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为实现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的稳固,需要建筑基础在地下被深埋嵌固,建筑物高度越大,其埋置深度也越大。而且受限于建筑周围空间的尺寸限制,需要开展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极易发生严重的群死群伤事故,并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破坏,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此需要对深基坑采取支护措施,结合实际施工状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加强施工管理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支护的有效性,能够显著提高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进而确保整个施工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
1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特点
1.1 深度性
在建筑工程当中进行深基坑施工当中,需要将安全作为基础条件,以此来将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提升。首先,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深度的合理控制。由于深基坑深度在施工中操作不断增加,所以,相对于相关的施工设备来说,其自身所受到的压力也非常大,为了能够使得施工要求获得满足,就需要加强对深度的有效增加。相对于深基坑挖掘工程来讲,其主要就是能够将土地的应用率有效的提升,能够将使用资源有效提升,因此,就需要将支护作为基础,对深基坑加强重视,对深基坑的深度合理的控制。
1.2 区域性
在实际的施工当中,需要加强对施工条件的重视。例如,在对于一些岩石厚度比较厚的地带进行施工中,尽管深基坑工程非常困难,在这当中,相对于深基坑的要求很简单,相对于一些地带土质松软的区域,尽管施工非常容易,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当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当中,相对于有关施工人人员来讲,加强施工方案的控制就需要加强严格实施,并且结合实际状况来进行。
1.3 风险性以及随机性
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来讲,其主要作用不但是对其他工程实现辅助,在一定意义上其只是一种临时工程。但是为了能够使得工程质量不断获得提升以及确保施工的安全,就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挖掘工作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正是其属于一种临时性工程,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能够确保成本的节约,在施工中赶进度,对深基坑的支护质量不加强重视,一般,深基坑的质量和相关的标准要求不相符,这样就将施工风险加大。
2 强化建筑工程基坑处理技术的策略
2.1 避免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矿、农业灌溉还有城市用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地下水变化有时候也会引发滑坡、沼泽化、盐渍化或者是地面沉降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其也会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地下水当中通常情况下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成分和矿物质,会给基坑支护造成一定的腐蚀,甚至会引发基坑结构发生断裂或者是倾斜。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地下水位进行严格的把控。
2.2 增进对生态环境和安全工作的管控方法
想要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加大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企业就应该不断引进现代化支护技术手段,并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紧密的配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保证工程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应该尽可能降低支护过程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是肯基坑支护施工难免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例如水体污染、化学污染或者是噪音污染等等,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更好地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2.3 认真做好深基坑四周表面的保护工作
在深基坑支护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一些不良外界因素的影响,操作人员一定要对基坑周围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如果地面水流入基坑中就会对支护作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坍塌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具体支护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地面的具体情况,采取最为科学合理的引流措施,将对基坑质量的影响降至最低。
2.4 做好防水防渗工作
深基坑工程的防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必须要确保材料的最佳,同时也需要合理的控制强把混凝土的温度,防止因为温度原因造成的误差。对于墙体来说,需要使用最佳防水材料,从而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环境要求。同时需要选择优质的混泥土,并对其进行优化配料控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施工的时候,混泥土结构主要有四种,包括C30顶板、C30底板、C40挡土墙和C40柱。对这些工程进行优化需要重点进行墙体水泥比例的控制,从而能够有效地缩短施工前后的温差,防止因为温度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资料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把握相应的配置,并合理的控制水泥用量,确保碎石含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同时需要保证你咱俩不能够大于2%。另外,应用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含有害物质的结晶水来解决混凝土的搅拌,并合理的控制用水量。同时需要重点加强混凝土浇筑优化,一般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结构浇筑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斜面分层法、自然流淌法、薄层灌注法等,并有效地进行关注速度的控制。当完成浇筑工作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振捣,从而确保整体的密实度。当完成第一次振捣后两个小时以后可以进行再次振捣,从而能够确保整个过程的缝隙。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是在一周之后进行,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模板对混凝土的保温功能,有效地控制整体的散热指数,确保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能。
2.5 工程施工条件的勘察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准确阶段,不但需要对实际的地质环境加强勘查,还需要对需要支护的区域实施针对性的勘查,这主要就是因为建筑工程现场的不同,其所对应的地质条件也是不同的,因此勘察的对象需要和工程实际状况相结合。比如,可以参考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在工程地下水位和相对应的土壤条件方式做好科学合理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建筑周边环境相关状况合理调查,对由于施工所造成的震动承载力加强重视。
3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随着当前高层建筑和大型地下工程的兴建不断得到应用和完善,特别是在空地日益紧张的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深基坑支护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施工特点及所在地的地质状况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案,才能有效控制支护质量和工程费用。当前深基坑支护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和改进,使此项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为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雄伟.试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6,(09):86.
[2]练国梁.高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7):32-33.
[3]薛剑茹,杨得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268.
论文作者:葛于凡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深基坑论文; 工程论文; 基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加强对论文; 《红地产》2017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