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采用门冬胰岛素30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的对比分析论文_柳晶

2型糖尿病采用门冬胰岛素30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的对比分析论文_柳晶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与对照组(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各34例,采用每日早晚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早餐后2h、晚餐后2h、睡前22:00血糖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2次/d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2型糖尿病

Comparison of insulin aspart 30 and protamine biosynthetic human insulin 30R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sing insulin aspart 30 and insulin glargine treatment of 30R. Methods: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years in our hospital,68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Application of insulin aspart 30 treatment)and control group(Application of Protamine Biosynthetic Human 30R insulin therapy)with 34 cases in each,the daily morning and evening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sulin aspart 30 and insulin 30R,were observed for 12 weeks. The difference of blood glucose and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and hypoglycem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7 time points after 8 and 12 week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12 groups.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breakfast,2h,2h after supper and at 22:00 before going to b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O.05). Conclusions: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 injections of insulin aspart 30,D,are more effective than human insulin 30R in controlling postprandial 2H blood sugar,reducing the risk of hypoglycemia and providing patients with more flexible mealtimes.

Key words:insulin aspart 30;Protamine;bovine insulin synthesis;human insulin 30R;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是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致病因子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胰岛素分泌缺陷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机体胰岛功能降低。严格糖尿病控制是防止慢性并发症的最关键方法和最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研究的深入,对胰岛β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逐步加深,不断有新的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胰岛素剂型问世,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方法越来越多。本文就不同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与对照组(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各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已明确有恶性肿瘤及重度感染。68例患者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55.6±11.3)岁,糖尿病病程2~18年。两组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合并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数量和糖尿病病程的均值相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严格糖尿病饮食,每日活动量相对固定。均停用口服降糖药物,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分别在早、晚餐时或早、晚餐前15~30min进行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分别在早、晚餐时或早、晚餐前15—30min进行皮下注射。起始两周各组患者每日多次测血糖,每3d调整治疗期问记录低血糖事件,有明显低血糖症状或血糖<3.9mmol/L定义为低血糖。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早餐后2h、晚餐后2h、睡前22:00血糖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随着病程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血糖控制也逐渐困难。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导致血糖总体水平升高以及血糖波动性增大。近年来,认为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子,随着餐后2h血糖的增高,心血管事件的病死率逐渐增加,而空腹血糖与心血管事件无关。由于门冬胰岛素30同时提供基础、餐时胰岛素,且比预混人胰岛素更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安全有效,注射次数少,应用灵活,因此使其成为中国2型糖尿病起始胰岛素治疗的合理之选。门冬胰岛素30是一种双时相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含有30%可溶性门冬氨酸胰岛素和70%精蛋白结晶门冬氨酸胰岛素,其中的游离门冬胰岛素具有快速起效、快速达峰、快速回落的特点,与中效部分叠加更少,显著降低了低血糖发生风险,依据门冬胰岛素30这个特点,在本资料中我们根据血糖水平降低情况选择给予个别血糖水平控制较差患者每天三次的三餐前皮下注射,快速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及极少发生的低血糖不良反应也得到验证。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早餐后2h、晚餐后2h、睡前22:00血糖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综上所述,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2次/d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参考文献:

[1]赵雪,孙利华.门冬胰岛素30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6,51(21):1895-1900.

[2]杜绣琳,宋钟娟.瑞格列奈、门冬胰岛素30与预混重组人胰岛素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5(4):240-243.

[3]郭建忠,闫红燕,杨会娟,等.不同剂型胰岛素对斋月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1).

论文作者:柳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2型糖尿病采用门冬胰岛素30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的对比分析论文_柳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