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振高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13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的民生工程,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文章主要以此为基础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工程技术;技术分析
引言
水利水电资源的特点是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水利水电工程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与科技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使施工的效率得到了提高,还使施工人员更加易于施工,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大力发展,提高了施工质量。因此一定要重视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在地里环境方面差异性极大,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处于不同的地域中,地理气候以及周边的施工环境大不相同。传统的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现代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较大改变,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材料的运输,待建的水利水电工程绝大部分都处于环境恶劣、偏远的地域。对于较大的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的运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度大大增加,进而运输成本在整个建设成本中占据了较大一部分。(2)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准备工作方面,为了满足前期的施工需要,在一些特殊区域要进行隧道的开通施工作业、爆破不利于后期施工的土方工作等等,施工技术专业性强,要求高,施工过程中危险性极高,使得施工难度急剧上升。(3)水利水电过程周边的施工环境。由于其施工工艺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对于周边的施工环境也会有不一样的施工需求。常见的问题,北方普遍降水较少,而南方经常出现洪水、汛期等灾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这也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2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分析
2.1坝体施工技术
在坝体施工方面,主要包括填筑施工、路基施工和路面施工等三个方面[2]。首先,填筑施工是坝面流水作业,需结合施工图纸要求划分施工段长度与施工方向。通常坝面宽度为15m,长度为40~100m。在填筑施工中,需充分考虑当时的季节气候条件与施工强度,采用设计规划中规定的坝体铺料方法来进行施工,并注重做好填筑材料施工时间的合理控制。在夏冬季施工时,尤其需注意将热量损失控制在最低化的程度,提高施工效率;其次,路基施工可借助80HP推土机清理坝面路基,并压实路基,然后进行测量放线,做好土方路面回填施工,再挖掘路基路槽。要求施工人员必须遵循施工图纸的规范要求予以施工;最后,路面施工需根据规定的比例,通过运输车辆将碎石等施工材料置于路面之上,并利用推土机进行压实,然后开始摊铺施工。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控制石料厚度,再开展土体填埋施工,并做好洒水养护工作,最后采用压路机进行平整压实施工。
2.2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开发出来的新技术,该技术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提前对基岩施加一定预应力,从而使基岩得到有效优化,更好的发挥出锚固的优势。预应力锚固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使拉应力具有更好的延伸性,拉应力有了延展性以后,可提高建筑物的坚固程度。预应力锚固技术可分为很多类,但主要分为锚孔和锚束两大类。锚头、锚孔、锚束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加岩基的负荷能力。总的来说预应力锚固技术可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对于水利电力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3导流技术
导流技术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能够及时对河水进行有效疏导。尤其在大规模的水坝、水闸等工程中,导流技术应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为了降低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一定将混凝土工程、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技术设置在河流枯水期。在汛期来临之前,必须要完成建设坝和导流工程。如果因为多方面因素,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形成了跨年度施工,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洪水期建筑施工的安全系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要根据加强对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实地考察,包括地理气候环境及周边的施工环境,结合多方面的汇总数据,做好导流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地选择导流技术,排出有效的施工计划。
2.4灌浆施工技术
处理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时,不同的地基需要用不同的措施:第一,如果该地基正在冒水,那么应该根据冒水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案;如果冒水量较大,应该在裂开的缝隙处进行钻孔处理,钻若干深孔和浅孔,并将其埋入孔口管引出水后,利用麻刀和面纱填堵裂缝,并将砂浆填槽。先要对浅孔进行处理,用低压对其灌浆,等浆体凝固后,再用高压对深孔进行灌浆处理;如果冒水量较小的话,可以合理利用U形槽,使用速凝砂浆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理。第二,有一些地基的吸浆量较大,一般有两种方法,采用降压或者自流式灌浆。一种是将速凝剂放入砂浆后提高砂浆的浓度,并降低砂浆的注入率;另一种是采用间歇方式关键,等待凝固一段时间之后,进行扫孔和复灌操作。第三,如果是特大漏水通道且有水流作用的孔洞,或是倾角较大的大孔洞,就需要利用浓稠的浆体,通过冲灌级配粒料,就能够在冲灌过程中堵住裂缝。第四,在岩溶地段,不同的地基有的有填充物,有的没有,在进行灌浆时,应首先判断有无填充物,若有填充物,可以选择将带孔眼的钢管插入溶洞内部,并采用高压灌浆设备,把水泥浆高压射入人造孔壁中,由于高压后的水泥浆具有较强的劈裂作用,让水泥浆以条状射入土体,最终呈现出网格状;若没有,则可以利用高流态混凝土回填,或是将灌浆孔的孔径扩大,将干净的碎石填入孔中,之后灌入水泥砂浆即可。
2.5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土坝与水长时间接触时,水流会慢慢的侵蚀水库,会使水库的表面出现裂缝,甚至会有坍塌的危险,此时就需要运用到土坝防渗加固技术,该技术是在形变开裂的地方灌入一种浆,从而形成一种防渗体,可以有效的防止水的渗透。需要注意的是灌浆时要保证所有的地方都有灌入,切不可留下死角。
2.6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在实际施工中,需使用无轨滑模从中心向两侧进行浇筑施工。要求每层面板混凝土高度控制在25~30cm,以分层布料方法进行施工,卸料口和滑膜上口需维持1m距离,同时注重插点间距不可大于40cm。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中,需确保其振捣深度在新浇层混凝土下面5cm的位置。在施工中不可将混凝土堆放于模板上口,单层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需进行一次滑升,其高度可控制在25~30cm,滑升速度则可控制在1~2m/h。最后在混凝土脱模后予以修正磨平施工,再进行压面处理。
2.7堤坝填筑技术
在坝体施工时,应该根据设计的坝面面积进行合理的施工区段的划分,从而能够制定更加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同时能够方面安排相关的施工机械进场施工,从而能够保证流水作业的顺利进行。在各区段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堤坝进行回填,在回填之前,需要对具体的回填面积进行精确计算,制定好合理的施工方案,按照设计流程与施工次序进行回填施工。在施工时,如果温度较低,则需要减少施工是将,避免热量的损失。同时在进行回填时,需要对各部分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回填工作的顺利完成。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要不断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针对工程中的诸多问题及时解决,需要现场的施工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先进的施工技术,去探索开展工作,给与足够的重视。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不仅要创新先进的施工技术,还要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质量把控,才能够促进我国水利水电的施工质量发生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庞琦.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5):189.
[2]庞立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94-95.
[3]普朝文.有关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8(1):118-119.
论文作者:夏慧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锚固论文; 混凝土论文; 预应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