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欣 林清巧 张秀英 黑龙江鸡西市滴道学校 158100
我所带班级里的学生,有十多人是单亲家庭。他们的心理是畸形的,他们认为所有的人都对不起他们,对所有的人都仇视。最近有些同学有不良表现,如与父母、同学关系出现问题之后,负气离家出走,心灰意冷的有极端化倾向。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表现情绪化,一次考试成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不得了,飘飘然溢于言表;而一次考试失败又能把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这是心理表现的表面性和简单化现象。尤其是初中学生,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而产生的挫折感尽管表现强烈,但大多很肤浅简单,或者说他们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情绪反映。他们又处在青春期,无论从认识上、情意品质上还是个性特征上都处于一个质的转折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做教师的对他们,尤其对父母离异的学生,以合情合理的引导、推心置腹的沟通、没有任何条件的尊重、接纳以及通情达理来给以温暖,都会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中学生处在青春期,他们的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高度的相关关系,心理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也离不开家长全心全意的配合。与其说家长想通过咨询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还不如说是家长通过给孩子咨询发现自己的问题,结果是家长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所谓问题也就解决了。
学生出现了问题,家长必须配合学校,体现了家长的地位很重要。这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并通过实践证明——通常的情况是家长生病,孩子吃药,也就是说当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家长一般不会考虑到自己与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关系,认为孩子的问题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于是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治病,甚至把孩子弄到精神病院吃药打针。然而在我们的中学生咨询模式中,家长最终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才是孩子心理问题滋生的关键,孩子真正的病根是家长,既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全家总动员共同解决问题,家长生病家长吃药。由此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能否顺利走过人生这个转折期,能否健康成长、成材的重要因素,而家长又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优点和长处。家庭教育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从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来看,他们之间更多了一层血缘关系。就是这一点使家庭教育在实施中表现出感染性和随意性的特点。血缘关系使子女对父母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与亲切感,因而,对父母的教诲愿意听取。父母的喜怒哀乐时刻感染着子女,他们之间的心理相通使子女时刻受到父母不自觉的影响。从家庭教育的影响途径和方式来看,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使子女通过耳濡目染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有严密计划和系统性的正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家庭教育有两种形式:一是家长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子女进行影响,比如对孩子进行表扬和批评等,这是一种显性教育;二是家长利用和控制家庭环境并使之对子女产生积极影响,如注意自己的言行、布置家庭环境等,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两种教育形式使得家庭教育表现出熟知性和继承性。父母子女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最多,所谓“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便说明了这一点。长期的家庭教育熏陶使子女自然而然地把家庭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动力定型,即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其实质就是人的人格心理形成的生理基础。所谓“家风”、“家传”就是家庭教育继承性的一种证明。从家庭教育实施的时间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表现为早期性和终身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的特点也就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问题。而家庭教育中最关键的也是最能动的因素是家长,家长在家庭中对于孩子的不良影响主要由于其有意无意中对客观存在的孩子心理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忽视——太主观所造成。
以上表现的学生,他们大都是不能在家中受到良好教育的对象。父母离异,住在祖辈那里,祖辈只知道溺爱,并不知道怎样去教育他们。在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要肩负起重任。
作为班主任应给学生温暖,让他们感觉到你对他的爱。不能用自己的统治欲、权利欲去压他们,而要和他们做朋友,常找他们谈心,作好他们的心理工作,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树立抗挫耐挫、自信、自尊、自爱等优秀的心理品质。任何心理品质都是一个养成的过程,一旦过程中的教育刺激是不良的,隐患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其工作。
爱是一种能力,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中发现这是真理。首先,我们要指导他们努力学会怎样做人,树立远大理想,学好文化课,团结同学,作他们的良师益友。班主任总是要与孩子朝夕相处,自以为对学生了如指掌,其实并不尽然,许多教师对孩子的了解都有许多“盲点”,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我们教师不能调整心态、不能换位思考、不能把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尊重,尤其是孩子的思想、人格得不到来自家长的尊重,那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必然紧张;而有的过于严厉、粗暴,学生一见教师就害怕,就会对教师存有戒心,有意躲避,有意掩盖真实思想,不讲真话,只讲教师爱听的话,以假象蒙骗,教师就无法了解孩子真实的思想情况。
其次,要学会欣赏孩子。不要认为学生无论怎么好也总是不完美,教师要全面看待孩子,要全面了解孩子,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带任何的框框,不能受印象的左右。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值得喜悦欣慰的过程,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心情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任何问题。青春期是什么?它是人真正成为人的巨大蜕变、裂变,成长总要付出代价。
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需要我们班主任教师来及时作其思想工作,这样才能让他们变得不特殊。
论文作者:王显欣 林清巧 张秀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孩子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家长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父母论文; 《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