一些正在运行的状态出现停运,使得电力中一些完备的电力网承载了更大的压力。在电力设备一旦因为过度的检修导致设备出现了频发的拆卸,从而使得整个检修工作的展开留下了一些设备隐患、在电力设备的频繁定期检测工作,并不能在每项作业的进行中安排科学合理的自然环境内,不良环境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检修质量。定期检测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了检修的工作量,有效的根据具体的设备检修工艺将每一项要求都进行落实,使得整个检修过程的断电时间超过了电力网能进行安排的断电时间,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对检修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方式的应用
状态检修就是通过检测手段来了解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展开故障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最佳的故障检修时机。状态检修在外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收效甚佳。这种状态检修方式在我国尚未普及,但目前发展态势较好,且大多电力设备实时监控装置早已趋近成熟,状态检修工作具有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可预见性的电力设备检修方式,状态检修能够有效地避免故障检修,是现今理想的设备检修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方式具有下列几种优势:第一,状态追踪方式能够使我们时刻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第二,状态检修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减轻故障设备影响;第三,极大地减少了停电次数,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更好地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第四,减少检修工作量,缩减人员开支,将其企业运营成本。状态检修预测还能够减少设备部件的更新速度,节省大量的部件储备开支。
3状态检修的具体思路
3.1实现状态检修的基本前提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实现的前提:完善的设备管理体制和检修质量管理体系,高素质的检修、运行、管理队伍,灵活有效地设备运行形式,先进的测试和分析设备。
3.2确定设备重要度
电力系统内设备繁多,难以对所有的设备都进行监控,且也没有这种必要,只需对设备的重要度进行有效地评估,并对重要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即可。其中,电力设备重要性的评估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和蒙特卡罗仿真法等方法来实现。
3.3确定设备功能
设备功能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界定,仅从使用目的和状态检修的角度来看,可以划分如下:主要功能、次要功能、多余功能和保护功能,具体界定条件如下:(1)主要功能:设备检修的核心部分就是针对设备的主要功能,其关键就在于电力设备主要功能的确定,所以必须对此高度重视。(2)次要功能:电力设备除了主要功能外,还有很多其他保证主要功能正常进行的辅助性功能,这些辅助功能如果出现故障会影响主要功能的正常使用,有些具体设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次要功能出现故障引起的后果比主要功能还要严重,因此我们对电力设备的次要功能也必须有清楚地认识。(3)多余功能:电力设备的有些在某个具体的工作环境里可能没有实际的作用,但又因为保持设备的完整性原因等必能除去的功能,就是多余功能,一般设备检修中可不予考虑。(4)保护功能:电力设备有很高的安全性要求,同时也要求连续性,因此电力设备都是有完善的保护装置的。保护装置及其保护功能的存在本身就能显著地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反过来也就使得保护装置自身的故障检修需求低。
3.4确定故障模式
电力设备故障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功能性故障和非功能性故障,很明显,功能性故障要比非功能性故障严重的多,状态检修重要的就是保证电力设备的功能性不受影响。因此电力设备功能的确定,对状态检修是很有意义的。且必须按照故障的严重程度将故障分为以下四个等级:灾难性故障、致命性故障、临界性故障、轻度故障。实际上,出现最多的是临界性故障。
3.5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
在上述工作都做到位后,状态检修的核心部分就可以正常展开进行。可以看出,设备状态检修是离不开监测系统和诊断系统的支持的,可直接介质损耗监测系统等来实现连续完整的自动监测、数据记录和存储、实时工况分析以及异常报警。
4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带动了电力行业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以设备运行状态为根本,加强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的改善与更新。本文围绕着我国电力设备传统检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方式的具体应用以及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思维方式三个主要的方面展开了论述与分析,希望能有效克服电力设备中传统检修方式的缺陷与问题,加强状态检修方式的广泛应用,提高电力设备检修的测试工作水平,从而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得到安全健康的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供电企业设备状态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刘钧,郭靖.企业技术开发.2014(30)
[2]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比较漫谈[J].高岩,白蕊.民营科技.2013(09)
[3]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和分析[J].王向伟.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
[4]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方法[J].黄建,胡晓光,巩玉楠.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12)
论文作者:董继盼,张赫,刘景龙,孙传宁,杨宏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电力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功能论文; 方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