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对社会变革的理解_社会改革论文

唯物史观对社会变革的理解_社会改革论文

对社会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唯物主义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社会改革的历史普遍性和历史必然性,社会改革的动力问题,社会改革的选择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改革具有历史普遍性与必然性,社会改革的直接动力是人的需要,社会改革具有主体选择性。

关键词:社会改革;直接动力;主体选择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制约着社会生活的其它矛盾。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都应从社会基本矛盾中求得解答和说明。从社会基本矛盾及矛盾运动中,我们可以给社会改革下这样的定义:社会改革是在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需要。也就是说,社会改革是某一社会形态当中具体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变革。社会改革在人类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它是人类的一项创造活动,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一种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领会社会改革,对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 社会改革具有历史普遍性与历史必然性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社会改革的历史普遍性,不是讲在某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中普遍存在,而是指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都存在。恩格斯在论述社会主义时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和其它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①恩格斯在这里不但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必然性,而且指出了改革发生于各种社会制度的普遍性。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以往经历的各个社会形态都发生过社会改革。原始社会,进行了从血缘家庭到氏族公社的改革,从母权制氏族到父权制氏族的改革等等。奴隶社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如在世界古代史上,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对政权机构,军事组织,贡赋和税收等进行了改革。公元前594年,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进行了有名的“梭伦改革”。在中国奴隶社会史上,周公制礼就是典型的社会改革,“礼”是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在中国,从秦朝到清末,几乎每一个朝代都发生过社会改革,如商殃变法、王莽“托古改制”,王安石变法,朱元璋力改元政之失,实行改革等等。“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改革比较典型的一次,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期的改革家”。资本主义社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就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从个别企业的独立经营,自由竞争到同行业联合经营的托拉斯再到国家干预经济以至跨国公司。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虽然还不长,改革也是经常发生的事。20世纪初,列宁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由于客观形势的需要,苏联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是到了1921年苏联进行了社会改革,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也是不断的改革过程,例如在政治体制上,我们经历了把人民公社改革为乡人民政府的过程;在经济体制上,我们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

以上讲的改革都没有改变同一社会形态的根本制度,是在根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具体制度的变革,即社会改革。由此可见,社会改革在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上都普遍存在,也将在以后的社会形态中普遍存在。

社会改革发生于各个社会形态之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有其深刻的客观依据。社会改革同社会革命一样,它的依据存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之中。我们知道,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在某一具体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开始都是由基本适应走向基本不适应。基本适应时,有部分不相适应的地方,克服部分不相适应的东西,就产生社会改革的要求,基本不相适应的时候就产生社会革命的要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由基本适应走向基本不适应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力每发展到新的水平,不相适应的东西就越多,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相对社会形态的更替来讲)。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是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由基本不适应到基本适应,是周期性交替出现的,因而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是交替出现的,不能互相取代。

社会革命是历史的进步,社会改革也是历史的进步。如果认为社会一有矛盾就让其扩大,等待社会革命去解决,这是忽略社会改革的进步意义。社会改革一方面是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各种具体的管理制度,实现生产力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现实结合,直接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社会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进行调整和变革。社会改革就其社会功能、结果或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深远意义来说,它是一场革命。

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现象,我们只有辩证地把握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的时机,才能少犯或不犯“左”倾右倾错误。

2 社会改革的直接动力是人的需要

社会改革是人类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在人类社会运动中有种内在的动力促使社会改革。

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一般经历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两个过程,因此社会改革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及矛盾运动。社会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要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革来解决,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要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来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要通过上层建筑的改革来解决,上层建筑的内在矛盾要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意识形态的改革来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改革的根本动力是从根本决定意义上讲的,各种社会矛盾都为基本矛盾所制约、决定,社会改革的直接动力却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可划分为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两部分。生存需要是指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发展需要是指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需要,表现为求知活动,审美活动,实现人的价值等等。社会改革是活生生的过程,着眼于人的需要的具体问题,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具体地历史地进行的。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直接地或间接地变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从而发展社会生产力。具体问题存在于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途径之中,只有创造一种能满足社会生产主体需要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才能发展生产力。要创造满足生产主体需要的社会环境,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最直接的需要,因此,人的需要是改革的直接动力。

社会改革的直接动力,是对社会改革的根本动力直接、生动、形象的说明。生产力可以讲是人为满足需要在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作为社会关系的核心的生产关系,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的社会结合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就是“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②,即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方式。人的需要总是向前发展的,是永远不可能有终点的,从而驱使人们不断地寻找满足需要的新途径,使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合理。

