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爱国主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问题_爱国主义论文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问题_爱国主义论文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兼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一个问题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倡导;全国各地建立了为数不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论界围绕爱国主义进行了持久而广泛的讨论,取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成果。关于爱国主义,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感情的纽带和团结的基础。爱国主义能够构筑一个民族、国家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今天,再提爱国主义,再提学习和弘扬承载着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有着发人深省的重大意义。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在关于爱国主义的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倾向和问题:有的观点把爱国主义简单理解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道德传统;有的观点把爱国主义等同于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有的观点则把爱国主义看成是一种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内涵的文化现象(在这方面,一种更为极端而又并非鲜为人知的观点是:不爱社会主义并不等于不爱这个国家);还有人对列宁关于当时俄国的那种爱国主义的论述作了一种非历史的解读,这种解读诱发或助长了某种反爱国主义的倾向或情绪。以上看法在某些公开出版物中时隐时显,在网络传媒上更是公开流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可以不夸张地说,爱国主义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从历史上看,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推动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旗帜;民族性是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理解爱国主义的重要视角。但是,爱国主义的民族性与民族主义不能混为一谈。关于如何正确理解爱国主义,我们可从列宁对当时俄国社会流行的爱国主义的批评中获得有益启示。

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带来了伤害。对于这种爱国主义,列宁给予了严肃的批判。在《皮季里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中,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特别巨大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困难,就是它不得不经过一个同爱国主义断然决裂的时期,即布列斯特和约的时期。这个和约引起的痛苦、怨恨和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自然,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只能期望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懂得下面这个真理: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利益,我们承担而且应当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以及不像无产阶级那样在长期的罢工斗争中经受过严格锻炼的广大劳动群众,既不可能坚信这一革命就要到来,也不可能为这一革命无条件献身。”(《列宁全集》第35卷,第187页)

十分显然,列宁在这里对当时俄国的爱国主义持一种否定态度,因为在列宁看来,这种爱国主义是与狭隘的民族主义一致的。在俄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中,列宁对这种爱国主义情感也提出了尖锐批评。他指出:“爱国主义,这正是小私有者的经济生活条件造成的一种情感。资产阶级比小私有者更国际化。在布列斯特和约时期,当苏维埃政权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全世界的革命看得高于一切民族牺牲(不管这种牺牲多么惨重)的时候,我们就碰到了这种爱国主义。”(《列宁全集》第36卷,第121页)

列宁之所以如此强烈地批评这种爱国主义,与当时俄国革命的现实密切相关。对这一点,理论界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郑异凡先生指出:“这里涉及一个历史事实。1918年春苏俄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失地赔款。党内外有不少人强烈反对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打出的旗号之一就是‘爱国主义’,反对‘投降’。而列宁主张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强调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为了保存俄国这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基地,必须不惜任何牺牲做出妥协,让出空间(土地),赢得时间,以谋求东山再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第二国际各主要政党纷纷打出爱国主义的旗号,要求保卫自己的祖国。那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爱国主义’,高举国际主义的大旗。列宁坚持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工人没有祖国’的立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工人不应当去保卫‘自己的’祖国,各国工人应当联合起来共同打倒国际资本的统治。所以宣言强调,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郑异凡,3月15日)

这就是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及其历史背景。不幸的是,列宁的这些论述却被一些人当作否定爱国主义的口实。然而,列宁对所谓“爱国主义”的批评角度和真实意图是明确无误的。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列宁当时面对的现实有着某些相似之处;超越狭隘的民族情感,争取更大的民族利益,是中国的发展赋予我们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发扬爱国主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因此,爱国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民族情感,而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民族精神;它和一个民族的历史任务和基本利益密切相关,故必须站在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高度加以理解,必须从一个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中加以理解。随着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中国已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王伟先生指出:“爱国主义具有开放性,即我们所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它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王伟,8月18日)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仅需要在爱国主义的伟大传统和民族精神中寻找慰藉和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取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更大进步。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流行,民族主义尤其是狭隘民族主义有所抬头,在社会上、在青年学生中刺激起一种盲目的民族激情。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加重视,将会对中国的发展战略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正确科学地理解爱国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理解和阐扬爱国主义非常重要,也是近年来学术界着力开掘的一个领域。不少研究者认为,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祖国、忠君和发展中华文化这三项内容是传统爱国精神的核心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忠君思想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爱祖国和发展中华文化却在中国历史中绵延不绝,两者构成中国文化和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祖国既是故土的疆域和同种人聚集的地区,更是一种文化;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和人情风貌,构成了祖国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所谓“中国心”,它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巨大象征。中华民族的这种爱国主义,以思乡恋土的乡土情结为重要的情感纽带,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贵和执中、群体至上的族性特征统合为一种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文化统合的爱国主义,其中文化既是统帅又是合力,文化统合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基本个性。把思想文化视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力量超越了血统和政治的力量,成为整合凝聚中华民族的根本力量;文化认同也成为个人认同并归属祖国的基本方式。(参见赵馥洁,5月26日)

