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淑敏 南昌县莲塘第三小学
【摘要】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优良品质的标准,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小学语文科目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其目的在于通过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我国对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学道德熏陶,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鉴此,本文将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思想渗透做出探讨。
【关键词】德育思想;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264-02
引言: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开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的人生走向,对小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的入门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文学素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必须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能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原因
(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越来越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道德品质。基于此,有关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德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情况,呼吁全球各小学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实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小学生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性时期,也是小学生从幼儿期过渡到儿童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身心都在不断发展,是进行德育思想灌输的最佳时期。因此,为了将学生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1】。
二、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模范作用
教师自古以来就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的工具,他们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这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拥有过硬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学习,这对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大有裨益。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更应该培养自身的人文道德素质,起好模范作用。
为了使德育思想能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出改变。第一,教师对于已经做出的承诺必须做到言出必行,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要求时,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也应严格遵守这一规章制度,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不批评打骂学生,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多举手回答问题,多提问,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教师要做到一碗水持平,切不可厚此薄彼。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可对其冷嘲热讽,而应给予他们足够尊重,多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关心爱护学生。第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不能说出有辱斯文的话,更不能做出粗鄙的行为。一举一动都必须做到优雅,使学生能在一个健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第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时机的把握,抓住时机加强对德育的渗透,使德育教学在小学教学中随处可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深课文朗读,巧妙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着众多内容丰富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充满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带领学生一同进行课文朗诵,这是为了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更好的参透课文的意思,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领悟作者的写作用意。再者,通过对文章的反复朗读,学生可以通过结合自身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从中产生与作者的共鸣,更好的体会作者的心境,进而更好的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情。此外,在进行具有爱国主义色彩以及民族精神的文章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这一文本性质,增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例如在进行《抗日英雄杨靖宇》这一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文章进行默读,通过默读分析人物感情,体会人物心境,概括出文章的段落大意。之后再让学生带着对英雄的敬畏之情进行放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英雄坚贞不屈的顽强拼搏精神,对英雄投以崇高的敬意,借此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以及大无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2】。
(三)通过实践教学,实施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的根本教学目的不是单一的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而是借此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能力,使学生能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而应不定时的组织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语文,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辩论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开展这类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做到畅所欲言,可以直观的将自身所想表达出来,使教师能够更好的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成长状况,对其进行指导性的教学。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开阔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勇气,使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不害怕,不怯场,做到落落大方。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定期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德育思想,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的重视。
(四)利用节日活动,促进德育教育
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光靠言传身教是远远不够的。在节日众多的今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节日特点,提升学生对德育思想的认识,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产生生活处处是品德的思想观念,自发的约束自身行为,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
例如在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节日在班级开展感恩活动,让学生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父母的行为习惯以及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父母,使其知道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的喜好和生活习惯,从中体会到父母工作的不易。在学生完成这一调查后,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孝顺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之一,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将“孝”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呼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成为父母的知心小棉袄【3】。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科目是一门思想教育性极强的科目。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采取多形式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实践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将德育思想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可以在德育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高尚的人格,为祖国培养高道德,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碧琴;.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C]// 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0.
【2】刘丽娟.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探讨[C]// 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0.
【3】蒋玲红.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小学), 2016(12).
论文作者:胥淑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思想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道德品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论文;