人的生存需要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社会改革最强大的动力。“人的需要中最基本的最强烈的最明显的一种,就是对生存的需求。”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必须确定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④人类所经历的五种社会形态,物质生活资料并不是很丰富,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人们为生存而奋斗。满足生存需要是人们从事劳动的基本动力。在原始社会,单个人无法与自然抗争,为了生存,形成相互之间的劳动协作关系,自发改革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协作关系,由血缘家庭关系改革为氏族关系。在奴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的生存常受威胁,尤其是奴隶。饥荒年代,没吃没穿的奴隶就会联合起来从奴隶主那里夺取生活资料,奴隶主的生存也受到威胁,奴隶主阶级有时就会放弃武力镇压的方法,代之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措施。在封建社会,农民为了自己的生存,一生劳苦,在风调雨顺,人口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勉强生存,社会尚可稳定,一旦出现天灾人祸,饥饿威胁着农民的生存,农民起义必然发生。统治阶级看到了这点,一旦社会出现威胁一部分人生存的预兆时,他们往往要进行社会改革,用发展生产的办法来解决阶级对抗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饥饿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但实际上饥饿仍威胁着一部分人的生活。只要这个问题存在,人就有生存竞争,表现为职业竞争,社会地位竞争。社会改革首先考虑的是人的生存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也是如此。我国改革从农村开始,是在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温饱问题的背景下开始的,它的直接驱动力是人们的生存需要。我们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制定的一种措施。

人的发展需要同样推动社会改革。发展需要在社会改革中所占的动力比例将越来越大,它是未来社会改革的最强动力。人最终获得解放的基本条件是人得到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每一发展和新的发展需要都推动社会改革。人在满足生存需要后,就有对舒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在物质生活中,不仅要有吃有穿有住,而且还要吃好、穿好、住好;在精神生活中,人们不仅要有天伦之乐,还要有增加闲暇的时间,提高休息的质量的需要。人人都在追求满足发展的手段,一旦他们觉得现行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阻碍了他们获得这种需要,就产生强烈的改革愿望。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求知需要,需求改变劳资双方的被支配与支配的关系。工作交流的需要,就有改革地方行政法则的需求。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形态,本质上它不阻碍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广大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但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旧体中摆脱而来的,带有旧式分工的痕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还不很高,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还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这就存在着公平与竞争,自主与服从的矛盾。人的发展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改革来不断解决这两对矛盾。例如,以前我们过份强调公平与服从,农民是队长派工,吹哨出工,干部监工,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既始终处于受人摆布的被动地位,又处于为生存奔波而没有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因而不能在生产中通过创造活动来发展自己,又不能在闲暇时间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自由活动来充实自己。国家干部,工人被固定在某一岗位后,再流动的机会很少,重复机械地做某项活动,个人发展受到限制。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身完善和发展正在改变这种状态。在农村,我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以生产活动的自主权,业余活动的自主权。在人事制度上实行聘任制,实行双向选择,促进人才流动。这些改革措施正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而采取的。

3 社会改革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选择活动

各个阶段、阶层、集团、个人都有自己的改革主张,都希望社会改革向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进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权、政策具有历史继承性,在继往开来的政权、政策的发展中,人们只能选择一种改革方案。究竞选择哪种改革方案,由社会改革主体选择、决定。社会改革主体对社会改革方案的选择具有选择性。社会改革的选择性是指社会改革主体对社会改革方案的探索、取舍具有选择性。

社会改革具有历史选择性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我们讲的选择是多元意义上的理解选择。在A条件下,有可能选择B或C,当选择B时,B又作为新条件,又有E或W的选择可能。但无论怎样选择,归根到底历史总是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方向发展。社会改革具有选择性,但选择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无所限制的。相反,社会改革本身至少受三个方面的限制: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现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状况;三是社会对改革的要求。如果忽视这三个条件,任何改革方案都会被否定。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的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在当时不能实现,主要是在中国缺乏当时实现这些制度的历史条件。同样,伊朗前国王巴列维因为无视本国的历史条件和人民的民主心理承受力,曾向其生活在封建意识壁垒中的臣民们大力鼓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其臣民却接受不了竞群起而逐之,使其人亡政息。

社会改革方案的选择过程往往是:生产主体最先提出改革要求,决策主体最后决定。当生产主体觉得自己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受阻,就向社会决策主体提出改革要求。社会改革决策主体的内部开始分化,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首先解决生产主体,才能使自己得到解放,慢慢地接受改革主张,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整理、调整,最后实施。生产主体成员并不是同时提出改革主张,生产主体内部的改革主张也不一致。各种不同的改革方案最初一般存在于少数人的头脑中,单凭赞同某一改革方案的少数人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社会改革的,必须争取改革决策主体的支持,通过对决策主体的游说,向社会著书立说,进行长期的宣传。在阶级社会里,当改革主张不同时,就存在争取决策主体支持的力量较量,表现为党派竞争,阶级冲突等。只有争取决策主体支持的改革主张方能成为现实。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生产主体与决策主体是一致的,生产主体即决策主体。改革理论源于人民的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是这样,我们选择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方案。

从整个历史的发展看,社会改革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决策不科学化不系统化向决策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过程。决策科学化系统化与民主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民主化程度越高、越能避免改革的选择失误。民主是社会改革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决策主体的人越少,主观和客观的偏差就越大。争取民主是社会革命一步步得到的,资本主义民主是靠资产阶级革命得到的,它比封建社会有较高程度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改革的决策科学化;社会主义民主是靠无产阶级革命获得的,民主集中制是它的重要内容,集体领导为避免改革决策失误奠定了基础。由于封建家长制观念的影响,集体领导在某些方面流于形式,民主也有不完善的地方。社会主义的改革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创造活动,更要使决策科学化,因此,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目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收稿日期:1994年12月23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

③[美]戈尔布.《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页。

标签:;  ;  ;  ;  ;  

唯物史观对社会变革的理解_社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