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1)
【摘 要】新海连大厦按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建造,项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通过室外采用生态停车场,增加透水地面面积,设计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用于绿化浇洒及景观补水,采光天庭和采光中庭设计改善室内大空间采光效果,建筑设计完善的智能化系统等。达到了绿色建筑二星指标要求。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Xinhai Ev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actices
Wang Xu-dong
【Abstract】Xinhai even building designed and built according to green building two-star standard, using the project as a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n the form of renewable energy, through the use of eco-outdoor parking area increases permeable ground, rainwater recycling system designed for green and poured water landscape, lighting and lighting heaven atrium designed to improve indoor big space lighting effects, sou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telligent systems. Green Building Index reached a two-star requirements.
【Keywords】Green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2-0018-02
连云港新海连大厦是连云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创智街区内的标志性建筑,创智街区五大生产性服务功能:总部经济、金融创投、创新研发、咨询中介、人才培训,均围绕新海连大厦布置。该项目2010年12月年完成施工图设计,2013年6月建成,总建筑面积49867.97m2,主要功能为办公、会议。设计时期全国正处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阶段,建筑行业相应提出绿色建筑理念,这一理念也符合连云港开发区创智街区“智慧、生态、环保”的发展要求,因此,新海连大厦在2010年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成为连云港市第一个获得绿色建筑设计“二星”标准的建筑。
1.新海连大厦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
1.1 规划选址
新海连大厦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果山大道西,黄海大道南,周边公共交通便利,现开通了三条公交线,站点距新海连大厦约100m。基地内建设前现状为盐碱荒地,没有农田水系湿地,也没有保护区,属于建设用地,地质条件良好,周边均规划为商务办公用地,规划选址合理,适宜建设。
1.2 室外环境
建筑布局合理,整体呈西南朝向,正面获得极佳的东、南朝向。建筑充分考虑当地冬夏季风向,夏季通风良好,冬季避开主导风向,利于日照采暖。室外风环境模拟显示冬季室外行走舒适,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顺畅。建筑周边环境优美,无噪声源和污染源。
1.3 地上地下空间利用
建筑室外景观设计采用了乔木、灌木、地被等多层次、多样性植物;设置生态停车场,透水地面面积为45.7%(大于规定的40%)。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地下建筑面积4052m2,建筑占地面积5888.4m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68.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海连大厦室内环境质量设计
2.1 室内自然通风、采光
项目建筑整体朝向可以有效引导自然通风,对建筑室内、外风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建筑室内空气流动状况良好,穿堂风效应比较显著。所有室内空间包括辅助空间(楼梯间和卫生间)都有自然采光和通风。房间的自然通风量大于相关标准所要求的最小新风量,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项目92.83%的主要功能空间满足采光最低标准要求,主楼大厅部位采用采光井改善室内采光效果,辅楼设置中庭改善室内采光。大厅及周边空间100%达到采光的最低标准要求。
2.2 维护结构热功性能
项目按照65%节能标准设计,热桥、屋面均有防结露,防潮措施,最不利热桥和屋顶部位冬季无结露、发霉现象。
2.3 室内空气质量
主楼地下室停车场设置2个CO监测探头,二楼多功能厅和三层会议室等人流密集区设置7个CO2监测探头,实时监控室内空气质量。CO、CO2监测器分别与最近的DDC控制器连接,接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系统),通过此系统监控空气质量,并实现根据监测的信号自动调整排风系统和新风系统功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3.新海量大厦节能与能源利用设计
3.1 建筑节能
本项目所在地连云港为寒冷地区,建筑主要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优良的节能围护结构,按照甲类公建节能标准设计。建筑外窗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外窗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3.2 照明节能
本项目供电采用10KV市网双重电源,根据供电部门规定另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组。照明设计包括一般照明和应急照明,根据国家有关规程规范选用节能灯具,并采用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手动直接开启或关闭某区域的灯具,在照明控制系统上,监视被控区域灯具开启状态,也可以设置时间管理程序,在某个时间区间,自动开启或关闭被控制的某区域灯具。
3.3 可再生能源利用
本项目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相结合的方式,选用螺杆式水地源热泵机组3台,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1台,空调水系统闭式一次泵系统。地下设置集、分水器,集中控制水循环。
3.4 高效能设备和系统
本项目设计能耗管理系统,对照明与插座、各层空调分回路、冷热源机组、动力等分别进行能耗独立计量。采用多功能计量电表,能耗计量远程传输,实现对各能耗进行统计分析。
4.新海连大厦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设计
4.1 水系统规划
本项目的供水水源为场地外的市政管网引一根DN300进水管,接入用地红线经总水表后,作为生活消防水源。市政水压为0.18MPa,本楼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地下一层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一层至九层为由低区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十层至十九层由高区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
4.2 节水措施
本项目所有卫生器具和配件采用节水、节能型优质产品,并采用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技术,同时采取减少管网漏损措施。选用性能优良的管材,采用管道涂衬技术;采用新型管道及连接技术;选用性能高的阀门、零泄漏阀门等。
4.3 非传统水源利用
本项目收集屋面、地面雨水,雨水经过过滤消毒满足水质要求后用于绿化、道路浇洒、景观供水等。蓄水池体积为200m3,采用PP模块组合水池,所有构筑物单元均在绿化地面以下;雨水过滤系统采用多介质过滤器,符合雨水回用处理简单这一原则。本项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18.1%,绿化灌溉采取喷灌的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5.结束语
随着我国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加认识到节能环保重要性,节能环保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主题。现如今,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必备组成部分,当代建筑师应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贡献。
论文作者:王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8
标签:建筑论文; 采光论文; 连云港论文; 大厦论文; 项目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知识》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