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工程造价管理站 广东 深圳 518052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住房建筑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在工程造价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社会效益。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的各大建筑企业都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把控工程造价关卡,力求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大幅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逐步成为国内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在确保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科学的项目预算,帮助企业有序地开展施工工作。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造价预算与实际结算款项相差相差较大的问题,从而能有效地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预算的投资难以支持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花费而进行的项目设计改进工作,甚至一部分企业会选择偷工减料等方式降低施工标准或降低施工材料质量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国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匹配的情况,使得不论建筑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会存在一些管理与实际经营不相适应的情况。我国近年来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由于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经验难以适应变化迅速的行业现状,使得目前国内的建筑行业的造价控制环节很难达到预期水平。
1.1管理缺乏科学合理性
就国内目前的建筑行业现状来看,工程造价环节很难一步到位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施工造价控制,项目工程的施工状态基本上都是在不停的进行方案的变更和设计的修改中进行施工作业的,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管理大多依赖于工程负责人或者是造价经理的个人经验,而这种经验往往依赖于过往的一些建筑施工经验或者是周边建筑造价的数额,因此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出现工程造价的概算随着方案与设计的在变更的过程中不停的变化,最终造成总造价失控的情况,直接危及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建筑质量。就目前国内的建筑施工状况而言,由于过于考虑施工进度,往往难以严谨进行科学计算,难以详尽可行得按照施工项目组织设计以及工程专项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这种情况下会使实际施工的工序过程与预计的方案有很大的区别,造成成本的增加,导致最后造价失控。
1.2合同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不符
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基本上是通过招标投标的形式来确定施工单位,然后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签订相关的施工合同。在合同中规定的工程量是工程造价定价的根本,直接影响着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合同中的工程量与实际施工的工程量往往会有一定的偏差,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进行造价控制环节时,缺少对于目前市场经济物价情况的了解,或者是在缺少对于现场施工情况条件的实地考察,另外建筑施工是一项长时间的施工作业工程,因此环境条件会随着时间出现一定变化,这些因素使得在合同中签订时确定的工程量的情况条件与之前合同时实际施工现场的情况条件有一些差别,因此,造成了工程量的偏差,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下会造成造价失控。但是这种工程量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在工程造价预算环节进行控制的,是需要建筑企业提前进行准备,或者是通过相应的资金补充来解决的。
1.3施工组织设计缺少优化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这样能够方便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进度,也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投资。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工程招标的环节投资方缺少对于施工单位的素质和资质的了解,使得一部分项目承包给了缺少合理组织架构的施工单位。组织设计,嗯相对来说不合理。这些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大多不合理,一部分施工计划的编制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然后将整个项目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的会发生的情况通过预见性的考量做好准备工作,因此会造成计划方案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切实解决发生在施工现场中的各种问题,没有办法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施工周期,使施工的工序杂乱无章,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带来了相应的不必要返工的损失,这些都加大了工程造价,容易造成企业的造价失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造价
由于建筑企业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整个市场内鱼龙混杂,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将合同中已经包含在内的综合单价里面的内容又单独列项,例如在造价预算中,包干费已经包含了如果在冬季雨季施工中造成的人员财物费用的增加,但是一部分施工单位又另计雨季抽水费,通过定额单价换算抬高了项目整体单价。这些手段都使企业在项目施工阶段的预算造价与实际花费不符并且差别较大的情况,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要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加强对于施工单位的选择和对其资质和综合能力的考察,企业必须要对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全面的控制。
2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对于建筑项目而言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同时作为建筑实体的形成阶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建筑项目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施工期间会出现政策性的变化,设备材料价格也会有一定的浮动,市场调节等相关因素会对建筑工程造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2.1抓好合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变更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需要在施工阶段对于工程变更实行有效的控制。针对目前国内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盈利等方式承揽工程,这就对于建筑行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建筑项目的监察工作,主动对于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严格审核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在施工中实时计算各项变更对于总投资的影响,及时将这些变更数据上传到公司内部,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对于建筑工程进行设计上的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花销和技术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
2.2有效控制工程变更
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存在一定的变动性,材料价格和项目技术以及施工环境、政策变动等相关因素,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建筑企业可以对于工程变更实施有效的控制。一般来讲建筑设计图纸是一项建筑项目施工得以有序进行的参照对象,但是设计图纸毕竟只是纸上谈兵的,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施工现场条件与设计图纸不相符合的地方。因此为了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做好事前把关,主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严格审核相关工程变更的要求,并及时计算他们对于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的角度确定这项建筑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为了防止在施工图纸设计过程中产生漏洞,建筑企业除了需要在图纸审核时把关外,还需要在投资方和承包商两方进行图纸会审时以及设计院的技术咨询时消除图纸中的设计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把设计问题消灭在施工工作之前。设计变更应该尽量提前提出并落实,变更发生的越早,对于企业的经济损失越小。
2.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对于建筑项目而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这项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整体工作难度也比较大,所以建筑单位在进行人员选择时必须要加强现场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强他们对于企业的经济观念,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各项素质。在管理工作中要合理安排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分配,加快施工单位的工作速度,提高建筑项目工程质量,养成实事就是的办事作风,在建筑项目施工中,一旦遇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方联系,选择科学的经济的解决方案。
3 小结
从长远角度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如果能够做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成本花销,更能确保工程的建筑项目质量,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因此如何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和后期细致的施工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的建筑成本不会出现完全造价失控的情况,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琪.展示工程造价合理控制浅析[J].建筑经济.2011(05):84-86.
[2]岳冰.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山西建筑.2014(15):256-257.
[3]吴梓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6):187-188.
[4]闫德明.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7(03):159-160.
[5]曹照伟.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6):58-59.
论文作者:曲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企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