应当说,这样理解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爱国主义的疆域,丰富了人们对于爱国主义的认识。但是需要指出,这里面也存在着一种潜在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关键之点在于如何理解文化或文化传统。近年来理论界关于文化问题有很多的讨论,其中不少观点把文化看作大于或超越某种政治制度或社会形态的东西。在关于爱国主义的讨论中,有的观点就把爱国主义理解为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有一句经常被人们引用的古话,非常典型地表述了古人对国家的观念,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始创者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他的原意又恰恰与今人理解的对国家兴亡的责任大相径庭。他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在这里国家与天下不是同一个概念,以天下与国家相比,天下是一个崇高的信念,而国家却比较淡化,亡国是改朝换代,这是君主和当官们谋划的事,而仁义败坏,道德沦丧,才是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这点,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一文中也有解释: ‘匹夫有责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以道德凌驾在政治经济之上,认为保持道德比保持国家政权更重要,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国家观,可见,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乃是文明观,这是对祖国文化的信念。所以古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平天下为最高理想,这不是武力的征服,而是指文化的治理和征服。” (刘志琴,第53-54页)

然而,在这样一个大打文化牌的时代,应该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的观点认为:首先要强化爱祖国的观念,适当淡化制度意识,这是最切合实际的选择。虽然制度是有关国家的学说,但是制度是可以变化的,也是可以调整的。这不仅是传统,也是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思想,那就是一国两制,这是淡化制度的结果。如果强化制度,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尖锐对立,香港就不可能回归。中国只有一个,但从古到今的制度几多变化,有奴隶制、封建制、半殖民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等;即以社会主义而言还有各种模式,今后还会有发展变化。所以,没有不变的制度,尤其在变革时期,为谋求祖国的繁荣才是永恒的。这种观点认为,以上内容才是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

文化、传统是极为复杂的问题,理论界有很多研究,也有很多分歧。撇开分歧不论,若单从文化角度理解爱国主义,值得注意的是:爱国主义并非是一种超越历史、超越制度的文化现象,相反,它从来都被历史、被时代赋予非常现实的内容,带有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并因此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创生力量。我国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最为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灭亡之灾。帝国主义列强的罪恶行径激起中国民众保家卫国的斗志,爱国主义空前高涨。“五四运动”之后,随着中国危急的加深,爱国主义成为团结和鼓舞中国人民的一面旗帜,也成为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一面旗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五四运动”才成为一场异常广泛的大规模的群众性爱国运动。经过艰难的探索,中国人民找到并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真正走上了救亡图存、自强发展的复兴之路。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深刻地表明: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并非不相干的东西,恰恰相反,正是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为了中华民族的自存和发展,经过无数次探索和失败,才最终找到并自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因此,接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的一种内在逻辑,它使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立足点,也使中国文化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国、尤其是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新的发展阶段。关于这一点,秋石先生曾经正确地指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理想新取向的发生,不仅来自于十月革命这一具体历史事件的震撼和影响,而且也在于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世界观本身的内在力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们是在科学理论和社会价值目标内在统一的层面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从而能够比较正确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明确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主要敌人,工人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先锋,农民是伟大的革命力量,以及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结合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使中国人民在长期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未能正确认识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这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威力。正因为这样,在当时众说纷纭的救国方案和众多的社会主义思潮中,科学社会主义以特有的魅力脱颖而出,很快为中国人民所认识和接受。这样,爱国主义所追求的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理想便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有了实现的可能。”(秋石,第15页)

历史澄明了思想。在对历史的回顾中,人们深深地认识到,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超越一切历史阶段而与社会政治毫不相干的东西。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历史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同样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中国爱国主义伟大理想的现实体现。

由此可见,爱国主义虽然深深扎根于民族传统之中,与一个民族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不能只是从一般的文化观念或文化立场加以理解,也不能仅从一般的道德规范的角度加以理解,而是还必须从政治上加以理解。因为;爱国主义的爱国从来都是具有政治性的。从根本意义上说,爱国主义所蕴涵的主要是一种政治原则。王伟先生指出:“爱国主义具有政治性,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王伟,8月18日)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也是它的现实内容。

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高校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些十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问题。2009年,贾茜婷、陈冬林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一文中,依据实地调查,对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该文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学生精神空虚,人生失去目标和方向,行动失去动力,只去追求眼前的一点物质利益,贪图物质享受。”(贾茜婷、陈冬林,第55页)他们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媒体宣传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西方思潮的影响。(参见同上,第55-56页)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其中分析的原因也有一定的针对性。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状况来看,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还和教育者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密切相关。有些教育者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过多地渲染祖国的山水之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悠久和辉煌,而从中国历史和政治原则的高度理解和讲授爱国主义则过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爱国主义自身的高度和要求。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水准,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注意从政治原则的高度理解和讲授爱国主义,二是注意把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作为爱国主义及其教育的有机构成,用鲜活的历史培育爱国主义。因为历史是一个国家不可动摇的根基,周恩来同志说得好:“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转引自郭圣铭,第2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问题_爱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