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思维过程拓宽思维渠道_思维品质论文

重视思维过程 拓宽思维渠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论文,重视论文,渠道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教学的主要构成体是师生的相互活动,它是形成良好思维过程与多种思维渠道的最佳场所。优良的思维品质总是伴随着学生接受知识时的思维过程而逐渐形成。教学中如果注意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会及时地调整教的程序,促使学的升华,提高所形成的思维品质的质量。下面就以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渠道为重点,结合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实验教材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再现思维过程,形成学习的心理机制

在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自己思维的痕迹中得到较强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能提高能力,从而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心理机制。

1.在教中引导参与。

知识的形成要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往往注重知识的结论而忽视形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如果针对学生这一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使教真正服务于学。

例如在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时,“比较的大小,有几种基本方法?”(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实验课本六年级补充教材第18页例5)教材中出示了二种“基本方法”(略)。

这两种比较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也可以看作是比较分数大小的一般方法,教学中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以后,让学生总结概括分数大小的比较有哪些方法。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找出化小数法,找中间数法、十字相乘法、与1差法、过半法等多种方法。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思维活跃、多变,无形中形成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以致对同一知识的运用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这种前提的存在依赖于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这种引导又离不开问题的设计。恰当准确地向学生提出富有参与意识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中所形成的数学概念,都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而完成的,所以说一切概念都是抽象和思维概括的结果。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去,就要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研究、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抓住本质的特征。能够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结论就不单纯是文字的记忆,而是对概念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只是让学生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观察分子、分母的数字变化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几个问题:①分子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②为什么不变?③为什么是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而不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④乘以0、除以0为什么不行?这样分数基本性质的本质属性就抓住了。

2.在教中实现教与学同步。

思维过程的再现,依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这种活动如果是教者单方面的,那么就不能形成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促使教与学的同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学生学习的内趋力是形成教与学同步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动力。而只有当思维的目的符合学生个人的欲望时,才会产生这种动力。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结合数学教材本身的丰富的感染力,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愉悦情境。如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教学,教学时先出示下面的三幅图。

教者可以根据图提出问题:按角分你能确定三个袋中各装的是什么三角形吗?学生的判断肯定是模糊的,随后教者肯定地说出第一个袋中装的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袋中装的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袋中无法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显然学生对教师所做的结论持怀疑、惊奇的态度。这种疑问和惊奇,极大地激发起儿童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使学习成为学生强烈的精神追求,同时赋予儿童内部智力活动以明确目的性。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势必就形成一股内趋力,这样就促发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是形成教与学同步的保证。小学生思维注意的延续时间相对较短,而且注意的目标常常是分散的,并且含有很大的无目的性,教学中就要充分地抓住学生有效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做到讲和听的统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小英家第二季度用电84度,比第一季度节约了,小英家第一季度用电多少度?这是一道分数应用题,教学时要把学生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到关键之处。首先用线段图反映题中的数量关系。

线段图出现后,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图上的具体数量上,只有把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到隐含的剩下的与其相对应的84度融为一体,以此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教与学的同步,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除上面谈到的以外,它和教师的学识、课堂教学语言以及教学手段都有直接的联系。无论怎样在教学中都要使教师准备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这对师生心理同步发展是有益的。

二、拓宽思维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人的思维发展经过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几个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以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复杂局面。拓宽思维渠道就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寻求最佳的解题思路,达到思维的高度敏捷与灵活。

1.创设情境,抓住技巧。

小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教学中只有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情境,抓住思维技巧,才能帮助学生拓宽思维渠道,形成思维能力。因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对于所给数学问题的解答上,还表现在解答过程中动用数学思维技巧的科学性、灵活性及其广度、深度上。其外在表现主要是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水平状态,也就是基本数学思维品质。所以,只有在拓宽思维渠道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质量有所提高。

例如“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全部的,第二天工作效率提高了25%,比第一天多耕了15亩,第二天耕了多少亩?”(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实验课本六年级补充教材第96页例10)教材中出现三种解法(略)。

学生在比较三种解法的过程中既开阔了解题思路又抓住了解题技巧,这种情境的创设是教学中的积极因素。思维技巧是融汇于思维过程中的,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展示思维技巧的机会,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运用知识,亲自实践。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教中不仅要注意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也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尤其是要注意到学生自己的亲自实践,通过实践自己拓宽思维渠道对思维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实验课本六年级补充教材中的关于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设计,通过正方形、长方形引入到其它几种平面图形的割补、拼合,求出不同的几何图形的面积。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自己探索出新知识的过程。

由于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那么学生就无形中地萌发了学与用相结合的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主体意识。

标签:;  ;  

重视思维过程拓宽思维渠道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