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技巧4 预估行为,提早干预
教师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何在事态出现之前就预估到幼儿的行为并进行干预。通过对儿童行为特点的观察和研究,你可以学会预估特定的情境。
许多孩子的行为都是可以预估的,有的孩子在特定环境中,总有一小段时间由于各种刺激(光、声、活动)而不知所措或者作出消极的反应。如果你观察一个孩子后得出结论:这个孩子只有与另外一个孩子一起玩时才不表现出侵犯性,那么你就可以让他在那一小段时间里只与那一个孩子玩。如果你知道另外一个孩子在午餐前需要独处,你也可满足他。同样,如果你发现离园前一个孩子很累了,你也可以给他一些额外的休息时间。
除了对孩子的侵犯性行为进行预估以外,有时还必须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预估,这种预估往往与行为强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上课的时候,一个胆小的孩子想回答你的提问,但又不敢举手,如果这个细微的动作被你看到了,那你就可停下来说:“××小朋友想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人家为他鼓掌吧。”这样的鼓励往往能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并使他为获得你的注意而感到自豪,同时也帮助孩子培养了独立行动的勇气。
“预估行为,提早干预”除了需要机智和敏捷的观察外,“行为强化”往往不可缺少,而“干预”的重要技巧则是“转移行为”。
技巧5 转移行为
“转移”是指把孩子的注意从当前的活动迁移到另一项活动上去,这种转移是教师对孩子行为所采取的积极的约束。当玩具比较少时,他可以自然地建议孩子:“没有轮到你的时候,你可以玩飞机和碰碰车。”当田田和思思在“娃娃家”游戏中不愿合作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建议:“田田,颖颖正在找你玩呢,你不是很想和她玩吗?”这样,田田就能找到新的游戏伙伴。
在运用转移性陈述转移孩子的行为时,教师的口吻应是建议性的、启发性的,切忌以命令或者责怪的方式代替善意的诱导。转移性陈述一般只用于转移孩子新的不良行为,对那些已经得到负强化的不良行为,转移性陈述的作用可能并不大。这时,惩罚可能是最好的手段。
当你运用“转移”的技巧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骗孩子。否则,孩子将会从你的行为中受到一些消极的影响。
技巧6 对事不对人
“对事”是指教师对孩子当前的行为或者所做的事情进行评价,如“我不喜欢你把饭菜都掉落在地上”。而“对人”却是对孩子的品行或人格进行评价,如“你真讨厌,又把饭菜搞得满地都是”。显然,“对事”可以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而对人只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或者滋长骄傲情绪,获得一种优越感。
对孩子的积极行为,“对事不对人”的技巧同样适用。比如对孩子说“我很喜欢你画的画”,就比说“我很喜欢你”要好得好。
当然,有时你内心里真的不喜欢某一个孩子,但你要让孩子知道,你不喜欢的是他那种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往往,说“我不喜欢你打人”比说“我讨厌你”更有作用,因为后者包含了孩子所有的行为,而前者只涉及到你不喜欢“打人”这种行的。虽然如此,但孩子极有可能不容易区分这两者的差别。这用不着担心,找个机会鼓励孩子就可能达到目的。比如,你有意识地走到孩子眼前,对他说:“我很喜欢你今天用积木搭的那座房子。”再找一些机会表达由衷的夸奖,但不要在孩子还不够表扬的时候去使用这种积极强化的技巧。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他自己该不该受表扬,不要骗他们。
技巧7 同一行为,不同对策
尽管行为的结果相同,但你必须区别对待,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当时的特定情境是不会完全相同的。比如,一个中班的孩子在别人抢他的玩具时,挥拳打了另一个孩子,而一个大班的孩子趁老师不在时也打了别的孩子,这两种情况你认为能用同样的技巧来解决吗?回答是否定的。而且,即使在同一个班上,在同样的情境下,你也有必要考虑采取不同的策略,因为某些技巧用在这个孩子身上可能奏效,而用在别的孩子身上效果可能就不会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前面说过的“打人”,一方面,孩子打人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为了报复,有的是出于自卫;有的是一种习惯反应,而有的则可能是被逼迫的结果;有的可能是一种模仿,而有的则可能是借助于家长的权势。另一方面,孩子打人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争抢玩具,有的是为排队喝水,有的是为分点心……因此,你得学会作深层次的观策,认真分析原因,然后决定采取什么策略。很多技巧是可以迁移的,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有些技巧却不能想当然地迁移。否则,你就很可能误解某些孩子,使自己陷入困境。
对同一种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价时,虽可采取不同的策略,但同时又要注意公正性和一致性,可以引导孩子互相评价,然后向孩子解释为什么教师应该那样处理,比如撕烂了图书,弄破了玩具等。
综上所述,指导孩子行为的技巧是多方面的。在学会每一种指导技巧之后,你很有必要把它们彼此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事实上,指导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学问,许多方法是不能孤立的、片面地加以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