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岩土工程项目的数量与复杂性不断提升,这也给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增加了难度。如勘察数据与结果存在缺陷或失真的情况,不仅会对后续的设计工作与施工的开展形成制约,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升至引发严重的质量事故与安全事故。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建、基建等项目建设,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应重视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而岩土勘察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主要是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为设计、施工过程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为基础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
虽然我国的建筑水平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技术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一些报告可以看出,岩土工程勘察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应对国家规范和标准检查的一项任务,如果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就会使勘察质量难以保障。在勘察过程中勘察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下水位的变化就很有可能对工程勘察的结果造成影响,不仅会使周围的建筑基础等物质软化,还有可能造成地面塌方以及地面下降等问题。这些外界因素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这不仅是对成本的降低,更是对效率的一种提高。
2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1勘探点深度设计不科学
我国地域广阔,地质冲(沉)积形成环境呈多样化,地貌分布亦呈多元化,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勘探场地亦会出现不同的土层变化和地层差异,特别是受暗河、暗塘、暗浜、基岩、地下溶洞、岩层破碎带、松散覆盖层的滑动面等诸多地质成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直接影响了勘探点的具体设计深度。因此,在勘察工作中,需要根据土层变化和工程设计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另外,施工现场勘察环境的不同也会给勘探点的施工以及增加布设工作量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正式勘察前,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勘探点的深度,在充分了解周边环境和地层结构的前提下开展勘察工作,避免盲目施工而影响岩土工程勘探点深度的准确性。
2.2 勘察依据不充分
通常情况下,岩土勘察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行业标准进行。进行勘察时,要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信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勘察单位为了节省勘察时间、节约成本,对施工地区的勘察不够详细,编制的勘察报告内容不全面,数据不够精确,对周围建筑的荷载情况和地质特点描写模糊,导致最终生成的报告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不满足建设要求,最后还要补勘,拖延了工期。
2.3勘察时用到的方法存在问题
在勘察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的技术,一般这些技术都比较复杂。有一些业主可能会使用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为了节省勘察成本,这样的方法不可取,因为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之后都会暴露出来,不仅会使勘察的结果存在许多问题,还会使进度比较缓慢,数据可利用性不高。
3解决方式
3.1明确勘察依据
勘察依据不充分带来的影响较多,因此,明确勘察依据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岩土勘察过程中,应根据已有信息制定合理的勘察纲要,让勘察纲要总领岩土勘察工作的始末,探勘纲要作为纲领文件,是勘查工作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实施依据,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纲要开展工作,并依据纲要中的要求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整合资料,然后对采集分析后的数据进行逐一审查,尤其是对场地地质情况的稳定性和施工注意事项报告的整理,要先审查,再进行下一步工作。上述工作完成无误后,需要对施工场地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分析,详细划分地层,综合考虑勘察内容,增加报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勘测间距、勘探孔深度、大小等。
3.2完善内部管理
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查找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漏洞和执行不到位的责任追究,并不断完善本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执行力度,以确保每一个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勘探操作过程规范化。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每个项目开始施工前,勘察人员应全面、准确地搜集施工区域内的水文地质信息,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每个勘探单体建筑物的勘察方法和施工技术。一旦确定勘察方案,不能随便更改,以保证勘察工作的统一性、技术指导性、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及参考性。针对特殊地层的大中型勘察项目、未搜集到周边资料的一般大中型建筑项目以及工期特别紧张的大中型勘察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应准备 2~3 套备选方案。外业施工时,可根据具体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综合评估各方案的优缺点,并结合实地情况及时进行最优方案的实施与调整。(2)由于高温和雨水等因素都会对岩土结构或采取的地下水、土样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地基土中含水量的变化及地基土的扰动影响。另外,受天气影响或地表水的影响,也会造成地下稳定水位实测数据值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很容易出现 2 次勘察结论不一致的问题,故而勘察单位在野外施工操作及室内水土化验等过程中,应做好对岩土的及时规范化检测及化验,并做好相关记录,剔除非正常因素引起的异常值,尽可能地减少因环境而导致的岩土变化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交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为了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完成,勘察单位还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归属,必要时制定可结合相关的经济奖惩措施进行约束。
3.3现场检验和监测
在勘察环节应重视现场检验和监测工作的进行,从实践出发,选择与之相符合的勘察手段。在现场检验环节,应对已完结的工作质量做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价,主动采取措施保障质量的稳定。现场监测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岩土在施工作用和不同荷载下所表现出的反应形状,同时监测施工环境内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客观影响。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环节中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能够充分体现出建筑工程岩土的技术参数,以此为据对工程设计进行修缮,使其范围更加合理,实现工程设计经济性的提升。一般来说,该项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对于部分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则会选择在工程竣工阶段予以展开。此举能够促进工程施工安全性和质量的提升,岩土工程勘察作用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3.4选择科学合理的勘察手段与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式是有很多种的,但是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的施工单位要根据勘察的具体情况,来选用具体的方法。在我们的众多勘察方法中,静探孔是花费资金最少的一个方法,但是这种勘察方法只是适用于土质比较疏松的地区,对于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勘查出来得数据就不能作为参照,所以说不能只是考虑造价的问题,在勘察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符合相关情形的勘察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勘察工作对工程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岩土勘察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常见问题,提高勘察工作水平,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技术。
参考文献:
[1]龙远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5(5):99-100.
[2]翟伟强.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9):165-166.
[3]赵志彰,苏玉国.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筑,2015(8):181.
论文作者:杨平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岩土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工作论文; 地质论文; 方法论文; 深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